多晶硅生产过程基础核算方法探讨

来源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031570176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课题通过内部生产基础核算研究、分析、发现和解决生产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摸索出一套适用于多晶硅生产的内部生产基础核算体系,加大对生产管理和生产成本的管控力度,提升内部管理水平。
  关键词:多晶硅 生产 核算方法
  一、引言
  多晶硅企业围绕生产经营目标,开展以加强内部核算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内容的工作,发挥好内部生产基础核算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使内部生产基础核算工作成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不断提高管理效能和经济效益,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生产过程基础核算的重要性
  在现代企业生产经营运行中,谈到企业管理,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企业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组织形式、运行机制等,而内部生产基础核算工作的重要性往往被企业管理者所忽视。如果一个企业建立了完善的内部基础核算工作制度,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内部基础核算管理模式,对一个企业而言,将在管理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内部生产基础核算工作是一个企业核算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生产要认识到内部生产基础核算工作的重要性,把内部生产基础核算工作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等结合起来,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和加强内部生产基础核算工作,使内部生产基础核算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生产基础核算工作是通过搜集、整理、汇总、计算相关数据来反映生产与管理过程的真实情况与发展规律。基础核算信息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数量性。即通过数字揭示事物在特定时间特定方面的数量特征,它可以帮助我们对事物进行定量乃至定性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二是综合性。基础核算信息从整体上看,涉及企业生产管理的各个方面。利用基础核算信息,不仅可以对事物本身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而且可以对不同事物进行有联系的综合性分析,既可横向对比,也可总结历史预测未来。
  三、多晶硅生产过程工艺特性
  多晶硅材料是以工业硅为原料经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提纯后达到一定纯度的电子材料,多晶硅生产主要采用的是改良西门子法的生产流程。改良西门子多晶硅生产流程的主要特点就是实现了完全闭环生产,即实现了H2、SiHCl3、SiCl4和HC1均循环利用,完善的回收系统可保证物料的充分利用。全厂工艺装置主要包括有氢气(H2)制备装置、氯化氢(HCl)合成装置、低压氯化与氢化氯化装置、精馏装置、罐区、还原(CVD)装置、后处理装置、氢回收装置、以及配套的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
  四、多晶硅生产过程基础核算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多晶硅企业,基础核算工作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是由于该工作得不到重视,认为生产基础核算只不过是在进行数据的加加减减或简单汇总,填几张报表了事。因此,一线核算人员多为兼职,且变动频繁,相关的台帐及原始记录延续性差,因此也就越来越不健全,填报统计指标、数据的随意性加大,数据质量下降。同时内部生产基础核算人员的素质也参差不齐,统计人员中很多并不具备其相关专业知识或与统计工作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多数企业统计人员为兼职。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时候统计人员只凭经验或运用不正确、不恰当的核算方法进行相关核算工作,造成核算数据的差错或失误,很少进行相关的分析与预測,更谈不上提供相关咨询,实施相关监督职能。
  1.生产工艺的复杂性。开展多晶硅生产基础核算最大的问题和困难在于多晶硅生产工艺、技术有着其独特之处,使得其有了工艺路线复杂,物料走向单向与循环交错、物料衡算重复之处较多的特性,给基础核算的有效实施造成障碍。
  2.核算工作专业人员缺乏。在统计人员中,同样存在着基础核算人员兼职、非专业人员多,接受过统计工作相关专业培训的人员较少,懂核算专业的人员不懂工艺技术,懂工艺技术的人员又不懂核算专业的问题,这些都给基础核算的有效实施带来困难。
  3.行业核算工作很难借鉴。由于多晶硅行业属于高科技行业,目前行业内的交流与沟通基本处于封闭状态,行业内企业间沟通与交流很少,技术资料相互保密,使得企业的生产统计数据无法进行横向比较。
  4.数据计量准确度低。受化工生产连续性、物料流动管道化特点的影响,盘点数据更多依赖于记录仪表,在计量装置不完善的情况下,生产统计数据准确度欠缺,不能完全真实的反映生产过程的投入和产出。
  5.核算工作方式的局限性。多晶硅项目在建设初期一般设计思路为大核算方式(即从进到出的整条生产线核算方式),并未考虑内部分步、分装置进行成本核算的需要,所以分段核算和控制生产成本还不能完全实现。
  五、多晶硅生产过程基础核算方法探讨
  目前,我国的多晶硅产业化发展日趋完善,开展生产基础核算工作、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业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而对多晶硅产品生产基础核算工作主要从原料、能源动力及重要辅助材料等几方面入手,可按以下方式进行生产基础核算工作。
  1.按全厂进行生产过程基础核算。以项目初步设计的数据为依据测算多晶硅产品原料、动力成本,作为考核目标值,可以尝试由生产管理部门定期(按月、旬或周)组织按确定的考核项目对各车间的原料、动力及产出进行盘点,及时掌握相关数据,依据现有的计量装置,基本可以实现对多晶硅产品整体生产成本的考核与控制。鉴于要全面实现多晶硅产品生产的全程成本控制的要求,物料计量应达到每一项均有总量计量及所有分支都有计量的状态。在暂时无法达到理想状态的情况下,可考虑各车间的重点监控项目利用多种手段进行核算。这样,即可以实现各生产环节中对成本影响较大的项目得到考核与控制,也便于在连续的生产过程中寻找各控制点的最佳控制参数,从而达到节能降耗、降低产品生产成本的目的。对于费用占产品成本比重较小的项目可参考设计值进行分摊,待计量手段完善后再纳入考核范围。结合ERP建设,逐步完善各装置生产信息统计分析,建立全厂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数学模型,有效监控全厂能耗、物耗指标真实水平,促进全厂生产装置经济可靠运行。
  2.按车间进行生产过程基础核算。从各车间考核项目及计量状态看,除了还原车间和公用工程各项目总量基本具备实施考核条件外,在现有计量状态下,其他车间和装置单元的成本考核尚无法有效实施。原料方面,外购的项目都有计量;能源动力方面,公用工程的动力输入输出计量只可以统计总量数据,而无法准确分出送往各化工装置的量;还有氢气在系统内各环节基本无法计量。但要将生产基础核算工作分解到各车间,需要对物料及动力计量装置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方可进行。以上两种生产基础核算工作方式,需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核算工作所需的计量及一次数据采集模块装置,在具体生产基础核算工作中,需生产管理部门定期盘点数据汇总相关生产报表,详细反映产品产量、产品原料动力消耗及各单位原料动力耗用等生产情况,根据生产报表定期进行数据分析,将产品单耗与设计值及上期值进行对比,结合当期生产运行情况分析变化原因,摸索最佳工艺控制参数,及时明确改进方向,制定改进措施,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产量、质量,增加企业效益。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近几年用工荒的出现,一些权威人士普遍认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正日益枯竭,刘易斯拐点即将到来。本文就刘易斯拐点是否已经到来进行了探讨,提出刘易斯拐点需中国化。  关键词:刘易斯拐点 人口红利 农村剩余劳动力  从1989年开始,我国出现了大规模的民工潮,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镇,从此中国出现了农民工一词。然而,从2004年开始,除了2009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出现了短暂的失业潮和农民工
期刊
摘 要:新产品在工厂的投产,是产品设计团队与制造工厂的交接棒过程,需协同制造工程、质量工程以及采购物流等有力配合才能顺利完成;新产品的投产,有序地组织ME-TRYOUT造车、FE造车以及NS造车可极大地提升新产品投产进度与质量。  关键词:生产启动 ME-TRYOUT调试 FE(功能评估) NS(非售车)验证  一款汽车的批量投产需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协同有效、组织有序、流程规范的规划、设计、试制、
期刊
摘 要:旅游业在内蒙古兴安盟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经济发展支柱之一。阿尔山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既取得了成就,也呈现出一系列问题,如经济基础薄弱、环境污染严重、季节差异明显以及缺乏品牌产品等问题。因此,根据上述问题相应的采取对策措施,促进阿尔山市旅游业又好又快健康发展。  关键词:旅游资源 问题 对策  一、阿尔山旅游发展呈现的问题  内蒙古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多样性和独特性。按照旅游资源
期刊
摘 要:二0一二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国际经济危机的原因,作为我国主要基础能源的煤炭行业受到严重冲击,几年来,价格连续呈现下跌趋势,至二0一六年初尚未明显改善迹象。煤炭行业由几年前的盈利状态,转变为亏损或微利。因此,要通过实施各种考核激励的措施,促进企业降本增效的实施,达到企业各种经营指标的实现。本文以大屯公司为例子,论述企业实施考核管理措施,实现对降本增效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考核管理 降本增效 
期刊
摘 要:采购是企业的主要经济活动之一,在现实经营活动中,采购短缺的情况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大致分为两种,一是运输途中发生了合理损耗或者非合理损耗,二是供应商少发了货,那么本文主要针对这两种情况对采购短缺在财务软件用友ERP—U8V10.1中的信息化操作流程进行探讨。  关键词:采购短缺 会计信息化 损耗  采购是企业的主要经济活动之一,在现实经营中,采购短缺的情况多种多样,并且时有发生,而其会计处理
期刊
摘 要:法不溯及既往原则在国际法上并非国际强行法原则。根据《维也纳条约法》第28条对“条约不溯及既往”的消极规定,在国际条约中,存在着三种例外:(一)“共同意思”例外;(二)“持续情形”例外;(三)“国际习惯”例外。正确理解法不溯及既往原则及其例外在国际法上的地位,对主权国家利用国际法确立国际法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义务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国际条约 法不溯及既往 共同意思 持续情形  在国际法
期刊
摘 要: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发挥核心优势、协同有序进入区域科技创新平台,由于多方主体影响因素差异性,进入创新平台有序性出现差别。本文主要研究多方主体进入创新基础平台的有序模式。本文开篇详析区域科技创新的多方主体参与性,其次分析多方主体相互关联性,分析科技创新的公共共享平台,最后研究多方主体协同有序参与区域科技创新模式,提出“识别→科技创新发展阶段及水平”“识别→N方主体特征”“匹配→创新模式”  关
期刊
摘 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是中国改革发展的重要导向。深化绿色经济在经济战略性发展中的重要布局,是新时期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之上,从强化绿色经济发展投资、推进绿色经济转型等方面,阐述了深化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绿色经济 可持续发展 困境 策略  如何深化发展,是党的十八以来,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思考点,也是步入改革深水区的
期刊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协商作为一种新的治理机制,属于人民群众中的协商民主形式,它有利于发扬民主,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构建和谐和法治社会。公民协商与软法具有内在契合性,两者是相互联系的共存关系。由于硬法对于公民协商的回应是有限的,因此可以通过软法路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公民协商机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协商开辟一番新天地。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协商 协商民主 软法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
期刊
摘 要: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外商直接投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我国经济发展,但在我国的投资行业却有一部分是污染密集产业,加剧了我国生态环境的恶化。本文通过分析外商对中国直接投资的区域差异与环境污染指标的区域差异,得出了东部沿海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污染也最严重的结论。尤其是工业废水污染以及氮氧化合物的排量远超其他地区。  关键词:直接投资 环境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