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经皮内镜胃造瘘术的临床应用

来源 :医药界·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6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3
  【摘要】目的:浅析经皮内镜胃造瘘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经皮内镜胃造瘘术(A组)和手术胃造瘘术(B组)患者各30例,分为A组和B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8±4.9)min,B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12±12.6)min,A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发生造口感染1例,B组患者发生造口感染4例、瘘口渗漏3例,胃壁造口出血2例,A组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较B组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内镜胃造瘘术是一种肠内营养的新治疗方法,比传统的手术胃造瘘术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具有安全、有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经皮内镜造瘘术;手术胃造瘘术;临床应用
  进食是维持生命的基本需要,但在很多疾病的状态下很多人都失去了进食的能力,出现营养不良甚至全身衰竭的现象。经皮内镜胃造瘘术(PEG)是一项微创手术,给那些长期无法进食的患者带来了福音。该项技术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手术胃造瘘术的方式,只需进行局部麻醉,操作简便、快捷,可以降低患者的风险和术后并发症[1]。现浅析经皮内镜胃造瘘术的临床应用。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经皮内镜胃造瘘术(A组)和手术胃造瘘术(B组)患者各30例,分为A组和B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并发症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行经皮内镜胃造瘘术(PEG)治疗的患者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58.5岁;鼻咽癌6例,头颈部肿瘤术后患者6例,食管癌8例,喉癌5例,长期植物人状态患者5例。选取同期采用手术胃造瘘术的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9.6岁;鼻咽癌5例,喉癌5例,食管癌20例。两组患者手术前的平均血红蛋白分别为97g/L和100g/L,血清白蛋白分别为32g/L和31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经皮内镜胃造瘘术(A组)
  术前2天开始进行抗生素预防感染,检查凝血时间,术前8小时停止鼻饲,进行常规脉搏、氧饱和度检测。手术时,患者取左侧卧位,注射适当的镇静药物,采用电子胃镜( 活检孔28mm 以上) , PEG和PEJ 系统采用Wilson- Cook 公司型号PEG- 24- PU LL 和PEJ- 24- PULL导管。对胃和十二指肠进行常规检查后患者改为平卧位。选取胃体中部前壁作为穿刺点,通过胃镜将胃腔注满气使胃皱襞变平滑,胃壁更贴近腹壁。对需要进行切口的腹部常规消毒,局部麻醉后切开一个0.5cm的切开,穿刺针通过该口垂直穿进胃腔,推出钢针,将导丝置入。通过胃镜将导丝用圈套器连同胃镜拉至口腔外,将造瘘管与导丝连接,经过口腔、食管进入胃。再通过胃镜检查造瘘管的胃内端位置是否良好,在腹壁固定造瘘管,剪除造瘘管末端,接上“Y”型接头[2]。
  1.2.2 手术胃造瘘术(B组)
  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从右上腹直肌切一个长约6~7cm的切口,进入腹腔后,选择幽门切迹向左及大、小弯之间的胃前壁作造瘘口位置,用4號丝线做2~3层同心荷包缝合。在荷包缝合中心切开胃壁,从胃壁切口插进F20-24号蕈状导管,再由内层开始逐一收紧荷包缝线并结扎,导管从腹直肌外缘、肋缘下方开一小口引出。将造瘘口胃壁和腹壁戳孑L周围的腹膜用丝线缝合2针固定,最后缝合腹壁切口。
  1.2.3 术后处理
  术后立即持续进行胃肠减压,术后24小时给要素饮食,进食前先给予生理盐水100ml冲洗造瘘管以防堵塞。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局部不适。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软件SPSS12. 0对此次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 的对比检验法,用卡方检验法对比计数资料, P < 0. 05的相关资料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比较用χ2 检验, P < 0. 05 的相关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8±4.9)min,B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12±12.6)min,A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发生造口感染1例,B组患者发生造口感染4例、瘘口渗漏3例,胃壁造口出血2例,A组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较B组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PEG是一项微创技术,医生在胃镜帮助下在患者腹部打开一个25px左右的小孔并放入营养管道,通过这根管道可以为患者提供营养[3]。该技术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手术胃造瘘术的方式,不仅减少了传统鼻饲管带来的呼吸道感染及食管返流等并发症,同时又可以避免手术损伤,只需要局部麻醉,操作简便、快捷,降低了患者的风险和术后并发症。并且PEG管较普通的鼻胃肠管耐用,放置时间多在1年半以上,消除了患者鼻咽部的不适感,兼具一定的美容效果[4]。
  综上所述,经皮内镜胃造瘘术是一种肠内营养的新治疗方法,比传统的手术胃造瘘术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具有安全、有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Ponsky JL, Gaud ere M L. Percutaneous endos copic gast rost omy: a nonoperat ive techniqu e f or f eeding gas t rost omy. Gast roint es t Endosc,2011,27(1):9.
  [2] Namel JJ. Percutaneous end os copic gas tros tomy. Am J Gas t roenterol,2012, 84( 7)∶ 703.
  [3] 胡家露. 经皮内镜胃造瘘术. 陕西医学杂志,2011, 23( 4)∶ 234.
  [4] Merrick S,Farrell D. Head and neck cancer patients’experiences of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 feeding:aQ-methodology study [J]. Eur J Cancer Care (Engl) 2012,21(4):493-504.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27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3  【摘要】椎间盘突出症可分为颈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间盘突出症,其属于中医"痹症"、"痿证"、"腰痛病"的范畴。就诊的患者中,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笔者认为走罐可以用于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以疼痛为主的不适症状。  【关键词】椎间盘突出症;走罐;疼痛  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脊柱疾病之一,包括颈椎间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3  【摘要】目的:比较外固定架固定及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人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Colles骨折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外固定架固定治疗骨折,观察组采用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骨折,所有患者均随访3个月。比较2组掌倾角、尺偏角、关节面恢复情况、腕关节掌屈、背伸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3  【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输卵管绝育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600例行输卵管绝育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腹腔镜输卵管绝育术,对照组行开腹输卵管结扎术,比对术后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61%,低于对照组的1.38%,且差异较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5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3  【摘要】目的 总结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对高位复杂性肛瘘78例施行手术治疗,治疗方法有亚甲蓝寻找内口,分段对口引流、橡皮引流、切开挂线等。结果 一次手术治愈75例,治愈率96.15%,2例好转;二次手术治愈2例,治愈率100%。患者均无肛门变形、狭窄及大便失禁等后遗症。结论 患者均无肛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5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3  【摘要】目的 总结分析非典型急性阑尾炎的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 收集我院近年收治的88例非典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88例患者,48例术前诊断为腹痛待查,考虑急性阑尾炎;40例术前诊断为其他急腹症;所有患者术中探查均为非典型急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50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3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下颌骨造釉细胞瘤患者,观察选择开窗减压+方块切除法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02月-2015年02月下颌骨造釉细胞瘤患者10例。针对所有患者临床选择开窗减压+方块切除法进行治疗。观察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完成治疗后,对患者实施X线片检查,患者病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3  【摘要】目的:对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应用到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4年12月收治的110例高龄高危前列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将所有患者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患者,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前列腺电切术开展治疗,对于观察组的患者采用
期刊
【中图分类号】R816.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3  【摘要】关节损伤是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常见到患者一处关节损伤与既往某一处关节损伤相关,出现旧伤未愈,又添新伤;或旧伤虽愈,新伤又起,笔者发现这在下肢的关节损伤中多见,可能与既往关节损伤后人体生物力学失衡,或失治、误治、伤后失于防范有关[1],故抛砖引玉,提出继发性邻关节损伤的概念,浅议如下。  【关键词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3  【摘要】目的 研究并探讨使用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0年9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实验组患者给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法。比较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3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3  【摘要】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口服黄连素对原发性肝癌原癌基因HCCR mRNA、FBI-1 mRNA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分别检测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在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口服黄连素治疗前、后血液标本中 HCCR mRNA、 FBI-1 mRNA的含量。结果:40例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