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变化 预测走向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三理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jniho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的湖北省高考考试大纲与2014年相比,考试范围与要求层次有一些微调:函数的概念与表示,由“掌握”变为“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的二次函数、二次方程的联系,由“掌握”变为“理解”;考点增加了“定积分的简单应用”,要求为“了解”;考点增加了“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要求为“理解”.这些变化不大,我们没有必要去刻意追求这些字眼的含义. 事实上,在2013年和2014年的试题中,就已经考查了“定积分的简单应用”和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
  纵观近几年的试卷的结构形式,文科为10道选择题,7道填空题,5道解答题;理科为10道选择题,5道填空题(其中第15题和第16题为二选一),6道解答题.主要对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统计与概率、解析几何、函数与导数等主干知识进行了考查,同时覆盖了集合、复数、程序框图、三视图、二项式定理、线性规划、向量、常用逻辑用语、定积分等内容. 解答题的前3题一般为三角、数列和立体几何等内容,难度适中,与我们平时练习区别不大.“稳定”是湖北省高考数学试卷的总体特征之一,2015年命题者基本上会沿袭这种模式.
  试题类型可以分为三种,比例一般为3∶5∶2.
  简单题,这类题基本上是以知识立意,体现“双基”的识记和简单套用,命题者会控制起点、难度和运算量.这些题主要是选择题、填空题中的大部分题目以及解答题的第一题,基本上属于“送分”的题目.
  中档题,这类题体现“双基”的理解和综合应用.命题者会让这类题入口宽、上手易,却具有一定的甄别功能. 这些题主要是选择题、填空题中的部分题以及解答题的第二、第三和第四题.一般来说,考生能够得到这些考题的分数和部分分数.
  综合题,这类题体现“双基”的积累和灵活运用.命题者会以分步设问的形式,将解决问题需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蕴含其中,以此考查考生的数学素养.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将大题分解为若干个小题,然后拾级而上,各个击破.这些题主要是选择题、填空题中的个别题目以及理科解答题的第五、第六题,文科解答题的第五题。由于考生的数学素质有一定的差异,有一部分考生是得不到满分的,但是高考评卷是分步得分,建议考生解决这些问题时,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试题一般有四个特点.
  一是关注教材. 命题者一般具有“在丰富背景下立意,在贴近教材中设计”的命题风格,坚持在源于教材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文、理科试卷中都会有90分左右的试题都源自课本,是例习题的再现、整合、迁移和演变.如2014年理科第17题、文科第18题选用的三角函数的应用背景直接来自课本例题,理科第19题、文科第20题的立体模型是课本习题的简单演变,理科第21题(文科第22题)的第一问是教材例题内容的再现.考题植根于课本,让考生“似曾相识”,感到亲切,更重要的是让同学们不要舍本求末,丢掉课本而依赖复习资料.
  二是适度创新. 试题将在源于教材的同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探究性和开放性,考查学生获取与加工信息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判断与推理的能力.题目具有“新”“变”的特点,但是不怪不难.命题者这样做,是着力引导中学数学教学跳出“题海战术”,回归到数学教育健康发展的方向上来.
  三是联系生活. 强调学以致用.命题者重视数学知识的应用,将课本内容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让试题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反映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本质特征.设置的问题力求背景公平,切合高中数学教学实际,充满数学的应用价值和人文价值.如2013年文、理科第3题的“跳伞训练”;文科第5题的“小明骑车上学”,第9题的“旅行社安排旅客”,第12题的“学员射击训练”,第20题的“地质队钻探”;理科第7题的“汽车刹车距离”,第9题的“涂了油漆的正方体”,第11题的“小区居民月用电量”,第20题的“客运公司安排车辆”. 2014年文科第16题“车子的流量”,第18题“温度”;理科第17题的“温差”,第20题“水库的流量”. 这些问题都关注生活实际,讲究背景公平,切合高中数学教学实际,充满着数学的应用价值.
  四是渗透数学文化. 命题者会延续以数学史料为背景、渗透数学文化价值的思路.如2013年文科第16题的我国古代数学名著《数书九章》中的“天池盆测雨”,第17题的“格点多边形的面积”;理科第14题的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形数理论”. 2014年文科第10题(理科第8题)以古代数学典籍内容为背景,考查近似计算,此题与2012年理科第10题“开圆立术”非常相似;2014年理科第13题考查了“磁力数”,与2012年理科第13题的“回文数”可谓异曲同工.这些融入数学史料的创新性试题,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实现数学知识的迁移,升华理性思维品质.
  1. 已知[△ABC]的面积为2,且满足[0  (1)求[θ]的取值范围;
  (2)求函数[f(θ)=2sin2(π4+θ)-3cos2θ]的取值范围.
  (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应用、面积公式、三角不等式、诱导公式、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考查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难度系数为0.8.)
  2.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满足:[Sn=aa-1an-1],[a]为常数,且[a≠0],[a≠1].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若[a=13],设[bn=an1+an-an+11-an+1],且数列[bn]的前[n]项和为[Tn],求证:[Tn<13].
  (本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的通项、放缩求和等知识,考查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难度系数为0.65.)
  3. 如图,[AB]是半圆[O]的直径,[C]是半圆[O]上除[A]、[B]外的一个动点,[DC]垂直于半圆[O]所在的平面, [DC]∥[EB],[DC=EB],[AB=4],[tan∠EAB=14].
  (1)证明:平面[ADE⊥]平面[ACD];
  (2)当三棱锥[C-ADE]体积最大时,求二面角[D-AE-B]的余弦值.
  (本题主要考查空间线面关系、平面与平面所成角、空间向量及坐标运算、最值等知识,考查数形结合、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难度系数为0.7.)
  4. 已知椭圆[C]:[x2a2+y2b2=1(a>b>0)]的右焦点为[F(1,0)],且点[(-1,22)]在椭圆[C]上.
  (1)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
  (2)已知动直线[l]过点[F],且与椭圆[C]交于[A],[B]两点.试问[x]轴上是否存在定点[Q],使得[QA?QB=-716]恒成立?若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本题主要考查椭圆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等知识,考查数形结合、化归与转化、函数与方程的数学思想方法,难度系数为0.6.)
  5. 已知函数[fx=x-ax-2lnx],[a∈R].
  (1)讨论函数[fx]的单调性;
  (2)若函数[fx]有两个极值点[x1],[x2], 且[x1  (3)在(2)的条件下, 证明:[fx2  (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导数、不等式等知识,考查数形结合、化归与转化、分类与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运算求解能力,难度系数为0.4.)
其他文献
高三的同学们经常会感受到挥之不去的压力。面对强大的压力,一些同学表现出了各种病征,这些病征使他们委靡不前,严重干扰了学习。  病征:烦躁易怒   病征表现:烦躁,易怒,乱发脾气,与他人冲突增多,以自我为中心。  案例呈现:张帆,男,18岁,某重点中学高三学生。  张帆是家中独子,自小学起成绩一直比较优秀,与同学关系良好。一直以来,他学习都比较自觉主动,家长很少为此操心。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后,父母发
期刊
英国君主立宪制是近两年来考得比较频繁的内容,而且有向纵深发展的趋势,如嗣位法、威尔克斯、乔治三世、安妮女王等内容课本上几乎没有提及,如果要全面把握君主立宪制的发展历程,不拓展教材知识是无法应对高考的。  一、典型解析  例1 1649年1月,英王查理一世在审判法庭上说:“国王是世袭的,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你得告诉我究竟是什么权威传我来的……我愿意拥护下议院的公平的权利,不敢后于再场的任何人……必须
期刊
例1 “道,独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与此哲学观点相通的是( )  A. 自然从来不飞跃   B. 物理不外于吾心  C.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D. 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  解析 题目中有关键词句是“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其意思是说:气这种物质是变化的,它的生生不息,就是道。这与”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是一致的。题目中的“道”不能理解成为老子的
期刊
一、时间紧,任务重,要合理安排时间  离高考越来越近,就应该越有计划性,要清楚哪些科目是自己的强项,哪些是弱科,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对于强科要注意巩固提高,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对强科的薄弱环节进行加强。这就要求知道自己强科的薄弱环节,薄弱到什么程度,应该怎样去加强,如做题,看书,背诵或和同学讨论等,找到提高的途径。对于弱门学科,要找到突破口。如果是文科,一定要注意文综科目。文综答题有它的规律性,有同
期刊
图表题解题思路:设问标题清方向、内容附注认真看、简单表格纵横比、复合图表分总合、数字必须变理论、时间主体不能少、现象一定有本质。  一、设问入手,明了问题  首先从问题入手,设问是试题的命题意图的直接表示,带有很强的指向性和限定性,据此就知道审题方向或出题人意图是“浅尝辄止”还是“细究深挖”。如“本题说明什么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同学们可通过设问了解“不仅要指出现象,还应揭示其本质。”  二、四
期刊
“咳,咳,咳——”我自那间屋后经过,又听到从里面传出来的咳嗽声。  我从未听人叫过她的名字,只是听人称呼她为“韩奶奶”。因为庄上的人碰面都不喜欢叫人名字,只是称呼某人为“姓 + 称谓”,我便无从知道她的名字了,只是跟着别人这样称呼她。她的儿女和孙辈都外出打工了,只剩下她一人守着孤寂的三间房子,陪伴在她身旁的只有一只老猫。  她常年拄着一根拐杖。有时我回家,总是看见她一个人坐在庭院中发呆。儿时,我总
期刊
一、多项选择  1.Though Tom had worked with us for about a year, he didn’t leave us much .  A.expression B.impression  C.instruction D.explanation  2.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high-rise buildings have b
期刊
一、多项选择  1.After a severe argument, they finally reached the agreement that the interest should be into three parts.  A.broke B.divided  C.separated D.torn  2.The host of the meeting checked the list o
期刊
一、多项选择  1.We should thank our school, teachers and our parents for they provide us a chance to knowledge.  A. require B.acquire  C.achieve D.enquire  2.The boss told her secretary, “Your report must b
期刊
一、多项选择  1.Once the selfish desire of a person , he is easy to make mistakes.  A.swells B.swallows  C.squeezes D.sweeps  2.I thought he was , but it turned out to be a Dutch treat.  A.shaving B.shrink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