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在庐山片断

来源 :档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D_X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9年夏季,一个细雨淅沥的上午,庐山京剧团的几位姑娘嘻嘻哈哈地经过庐山剧院门口,发现排队买票的一位中年男子挺面熟,哦,原来是周总理的秘书。姑娘们问:不是给总理、邓大姐和你们发了票吗?
其他文献
家庭建立档案,这件事情并不新奇,早年就有,只不过过去多出现在富豪之家,寻常百姓很少见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国许多地方,越来越多的家庭,都建立起家庭档案。由于与档案工作的特殊情缘,对家庭建档有着特别的体会。我认为:建立家庭档案,不仅能够丰富个人家庭精神文化生活,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和互信,对于促进邻里之间友好往来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也发挥着积极作用。  家庭建档充满乐趣,家庭生活更融洽
<正>~~
期刊
一、家庭建档离不开各级领导的支持    档案工作。包括家庭建档工作。都离不开各级领导的支持。比如秦皇岛市海港区专门拨出钱来。支持家庭建档,进行示范引导,没有领导的支持。可能工作不会开展这么顺利。  家庭档案有三个“有利于”。一个是有利于家庭。家庭管理的效率提高了。家庭生活质量、生活品味得到提高,各个方面,包括有利于家庭权益的维护等。第二个是有利于社会。家庭档案建立以后,有利于家庭和社区的和睦,有利
近日,由北京市档案局(馆)主办,市档案局(馆)和16个区县档案局(馆)承办的第三届“档案馆日”活动成功举行。本届“档案馆日”活动的主题是“档案为您服务”,较之往届,活动更加重视和突出
与快速发展的物质世界相合拍,人类的精神生活如今也在以加速度的方式丰富着。电视有幸成为这种丰富的一个证明。尽管有人说电视肤浅,缺少内涵,但必需承认的是它作为一种最受大众
新闻需要发现,需要记者有一双慧眼对发生的新闻予以及时准确地发现。记者缺少发现的能力,就无法占有新闻资源。新闻为什么需要发现?按照现代传播学理论,新闻本质上是一种信息。而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陈云同志,同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教育家马寅初(1882至1982年)先生,在新中国成立后,曾经有一个时期在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一起工作过。在这期间,陈云同志非常尊重马先生的意见和主张,十分关心马先生的工作。因此,他们之间结下了深厚而崇高的友情,这种友情直至几十年之后,相互都难以忘怀。即使马先生在弥留之际,仍怀念陈云同志,陈云同志始终在各方面关怀着马先生……    (一
积累是记者的立身之本。积极越多,记者驾驭题材、报道新闻的能力也就越强,也就越能够出成绩,写出题材重大,思想深刻、形式活泼、影响深远,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报道。也可以说:积累是
期刊
最近笔者读了一篇写媒体的文章。讲的是某媒体在关注和报道打侵权官司的两家企业过程中。没有做到客观公正,而是明显偏袒一方。文中披露偏袒的背后原因,是这家企业为这家媒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