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骨骼肌淋巴瘤超声表现1例

来源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yinbo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59岁.因上臂内侧肿块3月余,近来明显增大来院就诊.查体:右上臂内侧肿块,大小约14 cm×8 cm×7 cm,质韧,压痛,不可移动,表面皮肤红肿,局部皮肤点状破损,少量脓性渗出,皮温稍高。

其他文献
患者男性,59岁.主因臀部肌肉注射胃复安后出现注射部位隆起和疼痛就诊.患者因乙状结肠癌于6个月前行"直肠肿瘤乙状结肠切除术",术后接受常规化疗.此次化疗前血小板77×10~9/L,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70,凝血酶原时间33.8 s,化疗期间因出现恶心、呕吐而于臀部肌肉注射胃复安.患者因心内膜炎行二、三尖瓣置换术,术后口服华法令2.5 mg/d.查体:左侧臀部可见局部隆起,皮肤略青紫
期刊
目的 研究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声像罔特点,提高超声对该病的诊断符合率.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腮腺基底细胞腺瘤患者的声像图特点,结合病理学特征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并与腮腺多形性腺瘤进行鉴别分析.结果 基底细胞腺瘤内部呈实质低回声,分布均匀,部分实质内可出现液化,后方回声增强.形态规则,边界清晰,硬度中等,彩色多普勒显示肿瘤内部或周边部有血流信号.结论 基底细胞腺瘤的声像图依据其病理基础有一定特
患儿女,10岁,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无痰、无发热,伴胸闷、心慌、气短、乏力.到当地医院就诊胸片发现心影增大,由外院转入我院.追问病史, 患儿半年前上体育课时,曾和同学有过左肩部冲撞,当时未予以重视。
期刊
患儿男,13 d.因呕叶绿色胆汁样物12 d入院.查体:体温36.6℃,脉搏120次/min,呼吸44次/min,消瘦明显.专科检查:腹平坦,可见胃型,腹软,无明显压痛及肌紧张,未扪及明显肿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呜音4次/min.腹部X线片提示:高位肠梗阻。
期刊
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定于2010年9月召开超声医学新技术研讨会。会议内容将涵盖超声专业基础和临床研究的国内外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对于介入超声、超声造影、实时三维超声显像、腔内超声、参数成像等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将作重点专题研讨,欢迎大家踊跃投稿参会。
期刊
患儿男,6个月13 d,因出生后发现脐部反复渗液4个月,后出现脐部肿物2个月余就诊.查体:脐部见4 cm×4 cm隆起性肿物,质地韧,活动度差,表面暗红色.临床以脐部肿物收入院.超声检查:脐部测及约4.4 cm×4.3 cm×3.3 cm低回声包块,凸向体表,似"蘑菇"状根部近腹腔,边界尚清,内回声不均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示包块内测及较丰富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显示动脉血流频谱.超声提
期刊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颌面部血管畸形病变的诊断、分类.方法 对110例颌面部血管畸形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声像图特征和血流动力学特点将血管畸形分为高流速病变和低流速病变.结果 110例血管畸形中,67例二维显示形态不规则的网格状或蜂窝状混合性回声,部分伴强回声静脉石,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信号稀少或较丰富,供瘤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为(28.53±8.1)cm/s,超声诊断为
目的 研究超声及微泡造影剂介导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对球囊损伤的兔股动脉的转染效果.方法 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hVEGF165;建立兔的股动脉损伤模型并随机分为5组:第1组,空白对照组;第2组,空白质粒+超声+微泡组;第3组,单纯VEGF质粒组;第4组,微泡造影剂组(VEGF质粒+微泡);第5组,靶向超声组(VEGF质粒+超声+微泡).按分组对损伤处进行干预,2周后
患者女,36岁,因"劳力性发绀10年,活动后气急进行性加重3年,万他维治疗半年"入院.体格检查:心前区隆起,心界增大,心尖搏动点位于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搏动范围弥散.心尖区未扪及震颤及心包摩擦感,心尖区及剑突下未及抬举样搏动.心率88次/min,律齐,P2亢进伴固定分裂,未闻及明显心脏杂音或心包摩擦音。
期刊
患者男,49岁.主因间断胸闷、气短3个月,加重伴咳嗽1d入院.查体:血压185/100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98次/min,律齐,无杂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