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石环境中铝合金阳极性能评价及其对海底隧道钢壳保护效果评估

来源 :装备环境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bi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解决埋覆介质中牺牲阳极电化学性能评价的不确定性,实现非匀质介质中牺牲阳极电容量测试结果的评价和对比。方法模拟沉管隧道埋覆的环境介质,对铝合金牺牲阳极的电容量和溶解形貌进行评测。为区别于现有的海水等匀质介质中阳极的检测方法,建立非匀质介质中铝阳极电化学性能评价方法。另外,在上述埋覆介质中,测定阳极和阴极的极化曲线,修正仿真计算的边界条件,有利于模拟这种高电阻率介质环境下阴极保护电位分布。结果测试箱所测电阻率与商用便携式电导率仪测定精度相当。A1阳极在低电阻率的海水中(25-40Ω·cm)性能稳定,电容量
其他文献
首先对水面舰船风浪环境适应性的内涵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风浪环境对舰船综合航行性能及作战使用效能的影响。考虑到实际风浪环境中舰船各项总体性能指标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各指标之间既具有矛盾性又具有一致性,是一个多目标、多变量的复杂系统。提取了跟风浪环境相关性较强的船体性能指标,建立了水面舰船风浪环境适应性多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应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建立了舰船风浪环境适应性评估方法,对某深V船型和圆舭船型的风浪环境适应性进行评估,深V船型评估结果为66.95,圆舭船型为50.5,验证了评估模型的合理性。采
目的比较差分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模型(ARIMA)和深度学习模型在吸脂操作数据预测分析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至9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符合入选标准的行吸脂手术患者,使用基于光学追踪系统和力传感技术的吸脂操作记录系统,采集高年资整形外科医生吸脂手术初始250~400 s的操作数据,包括运动学和力学数据。经预处理后将采集数据分成一个吸脂往复循环为一组的数据。分别使用ARIMA模型和深
为了提高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人才层次分类的效果,提出了一种结合主成分的改进K近邻优化的密度峰值聚类算法(IKDPC)。首先,论文将主成分分析思想及流程融入到K近邻优化的密度峰值聚类算法(KNN-DPC)中来提高对高维数据的处理能力;进而,为了克服复杂数据集和噪声点对KNN-DPC算法的影响,对局部密度度量方法进行了改进,并设计了全新的两种样本数据点的分配策略,从而有效提高了聚类效率和聚类质量;最后,将IKDPC算法针对科技创新人才样本指标数据进行实例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对科技创新人才进行分类
目的获得民用飞机客舱个人通风喷嘴的最佳布置方案。方法针对下拉式行李箱的客舱布局,建立单排客舱个人通风的k-ε模型,使用ICEM CFD进行网格划分。梳理并分析国内外个人通风的标准手册,将人体头部高度处的风速大于1 m/s作为设计指标。提出2种喷嘴布置方案——分散布置和集中排列布置,设计5种工况,运用FLUENT软件进行数值计算。结果分散布置方案,第一种工况下,头部最大风速仅0.39 m/s;第二种工况下,仅中间位置乘客能获得1 m/s以上的风速,两边的乘客基本无吹风。集中排列方案,第三种工况下,头部最大风
为研究含不同倾角裂隙岩石的蠕变特性,利用相似理论配制含不同倾角单裂隙类岩石,对含不同倾角单裂隙类岩石试件进行三轴蠕变试验,得到不同角度单裂隙类岩石的稳态蠕变率与稳态蠕变量,利用ANSYS软件对含不同倾角裂隙类岩石进行数值模拟并分析,得到试件的应力与应变云图和裂隙特征点的稳态蠕变量、稳态蠕变率曲线。研究发现:三轴稳态蠕变率随裂隙倾角的增大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趋势,在倾角为30°时稳态蠕变率最大,最大为2.59×10-4h-1,在倾角为75°时最小,最小为1.
目的提高船用设备的智能化水平,增强船舶的安全性、可靠性,对船上设备进行状态监测,并基于监测数据对设备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对可能存在的故障工况进行识别。方法通过采集机舱内的振动数据,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快速傅里叶变换,提取1/3倍频带特征,将倍频带谱信号作为特征向量,利用支持向量机算法进行模型训练及分类。对于船上多种工况及可能存在的多种故障类别,采用决策二叉树方法,提出一种快速、准确的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策略。结果在实验室工况下识别准确率接近100%。结论该方法能够对船用设备进行状态监控、故障诊断、健康评估等提供
深度Q-学习算法常用于检测社会网络平台上的僵尸攻击。但是Q-学习算法的收敛慢。为此,提出基于深度Q-学习和粒子群优化的僵尸检测(Deep Q-Learning an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based Bot Detection,DQL-PSO)算法。DQL-PSO算法引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提高Q-学习算法性能,进而获取最优的学习动作序列。将学习动作序列作为粒子的位置;将状态转换概率转换成粒子速度,进而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提升Q-学习算法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DQL-PSO
叙述了火星表面影响航天器工作的相关环境,主要包括低气压、大温区、CO_2大气、高风速、尘暴等。首先叙述了低气压环境的真空舱抽放气模拟法(低气压调节范围150~1500 Pa)、CO_2环境换气模拟方法(CO_2体积分数约95%)、大温区环境气氮调温模拟法(调节温度范围为–150~150℃)、尘暴环境的真空引流模拟法和低气压风洞模拟法(火星尘埃直径为0~100μm)、地形地貌的场景模拟法(粗砂和中砂
梳理总结了航天结构、轨道车辆和汽车等不同领域的频率设计、频率管理和模态匹配等方法,给出了频率管理的流程、准则和原则。基于频率管理的思路和原则,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对某火箭发动机蓄压器系统进行了结构动力学优化设计和验证。根据局部结构频率隔离准则,将蓄压器导管主要频率从1826 Hz降低到1520 Hz,与激励源频率完全隔离。最终经过仿真计算分析和试验验证,满足实际使用环境的考核要求。采用频率管理的思路和方法能够切实提高装备的振动环境适应性水平。
提出了计算整机加速因子的新方法。将整机的失效率通过定量分析方法按照部件、失效模式和应力的顺序逐级下分,从而得到各敏感应力的失效率,再通过加速模型计算各失效模式在加速应力下的失效率。最终可以得到整机在加速应力下的失效率,进而计算出整机加速因子。以典型电子产品为例,预计了弹上计算机在温度、湿度、振动综合环境应力下的加速因子为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