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哌卡因戳孔局部浸润缓解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疼痛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tr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身麻醉下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具有切口感染发生率低、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的优点,但并非是一个完全无痛的过程.我们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结束时给予戳孔周围罗哌卡因局部浸润,有效地缓解了患者术后戳孔疼痛。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估影响经手术治疗的小肠梗阻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治疗的193例小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小肠梗阻的病因中肠粘连占38.9%,疝占37.8%;发生肠管绞窄者42.0%,肠管坏死者23.3%.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1%,术后30 d内死亡率为4.1%,术后中位住院时间13 d.70岁以上老年人(P=0.033)、糖尿病(P=0.017)、恶性肿瘤(P=0.003)、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极易复发及转移的一类肿瘤,虽然近10年对此病例已有诊断及治疗的共识,但对复发或转移性GIST的治疗仍是目前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期刊
空肠血管瘤是一种少见疾病,多数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临床容易误诊,且可致反复消化道出血~([1]).空肠血管瘤在出血量小、诊断明确前可行保守治疗,但保守治疗效果欠佳,且有近期冉出血可能.对出血量较大者则常需手术治疗。
期刊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在韩国和日本,其适应证不断扩大.本研究旨在评估扩大适应证的安全性。
期刊
胃癌根治术可简要分为肿瘤切除、淋巴结清扫和消化道重建3个步骤,其中肿瘤切除和淋巴结清扫在胃癌根治术应遵循"整块切除(en bloc)"的原则[1].在上述3个主要步骤中又以淋巴结清扫技术要求高,耗时长,相关损伤较多.本文简要介绍几个常见部位的淋巴结清扫和消化道重建的几个值得注意的细节。
期刊
目的 评价超低位直肠癌行括约肌间切除手术(ISR)后的肛肠动力学变化、肛门功能及肿瘤根治效果.方法 总结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8月问施行ISR手术的30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患者肿瘤距肛缘2.5~4.0(平均3.4)cm.与术前比较,术后肛管静息压、肛门最大收缩压和直肠最大耐受容积明显降低(P<0.01),有27例(90.0%)患者术后肛门直肠抑制反射消失,且随着时间推
由于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CC)诊断率不断提高,同时对其生物学特性,包括转移规律、微转移特征、肿瘤复发现象等有了更为明确的认识,因此.对于EGC的外科治疗观念也产生了新的变化.主要的变化有两点:(1)微创手术已成为EGC根治术的首选;(2)在提高术后生存率的同时,更加重视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
期刊
目的 评价超声检查对胃肠间质瘤(GIST)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GIST患者的超声检查资料,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例病理诊断为良性GIST者超声检查示肿瘤形态规则,血流丰富,直径小于50 mm.10例病理提示为恶性GIST者,超声检查示肿瘤直径均大于50 mm,其中9例形态不规则,7例内部有出血坏死,2例出现钙化斑;6例血流丰富,2例不丰富,2例完全囊变无血流信号.另1例病
小肠血管瘤临床罕见,由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多以便血或贫血为主,术前诊断非常困难[1].国内文献报道一组47例小肠血管瘤,术前仅5例(10.6%)确诊[2].我们收治了1例小肠血管瘤患者,结合其手术所见,对其螺旋CT检查结果进行总结。
期刊
目的 探讨食管鳞癌切除术后切缘癌残留的影响因素和预后,评价术后补救性治疗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997年1月至2003年6月连续收治的1074例行食管鳞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分析肿瘤分化程度、部位、病变长度、切口选择、吻合位置、T分期、N分期与切缘癌残留发生率的关系,并通过生存分析探讨补救性治疗的方式.结果 本组44例(4.3%)出现切缘癌残留.食管端切缘癌残留在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