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疑解于问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zai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问是教师最重要的语言活动,是教师全部教学技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提问是指教师在课堂中,根据教学内容、目的、要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问题,检查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情况,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获得新知识的行为方式。提问对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已学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能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可以启发学生思维,创设发现情境,组织学生参与;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感情,促进课堂教学和谐发展;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师获得反馈信息,及时改进教学,调整教学进程,提高教学质量。
   一、提问的原则要求
   1.精心设计,注意目的性。课堂教学提问不应是随意的,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中心来进行。教师在备课时,每设计一个提问,都应考虑该不该问,在什么地方问,怎样问,坡度多大,解决什么问题,培养什么能力等。
   2.难易适度,注意科学性。提问时,教师既要熟悉教材,又要熟悉学生,要把握准提问的难易程度,既不能让学生答不出,也不能简单地答“对”或“不对”,要使学生“跳一跳才能摸得着”。难度过大的问题,要注意设计铺垫性提问。
   3.新颖别致,注意趣味性。课堂提问时,要注意内容新颖、有时代感。有时可以与一些时事联系起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继而积极思考。对一些学生熟知的内容要注意变换角度,变换方式问。
   4.循循善诱,注意启发性。启发是課堂提问的灵魂。缺少启发性的提问是蹩脚的提问。要尽量避免单纯的判断性提问,多用疑问性、发散性提问。一个问句中隐含的已知判断越多,问题就越有启发性。
   例如《小桔灯》中,“她妈妈也一定好了吧?因为我们‘大家’都‘好’了!”后一个“好”字为什么加一个引号?这样的问题隐含的已知判断不止一个,学生就要动动脑筋,想想引号的几种用法,想到两个“好”的含义不同,就具有启发性了。
   5.因势利导,注意灵活性。课堂教学千变万化,学生回答中也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答非所问或干脆不出声等,因而教师要注意,根据变化了的情况,改变问题或改变提问方式,使之有针对性。不可不顾及实际情况,生搬硬套备课笔记。
   6.正确评价,注意科学性。对于正确的回答或有正确的成分都要给予充分肯定,同时指出不足,提出期望。切不可对于不正确的回答白眼相待,讽刺嘲笑,也不能无原则地赞美。正确评价既给学生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又指明努力方向。
   7.面向全体,注意广泛性。教师的提问是面向全体同学的。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与问题的难易,选择提问的学生,让所有学生都积极思考。可以在一个问题提出后,让反应灵敏的学生先答,让思维慢的有思考时间,切不可只问“尖子”,在教室产生“被遗忘的角落”的现象。
   8.掌握时机,注意及时性。时机对于课堂提问很重要,时机选得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从教学进程来说:课始,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要及时问;课中,当学生思维发生障碍,产生偏差或受思维定势干扰时,及时问,以便及时排除;课尾,当学生有倦怠心理时,及时问,以便重振精神。问题还要提在关键处,一般应在重点、难点、关键处,如新旧知识衔接处,以及容易产生矛盾或疑难的地方。
   二、提问的方式方法
   1.曲问式(迂回式)提问。钱梦龙老师曾说:“同一个问题,就有直问和曲问的区别。直问者,死问也,问得过于老实,直来直去,启发性不强;曲问者,活问也,问题多拐个弯,学生要多动一下脑筋才能作答,因而能活跃学生思维。
   怎样曲问?可以设置矛盾。例如,教《石壕吏》时可以这样发问:“有人认为《石壕吏》不是一首好诗,因为诗人杜甫始终是一个冷漠的旁观者,你同意吗?”于是大家纷纷从诗里找根据发表自己观点。在老师引导下,达成共识:杜甫是通过人物刻画和情景描写表明自己的态度的。这样问,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引起了他们的兴趣。
   2.台阶式(递进式)提问。将一组提问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地排列得像一座阶梯一样,引导学生拾阶而上,以达到教学目标。
   讲授《纪念刘和珍君》一文时,可以这样问:“这一段回忆了四个典型事件,哪四件事?请同学们紧扣这段文中的关键词语,概括地说说哪四件事?鲁迅先生选取这些事件的目的何在?”几个问题是有机联系的整体,一个问题一个台阶,使学生前后联系起来思考,沿一个方向深钻下去。
   3.定向式提问。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为学生的思维定向。因为,想问题总要有个过程,故称之为“思维过程”也叫“思路”。每件事都有一个怎么想、怎么做,为什么这样想、这样做的过程。既然是过程,就有一个“从什么地方起,朝什么方向去,到什么地方”的问题,这就是定向思维,与这种定向思维相对应的提问法便是“定向式提问”。这种提问可以为学生探索指引方向。
其他文献
摘 要:《一个小时的故事》作品是美国19世纪末著名的现实主义女作家——凯特·肖邦。小说刻画了女主人公米拉德太太在得知自己的丈夫在车祸中丧生的消息后的心路历程,很具用意识流的色彩。  关键词:米拉德夫人;凯特·肖邦     一  凯特·肖邦(1851-1904)是美国19世纪末著名的现实主义女作家。她出生于美国中部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她四岁丧父,由母亲,外祖母和曾外祖母抚养成人。在缺少男性角色的家庭
期刊
摘 要:实验教学中并不缺少资源,缺少的是开采资源的“妙手”和“妙笔”。在实验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方法促进课堂各因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合作,才能促进师生共同和谐发展。  关键词:实验教学;实验课堂    和谐社会要求构建和谐校园,和谐教育呼唤和谐课堂。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而创新的核心是人,是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然而,传统的“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
期刊
摘 要:圣安德鲁斯大学创立于公元1413年,是苏格兰最古老的大学,也是英国的第三所大学,选取圣·安德鲁斯大学规划作为评述的文本对国内一些大学具有极大的参考性。  关键词:规划;特色;高校职能    21世纪是个充满变革与希望的世纪,高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科学制定并有效实施发展规划,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已经成为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制定高校发展规划方面,英美等国的高等院校起
期刊
在美术新课改蓬勃开展的今天,有些课堂教学表面热闹,但是学生没有作深入地思考,内心潜质得不到充分地挖掘,美术素养并没有得到真正地提高,其实这样的课堂教学是没有实效性的。教学实效是教学的生命,学生学到什么,得到什么是任何教学都必须要追问和考虑的。在一个真实的课堂里,应充分发挥教师引导与点拨作用,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学得主动、学得开心,让“有效”时刻穿行在美术课堂的每一分钟。  一、强化预设 
期刊
中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新的学科,其宗旨是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信息素养,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为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水平并实施有效的教学。总结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经验,探索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规律,必须加强对中小学信息技术的评价。  一、评价主体互动化  信息技术学科评价的方式和方法有别于其它学科,通过单一的期末测试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信息技术学科更多测重于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理论测试并
期刊
多媒体利用声、光、电、画等手段制作成的动画,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小学生在课堂中能多感官、多角度、多渠道的进行学习,使枯燥的课堂学习成为他们学习语文的乐园。  一、利用多媒体的渲染功能,让学生身临其境  学生感知课文不是孤立地进行,总是跟课文相关背景知识相联系,背景知识越清楚,对课文的感知也就越清晰,这就是感知的选择性。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运用音乐、图画、动画、影视等手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突出强调语文要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要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关注生命,点化和润泽生命是教育之核心。但受应试的束缚,一直以来,形成了重知识灌输轻人文培养,重应试教育轻生命教育的局面。现行的语文教材有大量的直接阐释生命,呼唤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课文,为进行生命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敬畏生命》《斑羚飞渡》《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伟大的悲剧》等,可是语文教师们忽视了这种教育,
期刊
摘 要:“慎独”是我国传统儒学伦理中道德实践的重要内容,其倡导的修身方法和推崇的修养境界,蕴涵着相当丰富而深邃的道德精神。本文通过对“慎独”在道德修养方面的现实实践意义的分析,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慎独”的道德精神,发掘出了“慎独”对教师道德修养建设的重要现实价值。   关键词:慎独;教师;道德修养     慎独是儒家提出的重要修身方法,几千年来对人们修身养性、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
期刊
摘 要:至今关于詈语的系统性的研究不是很多,人们囿于传统观念很少谈及它。我们只是揭示了詈语世界的小小一角而已,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骂人;妈;詈语     在英汉两种文化,甚至更多的文化中都普遍存在着“骂人”这一说法,而且更为有趣的现象是,骂人时候的选词都倾向于选择“妈妈”这一词语或者是与“妈妈”密切相关的词语。   一、研究意义   至今关于詈语的系统性的研究不是很多
期刊
摘 要:我国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已经有三十年了。这期间,会计电算化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各方面的努力下,如今已经形成了会计软件市场和会计软件产业。   关键词:管理型;会计软件;开发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深入发展,我国不断受到国外会计电算化经验的影响,再加上企业的市场经营目标和行为的电子化,产生了对更高水平的会计软件的需求。这就要求会计软件不能再仅仅停留在方便会计记账的“核算型”软件的高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