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森女,照片里演一出戏

来源 :莫愁·智慧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741852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们都叫我刘导”
  为完成一个拍摄任务,我们和刘瑶约在一个周六的下午见面。走进南京青岛路富有文艺气息的半坡村咖啡馆,我就在一群人中看见了穿着长裙、戴一副红框眼镜的刘瑶。她微微欠身打招呼,神态从容且安静。
  无论坐或站,刘瑶都能找到一个适合的姿态,不等摄影师提醒,她便可以设计出一个场景。刘瑶说:“在摄影爱好小组里,他们都叫我‘刘导’,因为我的照片都是自编自导自演。”
  看到某个环境,刘瑶可以很快在心里勾勒出一段故事,然后带入情绪,在照片里演一出只有自己知道的戏。这种照片的特点是富有感染力,坐在洗衣机旁读报,清点自己的帽子,坐在照片堆里……刘瑶的照片可以把人“吸”进去,令人出神。
  和刘瑶聊天时会像看她的照片一样,常常被她的眼神“吸”进去。刘瑶的长相并不出众,但气质很特别。她的皮肤较同龄人更细腻光滑一些,头发已经花白,但没有刻意染过,只是烫成了细碎的小卷。她说她平时不保养皮肤,“干燥天气就擦点大宝”,需要拍照时会描一弯细细的眉毛。为了当天的采访和拍摄,她还特地在女儿的指导下擦了点口红,梳了一个丸子头。她穿了自己做的深蓝色棉布长裙,披一条浅咖啡色格子大披肩,说话声音低低的,语调平和,不时捧起桌上的马克杯,啜一口红糖姜汤。
  刘瑶有些像影后潘虹,她们眼神里有着同样的坚定。自拍的时候她会更加强调这种眼神,她认为这才是真实的自己。在许多照片中,她都摆出了一张不怎么高兴的面孔,“我不喜欢那种都是笑眯眯的老人照,那不是我的生活状态。”的确,刘瑶不太喜欢笑,“我不是那样的,我硬装成那样也不会好看。”真实,也是她打动观众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也不知道什么是森女”
  一篇阅读量超过10万的微信文章,将刘瑶和她的自拍推进人们视野。在照片里,一個身材娇小的女性款款走在草地上,似乎在寻找什么,颜色艳丽的头巾之下是一张有些年纪的脸孔,这份反差令人动容。网友称刘瑶为“大龄森女”,为她的生活态度点赞。而刘瑶告诉说,在她知道“森女”这个词之前,已经这样生活了十几年了。
  刘瑶年轻时喜欢自己做衣服,她的审美不同于同龄人,她更喜欢宽宽的裤腿和裙摆,因为穿起来舒服,“别人说不好看,我不在意,我觉得和别人不一样也挺好的。”她从未给自己的风格下过定义,也不太在意别人的眼光,“我觉得我做的衣服很漂亮,就穿上拍照片。其实我也不知道什么是森女,还是女儿告诉我的。我听了就去网上查了,才知道在日本有些女孩崇尚自然舒适的生活方式,气质像原始森林般纯净,这就是森女。”
  除了穿着之外,刘瑶在生活中也崇尚朴素。她每天的饮食以素为主,出门骑一辆大红色的自行车,买菜时拖一个小竹筐。对于日常用到的东西,她有着自己的审美要求,家里花花草草是不能少的,“有了植物,环境的氛围就不一样了。”刘瑶家里墙上挂着很多相框,“照片的魅力在于它有故事,墙上挂再多照片都不会显得乱,越多越好看。”
  “这个小拖车是很多老年人都会用的那种,很轻便,但是它太普通了。”刘瑶指一指手边绿色小拖车,“所以我把它喷上了绿油漆,上面这个竹筐是在大市场买的,我觉得绿色和竹编筐搭起来好看,出门买菜、拍照我都带着它。”
  日常用的物件也是刘瑶照片里的道具,一捧花、一支烟、一辆自行车都可以入镜。因为是她用惯了的东西,所以摆起造型来也不显刻意,她和这些充满浓郁文艺气息的小摆件相处得十分和谐。
  “我想就到此为止吧”
  1960年出生的刘瑶,高中毕业后通过招工考试进了南京市的一家工厂,成为仪表生产流水线上的普通女工。繁忙而枯燥的工作之余,刘瑶喜欢画画,没有绘画功底的她凭着对色彩天生的敏感,信手涂鸦也能画出不错的作品。那时的她对摄影也有兴趣,但没有条件去接触。
  退休后的刘瑶常常逛西词胡同论坛,她在网上看到很多好看的照片,心生向往,后来才知道这些照片出自业余爱好者之手,“既然都是业余的,那我也能拍成这样。”刘瑶买了一部单反照相机——尼康D90,她的绝大多数摄影作品都是用这部相机完成的。
  前阵子,刘瑶在女儿的建议下办了一场家庭摄影作品展。她花了不少心思选择相框、花草等装饰品,精心布置了一番,家里顿时变了个模样。“家里空间并不大,有些展品就放在我平时睡觉的床上,白天的时候做展览,晚上我就把它们收一收睡觉。”刘瑶笑着说。
  这次个展持续了一个月,展出了100多张照片,前后有近200位观众前来观展,“观众里也有我女儿的朋友,我和他们聊得很开心。”这次展览办在刘瑶走红网络之前,观众多为和她在摄影论坛上认识的朋友。走红后,不少策展人和艺术家邀请刘瑶再次办展,而她对此很谨慎:“现在没有新的作品拿出来,我不好意思哎!”
  经历了走红之后,刘瑶说她的生活没什么改变,只不过“很少在网上露面了”,她想“躲起来,等风头过去”。刘瑶终止采访的理由特别简单:“谢谢大家对我摄影作品的认可,我想就到此为止吧。”
  编辑 王冬艳 437408345@qq.com
其他文献
有人说,爱情最好的告白方式是陪伴,在我看来,爱情最打动人的地方,恰恰是有一个肯对你用心的人。  婚姻里,伴侣做什么事情,最让你感动?  有人回答:“我的生日呀,自己都忘記了,亲爱的他,每年都记得给我送礼物。”  工作累成一摊泥,每次老公看到,都心疼得不得了,于是赶紧穿上围裙去厨房做饭。那一刻,我觉得老公是天下最帅的男人。  如果说,爱情是花前月下的浪漫,那么婚姻就是一粥一汤的温暖。好的爱情,不需多
期刊
金女士出外探親,将爱犬寄养到宠物店“名犬社”接受训练。结果,金女士在探亲途中被告知爱犬死亡。听到消息,金女士向法院提交起诉状,要求名犬社赔偿。寄养的爱犬突然死亡  年过半百的金萍居住在广州市,金萍的儿子一家在澳门定居。2016年10月,儿子怕金萍退休生活寂寞,便从澳门带回一条博美宠物狗,取名晚晚。有了晚晚的陪伴,金萍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一年后,金萍打算去澳门儿子家小住,便将晚晚寄养在社区旁的
期刊
生活中,一些人離婚时冲动签下离婚协议,冷静后才觉得协议不合理,自己吃亏了。遇到这种情况,还能反悔吗?  夫妻双方签订离婚协议并在民政部门办理离婚登记后,如果觉得不公平想反悔的话,法律是赋予一定情况下的撤销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九条规定: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一年内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人民法院审理后,未发
期刊
和葑妇女微家在苏州中心党群服务站开展现场服务活动  苏州工业园区妇工委自2016年成立以来,牢牢抓住联系和服务妇女儿童这一生命线,以服务大局、服务妇女为宗旨,在人手少、资金不足的情况下,统筹抓好妇女创新创业、权益维护、家庭文明建设和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等各项工作,形成了一批影响大、成效实的优秀品牌。在试点实施区域化改革后,园区妇联的组织链条和工作触角不断延伸,逐步进入企业、商务楼宇及社会组织等“四新”
期刊
徐州市妇女议事骨干培训班暨交流研讨会  徐州市妇联把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到引导全市妇女参与社会治理活动中去,以妇女议事会为突破口,全面参与社会治理。目前全市800多个村(社区)和100多家妇女微家建立了妇女议事会,实现了全市镇(街道)域覆盖,2000多名妇女议事骨干活跃在基层,累计开展近3000次议事活动,打开了“半边天”参与社会治理、投身乡村振兴、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破:破解妇女
期刊
王薇(中)带领巾帼志愿者发放防疫宣传折页  她们,坚守卡口测体温、登记;她们,一遍遍提醒居民佩戴口罩;她们,一趟趟为返乡隔离居民送生活物资;她们,一次次敲响住户家门,发放防疫宣传折页……  自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妇联进入紧急防疫状态,积极响应省、市妇联和区委区政府号召,发动全区各级妇联组织、巾帼文明岗、妇女干部、巾帼志愿者及广大家庭自觉参与,众志成城,携手抗疫。24小时坚守岗
期刊
从53岁起,张士敏痴迷上了架子鼓。这似乎是年轻人才钟爱的乐器。她说,此前忙忙碌碌,从没想过喜欢什么,但“人这一辈子,总要过一段自己心爱的人生”。  哀伤,衰老来得猝不及防  张士敏老家在黑龙江伊春。18岁时,她接替父母的工作,成为当地水泥厂的工人。她排行老大,底下还有四个弟弟妹妹,长姐如母,她用小半辈子,托起了弟弟妹妹的人生。  再后来,张士敏又为了女儿而活。三十多岁,她和丈夫离婚,成了女儿唯一的
期刊
玛丽安·米尔札哈尼从未想过会走进数学王国。1977年,她出生于伊朗德黑兰一个穆斯林家庭,整个童年都是在两伊战争中度过。动荡中,唯一带给她安慰的就是阅读。  战争结束后,玛丽安考入一所精英女中,她的数学成绩不理想,老师“没有天分”的评价让她深感自卑。为了慰藉自己,她喜欢上了逛书店,希望读遍所有能找到的书,渴望成为海伦·凯勒那样的女作家。  后来,哥哥给她讲了一道著名的高斯数学题,她发现了数学之美,开
期刊
2019年9月7日,密码学家王小云荣膺“未来科学大奖”。  凭借女性的细腻与执著,王小云专注密码学研究,创造出全世界领先的密码分析方法,破解了很多国际通用的算法,对中国密码学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与数字的不解之缘  因为父亲是数学老师,出生于山东诸城的王小云,从小就喜欢躲在父亲班级的最后一排,听他上课。“小鸡和小兔子站在一起,我们能看到30只头、88只脚。小朋友们知道兔子和小鸡各有几只吗? ”一开
期刊
2019年8月17日,新西蘭皇后镇卡德罗纳雪场,谷爱凌完成旋转腾跃,潇洒抓板稳稳落地,滑向终点。  16岁的她,第一次代表中国滑雪国家队出征国际赛场。广播里传来最终得分后,谷爱凌吃惊极了,“什么?我没有听错吧!”队友簇拥着她,大声喊道:“冠军!冠军!” 这一天,谷爱凌收获了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碍技巧新西兰公开赛的金牌。  拜托,别喊我天才  走到哪里,人们都习惯称呼谷爱凌“天才少女”。谷爱凌只接受少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