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健康领域PCK优化大班幼儿户外运动的策略研究

来源 :教育界·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ttyleung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高度重视幼儿的身心健康和运动锻炼,要求幼儿一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两小时,运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为帮助幼儿激发运动热情,积累正确的运动经验,教师应该立足健康领域PCK,精准分析幼儿运动水平;坚持户外活动自主化,有效提升幼儿运动能力;倡导评价体系多样化,坚持巩固幼儿运动成效。
  【关键词】健康领域PCK;运动能力;运动激情;运动水平
  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身体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称《指南》)指出,为有效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成人应该保证幼儿有充足的睡眠和适宜的锻炼。 因此,在幼儿园里,教师一方面应该以《指南》为基本的准绳,保质保量地开展好户外活动;另一方面,教师自身应该加强关于幼儿健康领域发展的核心经验的建设,以正确、科学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法知识相融合,有效促进幼儿的锻炼水平和运动能力。学前儿童运动核心经验的构成相对比较复杂,面对大班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教师应该运用健康领域的PCK促进幼儿运动经验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
  一、立足健康领域PCK,精准分析幼儿运动水平
  《学前儿童健康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以下简称《健康领域pck》)中为了让教师更好的理解健康领域PCK,以运动课程为例进行了进一步说明,其中提到幼儿学习新的运动能力需要经历功能性水平、表现性水平和社交性水平这三种熟练水平,其中功能性水平指幼儿从不会动作到会动作,表现性水平则表现为幼儿能进行多样化的运动表现,社交性水平表现为幼儿能够进行协同运动、竞争或者合作式的动作。在健康领域PCK的指引下,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法精准分析大班幼儿户外运动处于哪一种水平,进而提出更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
  1.观察法
  利用定时、定点、定人等多种方式对大班幼儿户外运动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如固定观察一名幼儿在户外运动时的具体情况,包括选择的运动项目、维持该项运动的时间及进行该项目时的具体表现;或是固定观察某一运动项目,如跳绳,在限定时间范围内幼儿的参与人次和具体情况等再进行运动水平的分析。
  2.调查法
  大班幼儿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制订简单的调查计划,从而让我们了解同期幼儿各项运动情况的具体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比如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大班某班95%以上幼儿可以达到抓杠悬空吊起20秒,但只有50%的幼儿才可以双手单杆向前移动,则得出在悬垂方面,该班95%以上幼儿达到功能性水平,50%的幼儿达到表现性水平。
  二、坚持户外活动自主化,有效提升幼儿运动能力
  《健康领域PCK》强调健康领域的运动核心经验即基本运动能力,可分为身体控制与平衡能力、身体移动能力和器械(具)操控能力[1]。《指南》也指出积极态度是幼儿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宝贵品质之一[2],所以坚持户外活动的自主性,激发幼儿运动的主动性是我们优化户外活动的重要内容。
  1.自主设计,激发幼儿的运动激情
  《健康领域PCK》中指出,多样化、有挑战性的环境、足够的运动设备能够有效激发幼儿自主的运动兴趣,建构幼儿自己的身体控制和平衡能力的经验。开放式的运动环境,幼儿更有机会自主决定玩伴、材料、场景以及探索不同的运动方式;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将多个身体移动动作进行组合,自主设计有挑战性的动作。
  在已有障碍跑经验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幼儿结合户外综合攀爬网、亿童运动材料、安吉材料等设计设置了单条包含多种运动内容的障碍跑道。支持幼儿自主设计,多材料组合,形成爬、翻越、跳等多种运动内容的大循环障碍跑道。但幼儿在尝试后发现容易出现起点拥堵,跑道中却人烟稀薄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教师鼓励幼儿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新方案。虽然幼儿后来增加了跑、跳、跨、爬等多种内容,但我们发现幼儿完全自主的设计无法充分满足健康领域PCK及《指南》的动作发展要求,因此教师还可以运用“还有哪些户外运动可以尝试,觉得自己哪项运动不够棒?”等启发式提问,鼓励幼儿不断就运动过程进行分组讨论。整个推进过程,教师不断激发幼儿运动的兴趣,这为他们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奠定了基础。
  2.形式多样,优化幼儿的运动能力
  《健康领域pck》中促进幼儿器械操控能力发展的教育策略中指出应该给幼儿提供多种学习机会,其中包括多样的活动形式及多种组织形式[3]。针对不同动作发展水平,教师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鹰架支持,对特定的动作技能给予示范提示,以助于幼儿的模仿性学习。
  在活动中,幼兒一开始基本无法达到单手向前投掷4—5米的动作发展目标,通过观察和分析,教师发现除了幼儿之间个体差异性,幼儿没有掌握投掷动作的要领是最根本的原因。教师可以尝试在集中活动中统一给幼儿示范、说明投掷的动作要领;再通过户外运动中的个别指导,利用语言、温和的态度纠正幼儿的错误动作,分多次进行个别指导,指导幼儿的动作趋于“标准”;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融入竞赛成分,让幼儿更能灵活协调地进行投掷。
  3.善用游戏,提升幼儿的运动水平
  游戏不仅是幼儿的天性,更是幼儿基本的学习方式。《指南》指出,我们要珍视游戏在幼儿生活中的价值。同样的,在户外活动,合理有效地利用游戏的形式,不仅能够提升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还能促进幼儿运动水平的提升。
  在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可以让幼儿以小小兵团的身份邀请家长尝试他们设计的障碍跑道,并在比赛中提升幼儿从身体移动的功能性水平转向表现性水平的能力;在户外运动中还可以生成“打地鼠”“坦克大战”等游戏,提高幼儿上肢器械操控能力,巩固已有的投掷的功能性水平。
  三、倡导评价体系多样化,坚持巩固幼儿运动成效
  1.过程性评价,关注幼儿的运动品质
  《健康领域PCK》中强调意志品质与平衡能力密切相关,刘馨也指出平衡的练习有助于培养幼儿坚持到底的意志品质。重视大班幼儿户外运动的过程性评价,是关注幼儿运动品质提升的重要方式。
  在指导户外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关注幼儿运动能力发展的同时,还应关注幼儿是否能够坚持参与活动、遇到困难的态度是如何的、是否能够想办法解决他当下所遇到的苦难。面对积极行为倾向,我们应当给予正面的肯定与回应,对于消极的行为倾向,我们应当给予鼓励与有效的支持。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学习故事、活动实录等形式记录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过程。
  2.个别评价,实现个性化教学
  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幼儿的运动能力,幼儿是否在原有的经验水平上获得相应的运动成效也是体现我们指导策略是否有效的重要一环。《健康领域PCK》提出教师的指导策略要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以及身体控制能力的不同运动水平,所以我们也要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设定相应目标进行个别评价。如在评价幼儿的运动水平方面,教师不能单纯评价幼儿投掷能力差,而应该针对他的年龄和已有的发展水平进行分析。经过个别指导等方式推进后,让幼儿从不会投掷到能将沙包往前投掷两米左右的距离,其功能性水平有所提高,再针对他的评价进行后续的个性化教学。
  【参考文献】
  [1]柳倩,周念丽,张晔.学前儿童健康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李季湄,冯晓霞.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刘馨.学前儿童体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其他文献
英美文学是大学英语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之一,目的在于通过阅读、欣赏文学名著,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英美文学课的教学效果。英文原
新形势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我们青年人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
军事教育院校是培养各种军事人才的摇篮,它给部队建设和军事研究提供各种人才,基地是培养各种军事人才实践能力的场所,部队是各种军事人才成长的场所,现代军事教育必须将三者结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制度的健全,公共就业服务(PES)作为公共制度的一种,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当前,我国公共就业服务将就业市场合理、有效地加以组织,使之确保并保持劳
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复兴面临着诸多的挑战,文化生态的建设刻不容缓。在文化生态建设中要与世界文化生态相适应,坚持文化的传承与社会主义新文化方向。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变革,很多领域都开始利用信息化技术办公,来辅助行业长期稳定的发展。而计数器就是信息科技衍生的时序逻辑器物之一,它能够长久的保持记忆功能,具有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