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康复阶段抑郁的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ty2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康复阶段抑郁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确定该阶段需要关注的脑卒中后抑郁症状群。方法:横断面调查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于两家三甲医院康复科治疗的126名脑卒中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患者的抑郁症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OR=1.530,P=0.000,95%CI=1.229~1.904)、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OR=1.249,P=0.004.95%CI=1.073~1.454)、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OR=1.839,P=0.018,95%CI=1.111~3.045)、收入(OR=6.364,P=0.007,95%CI=1.670~24.249)、照护者(OR=5.269,P=0.015,95%CI=1.384~20.058)是康复阶段脑卒中患者抑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卒中患者在康复阶段,疼痛程度越严重,NIHSS与PSQI评分越高,收入不足并且由职业陪护照顾时,越容易发生脑卒中后抑郁。
其他文献
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重大课题,是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经济学科的必由之路。为了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目的:探讨柚皮素(NAR)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IRI组和NAR预处理组(NAR组)。通过结扎右肺门45min构建IRI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