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的研究

来源 :数理报(学习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着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只有有效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促进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有效教学。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在本文中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的问题作一个浅析。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课前预习;课堂讨论;教师点评;实践活动
  针对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教师可以采用多种的教学方法,以提高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率。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课前预习的教学方法,以使学生充分的熟悉课本,进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在当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多是传统类型的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引进新型的教学方法,以促进道德与法治的有效教学。针对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重点难点知识,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点评,以使教师在点评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道德与法治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教师要开展实践活动,以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有效教学。
  一、加强课前预习促进有效教学
  课前预习是一种优良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课本内容有所了解,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课效率,对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很有好处。课前预习的学习方法是很多人都熟悉的,这种学习方法主要是依靠学生看课本来完成,在实际学习中很多的学生都进行过课前预习,但取得的效果参差不齐。面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进行指导,以使学生可以高效的预习课本的内容,这样可以促进学生高效的预习课本知识。
  例如,学生在预习“我与社会”这一节的时候就可以进行课前预习,同时教师应该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指导。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关于本节的预习,要能观察社会中都有哪些角色,而自己在社会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在预习中要思考自己与社会的网状结果图的关系,以及自己在社会中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些都是教师应该对学生指导的,经过了教师的指导就可以使学生高效的预习课本,就可以促进道德与法治的有效教学。
  二、加强课堂讨论促进有效教学
  在当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主要的教学方法是传统的讲授法,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学习效率。面对这样的问题就需要教师引进新型的教学方法,以提高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率。本人认为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就是在课堂上由教师提出所要讨论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的教学方法,这样可以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教学。在学生的课堂讨论中教师不应该对学生进行过多的干涉,否则会影响学生的讨论有效性,教师在课堂讨论中的作用是课堂纪律的维护者。
  例如,在讲授“网络改变世界”这一节的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运用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在本节内容中教师可以提问所要的讨论的问题: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都有哪些利弊。有了讨论的问题所有的人都投入到了热烈的讨论中,有的人说:网络的便利性是巨大的,以前传递信息都需要邮局,当有了电子邮件人们的通信效率大大提高了。有的人说:网络的弊端也是明显的,有很大的未成年人因为迷恋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导致荒废了学业,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有的人说:关于网络的利弊应该分开看待,网络有利也有弊,网络提高了工作效率是利,网络上的不良信息是弊,网络的运用应该趋利避害。在学生的讨论中就可以解决一部分的课堂问题,这对教学效率的提高很有好处,同时学生对课堂讨论的兴趣是高涨的,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加强教师点评促进有效教学
  当前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主张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这样的教学理念是正确的,但在实行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遇到了一些问题。主要的问题有学生可能无法把握课堂学习的重点,也可能因为课堂上有较难的知识,学生无法有效的解决,这就需要教师对课堂知识进行点评,以使学生可以高效的学习课堂知识。
  例如,在《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对课堂的重点知识进行点评,以使学生可以全面的理解本课的内容。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本课的学习讲述了各行各业都有规则可依,对初中生而言也是有规则的,也需要遵守规则,社会规则是社会的秩序,正是因为社会具有规则才使得社会具有秩序,遵守规则就是遵守社会秩序。在一节课的末尾教师应该对学生点评一节课的重点知识,这样才能促进道德与法治的有效教学。
  四、加强实践活动促进有效教学
  提高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率不一定是课堂的教学,通过实践活动也可以促进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很贴近实际生活的课程,这就给教师开展实践活动教学提供了可能性。道德与法治的课程书本知识偏向于理论,但很多的初中生并不喜欢纯粹知识性的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加入实践活动就可以有效的促进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教师可以开展一些贴近课本内容也贴近学生生活的实践活动,以调动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积极性,以提高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课本中有《社会生活讲道德》这一课的内容,在这课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运用实践活动。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文明交际的实践活动,在这项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以练习在日常生活中的文明用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还不能做到事事都文明在先,甚至一些学生的文明意识都是缺乏的,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受文明用语,可以使学生受到感染,可以使学生树立起文明讲礼的优良意识。很多的教学实践经验表明,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加入实践活动,可以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的有效教学。
  总而言之,面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需要教师加强课前预习使学生熟悉课本,这是有效教学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引进新型的教学方法,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充分的运用实践活动,以实践活动促进教学效率实现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陈中华. 初中思想品德情境教学中有效教学情境浅析[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8,(007):88-90.
  [2]黄升阳.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002):22-23.
  [3]丁祁芳. 农村初中如何提高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的有效研究[J]. 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8,(007):148.
其他文献
摘要:物理是一门与生活十分接近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很多初中生都认为物理这门课程比较难学,所以对物理的学习充满了恐惧感和排斥感,直接影响了物理教学的质量和教学的效率。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育工作者,应当重视这一现象,并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之下,为学生积极地构建初中物理的高效课堂。接下来笔者将和大家共同探讨,如何进行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希望本研究能够给大家带来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与相关要求,结合教学实践对现象与过程可视化的实验设计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中化学;现象与过程可视化;实验探究  通过改变观察方式,呈现出清晰的化学反应过程,在细微的实验细节中感受真實且又丰富的化学内涵,最终获得感性经验,这便是化学实验现象与过程可视化方法的应用目的。  一、现象与过程可视化实验设计特征  1、实验原理与学生认知相符  实验原理是化学实验教学中的重要
期刊
摘要:在新时代的教学背景之下,对于小学英语教学的标准越来越高。在小学英语课程之中,学生不仅要从课本中学习到丰富的英语知识,掌握一定的英语运用技能。还要通过英语学习来丰富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培养自身正确的价值观。在英语的语言教学之中,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汲取其中的精华内容,渗透德育教学,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  关键词:小学英语;班主任管理;德育教学  一、钻研教材寻找德育教育的落脚点  小学阶段
期刊
摘要:由于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思考能力和分析探究的能力,所以教师为了让学生在物理教学课堂上能够更好地把教学实际和生活相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并且促使学生的学生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合作学习在课堂当中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合作学习对于高中物理的教学课堂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其不但能够大大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和概念。本文简要探讨了在高中物理教学课堂
期刊
摘要: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的语言,在社会生活中逐渐成为不可缺少的工具。在教育领域中,英语课程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需要初步具备英语听、说、读、写等基本的能力。然而,当前小学生“说”的能力普遍较弱,虽然记住了很多词汇和语法,但难以灵活自如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语能力成为英语教师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针对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提出一些教学策略,以期提升小
期刊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体的速度变化是有快慢之分的,理解加速度的含义及物理意义。2.知道加速度定义和计算公式并能具体运用,明确加速度是矢量和加速度的单位。3、能区分加速度、速度、速度变化量和速度变化率。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的变化率三者的分析比较,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加速度概念的得出过程,
期刊
摘要: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与完善的大环境下,如何在科学、高效的教学管理工作引领下有效调动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保证教学质量就成为教育工作者所重点关注的问题,就此,本文主要从问题导入、信息技术、生活情境、合作学习几方面入手,简要探析新时期初中教学方式的优化与创新。  关键词:课程改革 初中 教学方式  在新课程改革和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与指导之下,不仅对学科教材内容进行了调整,我们的教学方式也随之进行了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方面的有效应用要支持高中化学自主研究活动;要创设信息技术下的高中化学探究教学模式;要实现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整合;要实现便利化融合,提供更多的快捷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让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性。本文结合高中化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探索了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措施,在分析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案例
期刊
摘要:写作水平是衡量语文素养的标准之一,然而小学中段的学生识字量有限,平时接触的文本以绘画形式居多,倘若让他们自己独立创作一篇佳作,可能有难度。而仿写仍然是学生学习各种写作方法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处于写作起步阶段的中年级,有效地进行仿写练习,不但能减缓学生写作的难度,同时能增加学生习作的自信。它是中年级学生从阅读写话到独立写作的桥梁。为了易于教师的操作,利于学生思想、文字自由驰骋,我们可以借用课内的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以小学体育的德育渗透教育为中心,通过分析现阶段小学体育课中的德育问题,尝试提出几方面在小学体育中完成德育目的的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小学体育;德育;渗透  一、前言  我们正处在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21世纪,时代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对当今的莘莘学子而言,体育教育是他们接受的学校教育中一项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新教育大纲规定,小学体育教学的三项基本任务是:(1)全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