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和谐校园构建中抓好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思考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n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的重大战略任务和不懈奋斗的目标,和谐校园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为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视诚信道德建设、加强感恩方面的品德教育三方面对和谐校园构建中抓好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和谐校园;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9-00-02
  
  在我国高校对青年学生的管理与培养中,思想政治工作历来就是重要的管理手段之一。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问题。同时,对个体而言,思想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动。思想问题解决了,事情就好办了。首先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当作构建和谐校园的先行官,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内在要求。
  一、抓好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关键所在。抓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要求,要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立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现实状况,着眼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战略大计,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指向性。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生不仅要大力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种种复杂情况,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念,明辨是非、美丑、善恶,对他们的成人成才至关重要。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由于人们受教育程度、文化修养、思想修养的不同以及其他原因,在我国社会中客观存在不同层次的道德境界,其中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道德境界、先公后私的社会主义道德境界、公私兼顾追求个人正当利益的基本道德境界等等,都为现阶段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所认可。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有较高文化素养的群体,不但应当提高德行修炼的自觉性,而且应当努力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但这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我们不但要有战略的长远的思考,更要有立足现实的扎扎实实的举措。“点滴小事”同样维系荣辱观。做好道德文章,必须从身边事破题;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以善小而不为,却以恶小而为之,踌躇满志,却不屑于扫一屋。这不仅是少数大学生价值取向的严重偏斜和健全人格的重大缺失,而且会对整个青年一代的道德认同、德行修炼产生极其不良的负面影响。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我们应当十分重视引导和教育学生摆正“小”和“大”的关系。
  (二)加強诚信道德建设
  诚信是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要求,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是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之本。大学生作为国民中的优秀分子,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否具备诚信的品德是事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顺利推进的重大问题,是摆在我们高校德育工作者面前的现实任务。
  当前,尽管各大高校历来把诚信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中心,然而屡禁不止的考试作弊、恶意拖欠助学贷款、假文凭、假学术等现象仍呈增长趋势,这不但凸显了部分大学生存在诚信危机的客观事实,同时也为高校的诚信教育拉响警钟。高校诚信教育的效果不佳、大学生出现诚信危机,呼吁高校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时,需建构起完善而行之有效的诚信道德建设体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建构起完善而行之有效的诚信道德建设体系是时代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任务,也是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时期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工程。
  大学的教育应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认知(学习)。大学生涉世不深,对于信用和诚信的认识不清,如果再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和正确引导,就很容易被不良的社会现象误导,同时他们又还没有通过足够丰富生活的阅历来体验道德素养对一个人的生存所发挥的重大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对道德失范所带来的后果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因此,加强大学生的诚信道德建设,我们呼唤建立规范、科学、操作性强的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
  总之,高校的诚信教育的效果是事关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兴旺发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的大事,是事关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学生的前途与命运的根本任务。我们全体高校教育工作者都应该重视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并积极探索诚信教育的新方法、新举措,真正培养出新一代诚实守信、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共创新时期健康文明的和谐校园。
  (三)加强感恩方面的品德教育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感恩教育作为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和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对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品味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但由于诸多原因,不少大学生还缺乏感恩之心。
  中央电视台2002年5月30日的“聊天”节目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农民陈帮顺有三个儿子,只有大儿子小良考上了大学。为了供小良完成学业,年近50的陈帮顺和病弱的老伴不得不卖血换钱,连续6年,卖出的血量能装满两个汽油桶。然而,明知父母艰辛的小良自读大学后6年都没回家,整日沉迷于网吧,荒废了学业,直到被学校退学。当节目现场陈帮顺含泪呼唤时,满座学子无不为之动容,而作为当事人的小良竟然对事后千辛万苦找到他的央视记者说:“我爸在电视台这么说我,他有病,他是一个残酷无情的人……”
  听到这些事,我们为人类感情世界中最美好的东西的流失而悲哀,他们怎么会这样冷酷无情?怎么连最起码的感恩都不懂?这一切引起我们反思:感恩教育刻不容缓,否则有许多青少年将不会做人,不会塑造完美的人生,也不会将孝心留给父母,把关心留给他人,把爱心献给社会,把忠心留给祖国,把信心留给自己。
  针对高校大学生感恩状况的不足,我们必须以充分的重视,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强感恩教育,深化学生对感恩的认识,纠正感恩认识中的误区,使学将感恩之心化成学习的动力和提高自身道德品质内在要求,全面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1、要经常组织学生学习感恩的思想。要努力挖掘古今中外名人有关感恩的嘉言懿行,学习革命前辈、英雄模范、普通百姓的感人事迹,抓住学生身边的好人好事,以及搜寻益智育德的成语典故、寓言童话、歌曲、影视等,使这些感恩教育的丰富资源成为生动的教材。
  2、要以活动为载体。学校要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有益的感恩实践活动,例如:社区服务、义务劳动、献爱心、送温暖、送凉爽活动;搞社会调查,写报告、体会;写祝贺信、感恩信;每逢重大节假日开展慰问活动,对灾难及突发事件开展捐款捐物活动。学生从活动中体验感恩、实践感恩,在现实行动中把感恩意识和个人的情感、意志、知觉等交融在一起,进而在这种交融和行为表现中丰富、发展感恩品质,最终在现实生活中实践感恩教育。
  3、家庭社会积极参与。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还意味着道德教育要溢出现代学校教育体系而向整个社会生活回归。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学生成长的环境,无论哪一个环节的教育不当或缺失都可能造成學生人格的不健全。家长要从细微之处引导他们懂得感恩报恩;社会要倡导正义,弘扬正气,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以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抓好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要注意的问题
  (一)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的创新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化被动为主动,把对学生的控制、约束性管理转变为以发展、引导和教育为主的管理;在教育中要尊重学生的合法权益与合理要求,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重视学生的合理化建议;要加强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鼓励学生把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与学校、社会的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树立主人翁意识;要培养学生关心学校、热爱学校的意识和行为,从而在校园内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蓬勃的奋进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二)注重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素质建设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为大学生的引导者、教育者,要不断提高师德和业务水平,要爱岗敬业、乐观向上,以自己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影响学生,为学生做好表率;在日常工作中,应从细微入手,为学生营造温馨的学习、生活环境,要关心学生的成长,善于发现和鼓励学生的进步,让学生感觉到时刻有人在关心爱护自己。此外,在以学生为本的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要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本,从而确保教育生态系统的真正和谐。高等院校要积极采取措施、创造条件,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培训进修、学历教育和政治上发展的机会,以激励专职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修养,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征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新途径,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求真进取,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环境
  建设和谐校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在强调和发挥其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同时,不断拓宽内涵,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相适应。
  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完善,将和谐发展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以“两课”教学为主渠道,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以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教育为主要内容。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新特征和新要求,所以将和谐发展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对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有益补充和完善。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把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其重要目标,并纳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体规划中,从而在高校深入开展和谐发展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和谐发展的思想观念,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增添新力量。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省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R].2005-02-19.
  [2]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
  [3]敬海波.充分发挥大学生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主体作用[J].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
  [4]肖萍.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中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6.
  [5]李辽宁.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6]毕红梅.全球化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7]何汉耀.和谐校园建设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
其他文献
摘要: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在取得巨大的物质发展成就的同时,也在深刻的影响着中国社会深层次的变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三十年来与多元经济构成相适应的多元社会阶层构成也在深化演变着。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的中国,城市社会内部发展的不均衡和社会断层的扩大,以及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的拉大,使社会运行面临潜在的整体风险。而信任风险成为解决问题的一个基本路径。  关键词:信任风险;阶层变迁;阶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事件的不断上升,但审判中未成年的权利却得不到很好的保护,笔者就针对未成年人审判程序的立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立法现状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9-00-01    一、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的立法现状及问题  (一)立法现状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审判程序刑事诉
期刊
摘要:“现代化”是18世纪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出现的一个新名词,是由工业化主导的新的社会形态。19世纪后,对“现代化”的描述,逐渐由原来的文字性解释向数值量化转变,建立现代化指标体系成为对“现代化”水平衡量的主要方法,本文尝试从现代化衡量指标的研究演变过程中来探讨关于“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和特点。  关键词:现代化;现代化指标;可持续增长;发展  中图分类号:T-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期刊
摘要: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二者紧密关聯,政治参与既可以带来政治稳定,又可以带来政治不稳定。在我国现代化转型期,政治参与中影响政治稳定的问题日益突出。我们只有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改革、完善政治参与机制,多角度地影响日益增长的政治参与心理,才能创设稳定安宁的政治环境,保证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的稳步有序。  关键词:现代化转型;政治参与;政治稳定;社会心理  中图分类号:D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期刊
摘要:《侵权责任法》出台之后,学界,司法界对八十七条的规定褒贬不一。侵权人不明时的高空抛物侵权,要求不能证明自己不是具体侵权人的住户承担连带责任的制度,违反了侵权责任构成要件,有违正义价值理论。  关键词:高空抛物;侵权责任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9-00-01    一、对高空抛物侵权责任有关理论的分析  (一)高空抛物侵权不同于物件侵
期刊
摘要:良心作为一种道德现象,早已在中外哲学史和伦理学史上引为关注的问题,同时,也一直是个争论未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良心的本质。良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礎;培育良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发挥良心作用,是实现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良心本质;道德现象;良心缺失;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B-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9-00-02    一 、良心
期刊
摘要:汉字是表意文字,反映了其所处时代的文化现象。本文从《说文解字·糸部》来管窥中国古代文化,从汉字文化学的微观角度解析糸部诸字,将其作为文化的载体来审视糸部字中所反映的古代文化信息,从而揭示《说文解字》一书的汉字文化学价值。  关键词:《说文解字》;糸部;中国古代文化  中图分类号:G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9-0-02    《说文解字》作为我国的第一
期刊
摘要:根据评价理论,本文试图对奥巴马宣布拉登之死的演讲进行积极话语分析,通过对态度、介入和级差资源的考察,本文总结了该演讲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积极话语分析;评价系统;演讲  中图分类号:D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9-0-02    一、背景  积极话语分析是在批评性话语分析的基础上产生的。它由Martin提出,他(2003/2007)指出语言分析的对象
期刊
摘要::围绕“对话”这个概念,前苏联美学家巴赫金建构了被称为“对话主义”的对话理论,在语言学转向和文学批评“由内而外”转型的大趋势中,找到了一个“兼顾内外”的研究方向。虽然,巴赫金的“对话”有着乌托邦式色彩,但其理论价值不容质疑。在后现代阶段,对话以杂语或杂语沟通的形式复活,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关键词:对话;对话性;巴赫金;对话理论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期刊
摘要:在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下,石头的天然亘古和粗糙坚固的自然特点,被赋予灵性和道德理想性文化特征。通过对石意象的解析,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中国国民的情感特征和传统文化的底蕴。  关键词:石头;意象特征;文化解析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9-0-01    石头,是天地间常见的一种事物。由于其独特的性质,它受到文人雅士和平民百姓共同的喜爱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