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水雾粒径对管内瓦斯爆炸特性的影响机理研究

来源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讨不同粒径细水雾对管内瓦斯爆炸特性的影响机理,采用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μm粒径的细水雾对瓦斯爆炸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能够有效降低爆炸时的火焰温度、火焰传播速度和最大超压值,但45μm和160μm粒径的细水雾对管道内瓦斯爆炸却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其原因是:小粒径细水雾在火焰锋面能够完全蒸发,蒸发时产生的吸热阻氧效应使燃烧反应速率降低,从而起到抑制瓦斯爆炸的作用;大粒径水雾在火焰锋面无法完全汽化,在流场中引起湍流增强效应,使爆炸强度增强.研究结果对细水雾抑爆系统的设计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其他文献
利用漆酶(laccase)处理染料废水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以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和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的发酵液为试验材料,通过硫酸铵沉淀、离子交换层析和超滤等方法,对发酵液中的漆酶进行了初步的分离纯化,然后分别研究了两种初提纯漆酶及其与小分子介体组成的漆酶介体系统(laccase-mediator system,LMS)对12种常用染料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猴头菌的初提纯漆酶对甲基红、铬黑T、孔雀绿和活性蓝R都具有很好的降解效果,反应24h后,降解率
以白腐真菌模式菌株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为研究对象,探讨培养条件、重金属和芳香族化合物对产漆酶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漆酶对刚果红的降解效果.结果
利用组织分离从未成熟有机蓝莓的表皮中分离出菌株G14,根据其菌落形态、ITS序列对比及系统发育树的分析,鉴定菌株G14为一株烟管孔菌Bjerkandera adusta。菌株G14可以分泌漆酶(laccase,Lac)、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gnin peroxidase,Li P)和锰过氧化物酶(manganese peroxidase,MnP)3种木质素降解酶,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活性较高的MnP进行发酵条件优化,同时检测B.adusta G14所产MnP粗酶液对5种染料的脱色能力。结果表明,B.a
研究了不同剂量(100、200和400μg/mL)的牛樟芝粗多糖(CP)和醇提物后的水提物(WEE)对酒精诱导的HepG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各剂量组的CP和200、400μg/mL的WEE均能极显著提高HepG2细胞的细胞活力。100μg/mL的CP和WEE均能极显著降低细胞培养液的ALT水平;200和400μg/mL的CP和WEE均能显著降低细胞培养液的ALT、AST水平,同时提高胞内的CAT活力;200和400μg/mL的WEE及400μg/mL CP能明显提高胞内的
为了研究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沿空掘巷小煤柱合理留设宽度,以麻家梁矿14203-1胶带运输巷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研究,得到麻家梁矿14204采空区稳定后侧向支承应力
为提高北五味子内生生防真菌WG9发酵液对褐斑病病原菌的抑菌率,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法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首先采用单因素实验,以发酵时间(h)、发酵温度(℃)、摇床转速(r/min)及初始pH为考察指标,测定对病原菌的抑菌率及生防真菌WG9的菌丝体生物量,以获取单因素实验的最优值,然后使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及响应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得出的最佳发酵工艺为:发酵时间127.2h(5.2d),发酵温度25.09℃,摇床转速121.49r/min,初始pH6.25,该条件下发酵液抑菌率可达51
羧甲基茯苓多糖carboxymethyl-pachymaran (CMP)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活性,传统方法使用两步工序在醇相体系中制得,有机溶剂消耗大、成本高.本研究报道一种新制备方法,将提取茯
猴头菌新品种'川猴菇1号'是从黑龙江海林市采集到的野生猴头菌(HT2000)经系统选育而成,适宜四川省凉山州地区及类似生态区域栽培.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0-25℃,出菇最适温度1
为研究黄陇煤田低阶煤甲烷解吸滞后规律并定量评价解吸滞后,采集郭家河井田3号煤层煤样(GJH3)、大佛寺井田4号煤层煤样(DFS4)与黄陵二矿井田2号煤层煤样(HL2),采用液氮吸附与
为了研究煤岩组合体中煤厚对其破裂过程声发射特征的影响规律,以神东矿区布尔台煤矿基本顶粉砂岩和煤岩组合体试样为研究对象,采用DS5-8 b声发射监测系统对粉砂岩及煤岩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