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阳县民族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纪实

来源 :今日民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8728895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阳县民族小学建于1997年8月,学校占地面积16亩,现有教职工46名,16个班级,在校生617人,由哈尼、彝、壮、苗、傣、瑶、汉7种民族组成。2001年11月,被列为县民族团结示范学校,在民族团结教育方面作了积极探索。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学校领导从事关国家安全、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成立以校长为核心的民族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在全校师生员工中广泛深入地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宣传教育,加强“三个离不开”的宣传教育。要求全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的生活习性。同时,在学生中开展“六爱三尊”活动(即爱党、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爱父母、爱自己,尊重师长、尊重同学、尊重民族习惯)和“五个一活动”(即要求学生会说一句民族语言、会画一幅少数民族题材的画、会唱一首民族歌曲、会跳一个民族舞蹈、会讲一个民族故事)。学校把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纳入双周星期二下午4:30至5:30的活动课,聘任各班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为辅导教师,在活动课中开展体育、音乐、舞蹈、美术、语文、数学等15个兴趣小组活动。每学期开设9个课时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课,做到了“教材、教师、课时”三落实。每学期出3期宣传民族政策和民族常识的黑板报。“红领巾”广播站每周一广播一次民族团结教育知识。
  
  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学校结合实际,在授课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绘画、手工、讲故事、民族知识竞赛、民族知识讲座、民族歌舞表演、演讲、运动会等活动,进行民族团结教育。要求学生不说不利于团结的话,不做不利于团结的事,自觉培养诚恳待人的优良品质,做团结的模范。通过长期开展活动,各民族学生感情融洽,同学们在学习上互相帮助,生活上互相关心,十分友好。同学之间掀起了互相学习语言、舞蹈、歌曲、器乐、绘画、交流民族风俗礼仪等活动的高潮。为使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有广度、有深度,更富有实效性,师生们还利用寒暑假、节日参加社会文艺演出。如:每年元旦都举行迎新年文艺晚会,参加傣族的泼水节开幕式,“五·四”青年节文艺汇演,“六·一”国际儿童节文艺汇演,等等,使学生从小就树立各民族大统一的国家意识和民族精神,从而做到知我中华,爱我中华。
  
  活动成效显著
  
  元阳县民族小学被列为民族团结示范学校以来,经过全校师生和社会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各方面都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是校园绿化、美化工作成绩显著。学校先后被评为“元阳县甲级卫生单位”,被列为“元阳县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元阳县民族团结示范学校”。二是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在2002年、2003年初考中成绩居全县第一。2003年罗婷同学以197.5分的成绩名列全县第一。由于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突出,学校被评为“州级文明学校”、云南省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云南省教育系统德育工作、云南省民族团结教育等先进集体;少先队大队被评为红河州优秀少先队组织和红河州“雏鹰大队”。
其他文献
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员工的满意度问题已成为影响公司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如何提高企业内部员工的满意度已经逐渐成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比较重要的议程。本文通过对一
目的:探讨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症状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在121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非手术治疗39例,急诊手术治疗82例,入院7天以后仍昏迷或有神经功能缺失者,除外颅内
思茅市地处云南西南边陲,全市有36个少数民族,世代居住在这里的有14个,主要是哈尼族、彝族、傣族、拉祜族、佤族、布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人口150余万,占全市总人口的60%;有
勐准村位于临沧市临翔区博尚镇西北3公里,距临沧市22公里,紧邻临沧机场,是一个傣族、拉祜族、汉族杂居的民族村.自2003年被确定为民族团结示范点以来,勐准村坚持"党政重视、
通过对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集中供热网运行情况的分析,总结多年区域锅炉房运行管理的经验,对小区供热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分析,对循环泵及其补水泵的选择,换热器的选择,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