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类型与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关联性设计研究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chen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载体,商业综合体的空间可持续发展设计也随着商业定位类型的细分而日益完善升级。在该领域,我国相较其他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且关于商业综合体空间可持续发展设计的切入点多从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的角度来阐述。文章在扎实清晰的理论基础上对无锡这座江南经济发展前沿的城市商业综合体进行研究,从商业综合体的定位类型着手,阐述其相关概念和特征,对商业综合体空间可持续发展设计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总结出具体的可持续发展设计手法,创造出完善的商业综合体可持续发展环境空间。
  关键词:定位类型;可持续发展;关联性研究;商业综合体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低碳理念的商业综合体室内设计与研究——以无锡地区为例”(2018SJA082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为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载体,商业综合体的空间可持续发展设计也随着商业定位类型的细分而日益完善升级。在该领域,我国相较其他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且关于商业综合体空间可持续发展设计的切入点多从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的角度来阐述,在空间可持续发展设计的领域研究不足。
  商业综合体空间可持续发展设计不仅是满足社会人群对消费主体空间的物理环境设计,更是对消费附属空间的物理环境设计规划。可持续发展空间环境随消费者行为的日益丰富而向更高层次延展,更能推动整个城市公共空间形态的可持续发展。这些发展要求设计师关注经济发展规律,把握绿色设计脉搏,使综合体空间设计更符合城市的高效持续发展。
  一、商业综合体的空间类型与功能定位
  (一)围聚型综合体
  围聚型综合体的空间特征可以表述为环绕一个主旨空间或中庭,次要空间或附属空间围聚在其周围。主旨空间的展现形式,因为其空间特征的明确,例如大型中庭共享空间、综合景观空间以及综合体顶部的天然采光天棚等,会有极强的导向性,购物人流会不自觉地被引导进入此空间,构成整个空间节奏的高潮部分。例如,位于无锡CBD的恒隆广场便是围聚型综合体中的空间典范,其功能构成以高端购物、高级餐饮文娱及高端写字楼为主。
  (二)连线型综合体
  连线型综合体的空间特征可以表述为通过一条线性空间进行联结,把线性空间前后周边的各类商业空间一一联结成型。这条线性空间表达为线的各种形式,如直、曲、折,同时也是一条景观通道,形式多样。这类综合体空间层次分明、道路人流明确、空间通透,使购物者在其中可以得到较为轻松愉悦的消费选择。例如,位于老城区中心的东方广场就是此类型综合体的典型代表,整个广场由一条位于三层的景观通道联结而成,把A座与B座两个主体相连,同时贯穿整个空间,以购物、餐饮为主体的业态构成被明确演绎。
  (三)辐射型综合体
  辐射型综合体,顾名思义,以一个中心点向四周空间延展,在向四周展开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一种有序、向心的空间特征。当辐射长度较短时,其四周会有相对围聚的空间构成,当辐射长度较长时,其路线周边空间的线性特征会比较突出。位于城市副中心的荟聚广场是无锡此类综合体的最佳演绎,其四条辐射线性空间形成了规律、有秩序感的购物体验,每个辐射线性都有明确的消费路径、人流通道,指向各类商品集中区域、不同娱乐空间、地鐵出入口、地上地下停车场或人行天桥。大型的北欧家居卖场、日用百货和娱乐餐饮空间形成城市周边的生活配套设施中心,符合新城综合体的功能结构体系。
  (四)方正型综合体
  这类综合体空间应该是整个城市中呈现率最高的建筑空间形制。规整、纵横交错是它的空间特征,空间重点一般被设置在综合体的前端处,功能性和展示性兼具。空间按照垂直或水平的空间结构横向分布,虽然少了空间的节奏感和灵动感,但稳定性和简洁性的空间特征依然会是很多传统购物理念消费者或教育机构类综合体的首选。位于胜利门区域的茂业天地就是这类以教育培训为主,兼具娱乐、餐饮、购物等空间的方正型综合体。
  二、商业综合体主体空间各界面的可持续设计
  商业综合体业态组合的持续调整和消费者对综合体需求的多元化,带动其空间各个界面设计不断突破,从单一的空间规划到关注综合体的可持续发展的关联性设计,强调了商品、消费者与空间之间的有效联结以及节能、低碳、环保等具体措施。
  (一)地面设计与可持续要点
  对于综合体地面环境来说,这是每个购物者都要亲密接触的界面,在界面中材质、造型、色彩都会影响整体空间环境的塑造。材质的选择可以界定区域空间的定位和格局,例如,在珠宝零售区域空间铺设地毯,会提升整个销售空间的价值感和舒适度,营造高品质售卖环境,从而提高销售业绩。对于体育服饰配件类商品零售区域地面材质选用木质强化地板或防滑软胶铺地会更符合此类商品的特性,营造出运动现场感,在试穿环节也能更好地体验,帮助消费者做出选择。沉降或突起的地面造型在展示商品、营造氛围上有突出的功效。总体而言,沉降类的地面包裹性较强,适合营造小空间氛围,搭配展台、展架和装饰陈设,极好地烘托了所展示销售品的内涵,在表现商品附加值方面有清晰的诠释。色彩的表达在地面上显得更为直接,色彩的导向性、情绪引领、风格感都是其他手法所无法比拟的。单纯的色彩整体定位感较强,可以结合较为稳定、安静的商品和区域空间,多色彩的呈现方式更适合面向年轻消费群体的购物空间。
  可持续发展与地面环境的关联性很密切。在材质的选用上,如果选用地板铺面,可选用强化地板或实木复合类地板,既有很强的耐磨性,同时也可以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适度地选用织物类的地面铺设材料,有很好的保温、吸音功效,可以有效地降低区域空间的能源消耗。地面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起人们产生冷暖的心理反应,利用这一特质也可以进行空间能耗的调整。
  (二)顶面设计与可持续要点
  顶面环境是消费者常常容易忽视的一部分,但从设计上来说,它却是整体空间风格和氛围营造的基本。整个室内空间的照明绝大部分都处在顶部,天然采光与人工照明共同作用,天然采光来自综合体顶部的采光天棚,造型各异,一般围绕中庭和共享空间进行设置。人工照明的空间运用更加多样,灯具种类的选择直接影响照射的方式,如点光源照明、散光源照明、定点照明、转向照明等。同时灯具的造型、色彩、材质又必须与所在区域空间商品特性相吻合,达到最佳表现状态。   顶面材料的可持续要点也以照明为主,无论是天然采光还是人工照明都可以通过设计以及合理的设备,大大降低由于照明产生的能源消耗。天然采光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最节能环保的照明方式,通过专业装置的设计和安装,可以科学地调整天然采光的角度与照度,达到最佳照射效果。人工照明必须消耗一定的电能,但如果选择好适合的照明灯具、做好照明设计规划,可以取得低能耗、高表现的光照效果,这也是可持续设计的魅力所在。
  (三)立面设计与可持续要点
  立面环境表达的多样性应该排在界面设计的首位。它不仅承担着分隔空间、塑造室内、表达主题的功能,同时起到引导消费、提高购买力的作用。所有一切能够运用的手段、新材料、新技术都可以来进行立面环境的塑造,以满足越来越复杂多元的消费诉求。推陈出新在这里有了更为广阔的施展空间,而人性化的界面表达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综合体立面的表现形式纷繁复杂,手法多样,所以立面设计可持续要点会更多元化。其中目前正在广泛探索使用阶段的就是综合体立面节能的智能万物互联设计,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传感器,在能耗设备与立面设计之间架起一座快速反应的桥梁。立面的风力、温度、湿度等从传感器传入数据运算端,再由運算端给出指令,控制区域空间的能耗输出,以达到节能环保的功效。从实践情况来看,节能率可以达到年均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八之间,为综合体的可持续发展指出了一片新的领域。
  三、商业综合体附属空间的可持续设计
  (一)中庭与共享空间的可持续设计
  中庭和共享空间是除了消费区域以外,综合体中消费者停留时间最长、人数最多的空间。人们在这里感受综合体的整体氛围、消费卖点、各类季节性的活动展演。良好的绿化、水体、附属设施可以使其更具定位类型特色,也可以使可持续发展的亮点在此得到呈现。
  在中庭与共享空间放置盆栽、花艺不仅可以使空间得到自然植被的点缀,同时它们进行的光合作用会产生阳离子等有益物质,利用蒸腾作用和光合效应进行保温、保湿,调节室内消费者的体感。水体也是中庭和共享空间中的设计元素,它不仅可以带来自然动听的流水音效,还可以增加中庭景观的层次感。同时它也利用自己的蒸发换热功效和热容的特点来调节湿热环境。
  (二)废水、废气、废弃物管理的可持续设计
  附属空间的废水排放设计传统做法是将废水统一排放、沉淀,并适当二次利用。而最新的可持续设计方法是将排水管铺设在楼层面板之上,再覆盖上楼面装饰层,起到隔音功效,使由于排水引起的噪音降到了最低,同时又起到了保温的效能。
  废气的设备与管线管理都在附属空间。由于管线的错综复杂,使管理难度呈几何级数增加,所以首先要做到管线与设备排布的合理性,同时预留相应空间,为后续发展提供空间。设备间和管线井向外开门,准确定位使用空间的角度和网络化配置。
  统一管理废弃物的有效可持续做法是设置指引牌,放置废物投放空间,并按照它们的性质、材料分门别类。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综合体还具有简易废弃物分解功能,大大缩短环保的时间成本,为探索深化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四、结语
  城市综合体的可持续发展在一定层面上也是城市公共空间形态的前进方向。文章从四种基本定位类型的商业综合体着手,阐述和总结了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关联性设计研究。其中以主体空间界面和附属空间设施两个方面就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设计手法进行剖析,结合当前最新的可持续发展技术与理念,指明无锡地区综合体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为未来综合体智能化关联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简介:
  高亚峰,硕士,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室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
  邓学华,硕士,无锡太湖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  彭晓飞,硕士,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系讲师。研究方向:數字媒体艺术。
期刊
作者简介:   周伟,重庆幼儿师范高等專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油画 、学前美术。
期刊
摘 要:历史文化景观是人与自然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在时空变化中层层积淀所形成的。南京历史文化景观遗产不仅数量众多,类型丰富,而且历史文化发展脉络清晰,地域特色鲜明。文章通过对南京历史文化景观遗产的分析和梳理,发现其具有山水城林的大尺度空间格局、环套结构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和历史文化景观遗产的空间关联三个方面的空间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建构遗产物质空间的结构关联、整合接续遗产的历史信息和勾勒区域文化
期刊
作者單位:   长春工程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公共艺术系
期刊
摘 要:在提倡和重视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历史街区的文化观光和体验旅游备受瞩目。文章以泉州西街为例,应用魅力工学之评价构造法探讨消费者对于西街的认知与偏好,并分析西街的魅力属性,归纳出西街的魅力因素主要包含地域环境、建筑外观、建筑材料、空间氛围感知、室内规划等五大方面,同时提取出其具体事项的特征与情感因子。研究结果可作为后续西街文化空间设计师或经营者加强与改善经营模式的参考依据,吸引游客观光,提
期刊
作者简介:   周靖淋,湖南科技大学201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水彩。   全花,湖南科技大学201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油畫。   黄子豪,湖南科技大学201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油画。   戴雪原,湖南科技大学201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油画。
期刊
作者简介:   吳婧,苏州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期刊
作者简介:   秦丽,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傳统艺术时尚化表现研究。
期刊
作者简介:   杨铮,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表现。   基金项目:本作品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生活垃圾治理视角下《旧物改造》社区教育立體教材的开发研究”(2019SJA1205)成果。
期刊
作者单位:   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   本作品获“融出新意 创出未来——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文创设计大赛入围奖。   设计说明:围绕湖州“两山理念”“诗意中国”展开设计,绿水青山产出好茶,让人民自富的同時重要的是保护好绿水青山。基于此核心思想,融入《桃花源记》的相关元素,体现返璞归真、适时淡泊、静归自然之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