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杂交菌株辽香1号的初步鉴定

来源 :微生物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dongthe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申香4号、L26菌株为亲本,利用原生质体单核体杂交技术筛选获得1株高产、高抗、短柄的新菌株—辽香1号(Liao1)。形态学鉴定、拮抗实验、酯酶同工酶实验、ITS序列分析等是较常见且简单实用的菌株鉴定方法。采用上述方法对香菇菌株Liao1进行鉴定,以求得到科学结论,达到进一步推广的目的。结果表明,Liao1属于Lentinus edodes,但有别于其亲本申香4号、L26及其他供试菌株,可以初步认定为新菌株。
其他文献
根据经典微生物划线纯培养方法从湛江一个盐田泥样中分离获得1个嗜盐碱古菌菌株SCSIOCD13,通过形态、细胞化学分类及分子发育等对其进行系统分类鉴定研究。经鉴定该菌细胞球形
从南方酸性水稻土和腐烂秸秆中采集样品,经初筛、复筛获得4株产生明显水解圈且D/d值较大同时传代效果稳定的酸性半纤维素降解细菌。DNS法测定4株细菌半纤维素酶活力,最终结合
通过检测PTN蛋白在肺腺癌患者术前血清标本及相对应的恶性胸水肺腺癌细胞2种不同标本中的表达及对比其表达的差异,探讨其诊断意义。利用Western-blot免疫印迹方法检测50例恶
针对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采用“兴趣培养-参与研究-主持项目-能力形成”递进式教学模式,在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大学生创新实验和毕业论文实验4个阶段进行了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是将理论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桥梁与纽带,它能有效地巩固理论知识,训练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文中介绍和总结
阐述了微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知识竞赛这种新型的考核方式在教学实践中的教学实施与教学效果。这种考核方式的实施,促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加强了学生检索与整理文献的能
常规PCR及RT-PCR已用于对虾DNA及RNA病毒检测,但存在费时、灵敏度较低、不能定量等问题。建立了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及RT-PCR方法,分别用于检测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传染
从甘肃华庆油田污染严重的土壤中采样,通过富集培养、多次筛选分离得到1株优势菌F1。依据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将菌株F1鉴定为白色类诺卡氏菌(Nocardioides albus)。GS
探讨不同维生素对P. y17XL感染BALB/c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将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维生素( V)处理组和对照组。 V处理组小鼠分别经50 mg/kg VA、600 mg/kg VE 或1 g
将单增李斯特菌的多克隆抗体和羊抗鼠IgG(二抗)喷涂于硝酸纤维素膜(NC膜)上分别作为检测线C和质控线T。将单增李斯特菌的单克隆抗体与磁性纳米材料进行化学偶联构建磁性纳米探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