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贵的单纯——艺术美学古今谈》

来源 :全国新书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HOHO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超德 著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2021.4
  128.00元
  李超德
  原苏州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苏州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现任苏州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博物馆馆长,一级学科设计学博士点带头人,江苏省教学名师。主要作品包括《设计美学》《服装评论》《设计的文化立场》《马里兰的夏天》《迁想妙得》等。
  本书作为一本演讲集,囊括了作者16次的讲稿,每一篇均可视为独立的艺术散文。读者可以从书中领略到百年前王国维、梁启超等大师的真知灼见,在大师们的背影中,感受学者所具备的治学风骨、风姿和风范;还可以看到古希腊、古罗马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哲思睿智,是他们在爱琴海边的颔首沉思,奠定了整个西方世界的审美、信仰和思维。
  《高贵的单纯--艺术美学古今谈》
  艺术的起源和人类的起源密切相关,没有人类就没有艺术。我在讲《设计美学》 的时候一直跟同学说:“当原始人拿起一块石头砸向另外一块石头的时候,设计就萌芽了。”
  人类的美术史实际上也是人类文明史的一个侧面。不论是人类学博物馆,还是美术馆,都会收藏、陈列古代的器物,譬如说原始人制作的石器。原始人从打磨石器的过程当中体会到了体积、形式的力量,所以艺术的起源和人类的起源是紧密结合在一块的,也可以说艺術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有人说动物也存在美感,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动物世界》,充满许多拟人化的描述,这误导了我们。其实王朝闻在1984年出版的《美学》一书中已经驳斥了这一点,他认为动物存在的不是美感,是基于声、光、色的动物的性感。我看到王朝闻这本书的时候,不禁会心一笑。他有这样一句话:娇凤鸟长得比麻雀漂亮,麻雀不会因为娇凤鸟长得比麻雀漂亮而拜倒在娇凤鸟的石榴裙下;癞蛤蟆也不会因为青蛙的漂亮而去追求青蛙,这是物种的特性所决定的。这个意思就是讲动物是不存在美感的,美感离开了人,就无所谓美与不美,所以审美和艺术创作活动是人类世界特有的现象,只有人类才有真正反映自身情感的艺术。
  从猿到人的进化,人类的诞生,为艺术的发生提供了基本的条件,人类的整个机体和器官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进化的。眼睛本来是有功利性的,借用一句哲学性的语言:“功利性的消失,非功利性的呈现”,意思是说,人的眼睛最初是很功利的,这个功利是什么?原始人为了捕捉猎物,他需要一双慧眼,他的眼睛显然是非常功利的。而随着人类社会的演变、进化,这种功利性开始慢慢消失,而使得他的眼睛逐渐变成能够欣赏形式美的眼睛。原始人投掷石块的手臂,它有力量,也有功利,这是为了能拿起弓箭、拿起石头来狩猎。但是,现代人的手臂,能够拉小提琴,能够从事绘画创作,从一种纯功利性到非功利性的呈现,它成为能够创造形式、创造美的手。耳朵也一样,传说中有“顺风耳”,耳朵也是很功利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耳朵能够听得很远。但是耳朵不纯粹体现这种功利,现在还能聆听音乐,音乐是心灵的一剂良药。汽车里有汽车里听的音乐,半夜有半夜听的音乐,每个人的生活阅历不一样,审美趣味不一样,他会选择不同的音乐,有人喜欢古典,有人喜欢蓝调。年轻一点儿的人听的可能更加时髦一些,小女孩听“东方神起”,之前我从报纸上看到“东方神起”演唱组要解散了,也挺可惜的,那几个像瓷娃娃一样的男孩也不在一起了,“天下无不散之筵席”。
  欲求、思维、情感、想象和其他人类内心活动,它们与艺术的起源都有很大的关系。当然,与艺术起源相关的观点很多,比方说“理念说”——柏拉图、黑格尔是它的倡导者和引领者;“言志说”——艺术是为了抒发自己的一种志向,尤其是写诗歌。再比方说“模仿”“潜意识”,艺术反映某种潜意识,具有移情一说。又比方说艺术起源的“游戏说”“巫术说”等,艺术的起源有多种多样的说法,我选择其中四种最有代表性的,也是跟我们观点最接近的理论来做阐述。
其他文献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编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20.12  198000.00元/套  本套书是近代中国建筑资料的集成,共200卷,约358个品种,不仅收录了建筑大师的作品,如梁思成的《清式营造则例》《正定古建筑调查纪略》、王国良的《中国长城沿革考》、杨廷宝的《汴郑古建筑游览纪录》、吴柳生的《航空站设计》等众位大师的设计专著和文稿,也收录了近代历史时期的多种建筑期刊,还收录了古建筑修复计划和当时一
期刊
期刊
张怡微 著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21.8  58.00元  张怡微  上海青年作家,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复旦大学创意写作MFA专业硕士导师。主要作品包括《旧日的静定》《新腔》《我自己的陌生人》《樱桃青衣》《家族实验》等。  这是一本个人旨趣鲜明的评论集,从爱情写到生计,从神话中读出世情的隐喻,作者关注的女性、关系(包括友谊、亲情、夫妻关系等)、自我、衰老、日常都成为她解读的切入点,这些角
期刊
期刊
期刊
[日]濑尾麻衣子 著 青青 譯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21.9  49.00元  [日]濑尾麻衣子  日本著名小说家,毕业于大谷大学文学部。从小就有成为老师的梦想,大学毕业后花9年时间成为一名正式的中学国语老师,却于6年后(35岁时)因身体原因辞职。目前已近30部作品,其中已有5部小说被改编为电影。  森宫优子是一个普普通通的17岁女高中生,却有着令人惊异的家庭形态。母亲在她3岁时就去世了,父
期刊
期刊
期刊
张羊羊 著  长江文藝出版社  2021.8  45.00元  张羊羊  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供职于武进图书馆。主要作品包括诗集《马兰谣》《绿手帕》,散文集《庭院》《旧雨》《草木来信》等。  本书是一部写虫子、兽物的作品集。全书选取了52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如羊、狐狸、乌龟、青蛙、蛇、骆驼、野兔、鸽子、蚂蚁、蜗牛等,作者以细腻的笔触为读者再现了一个富有生活气息、诗意空间、本真之心的动物世界。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