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井巷道国内外研究现状

来源 :科技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y1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国外的研究
  原西德、前苏联、波兰、英国、比利时、荷兰和日本等国都对深部开采的巷道矿压及其控制措施进行了大量研究。而尤以较早进入深部开采的原西德和前苏联的研究最为突出。同时,前者也是侧重深井巷道矿压控制实用技术研究的代表,而后者是侧重深井巷道矿压控制理论研究的代表。早在60年代。原西德就己经开始研究800 m~1200 m的深部开采问题。70年代开始研究
  1200 m~1500 m,80年代开始研究1600 m的深部开采问题(原西德将开采深度超过1200 m称为超深开采或大深度开采),井且建立起了集现场实测、模型实验和理论计算于一体的“岩层控制系统”。前苏联紧随其后,己着手研究1000 m~1400 m的深部开采问题。
  从总体工看,国外的研究一方面是将己有的岩石力学与矿山压力成果应用于深部开采,但同时还结合深部开采的特殊性和本国国情对深井巷道矿压控制进行了专门研究。通过现场观测、相似材料模拟实验、计算机数值模拟计算和理论分析等多种手段对深部开采应力、巷道矿压显现规律和深井巷道矿压控制技术等进行了大量研究,获得了大量成果。
  2 国内的研究
  与深部开采的历史和现状相适应,由于我国煤矿进入深部开采较晚,因此与前苏联和德国等相比,我国在深井巷道矿压控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部有较大差距,还没有一套较为系统、完善的深井巷道矿压控制体系。
  可喜的是,虽然我国对于深井巷道矿压控制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这个问题己经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近几年发展较快,己有不少成果公开发表。国内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我国进入深部开采的矿井如开滦赵各庄矿、淮南九龙岗矿、抚顺龙风矿和阜新王家营矿等都建立了适合本矿条件的深井巷道围岩稳定性评价(分类)方案。
  如中国矿业大学与开滦矿务局合作,以“松动圈”为指标,对赵各庄矿深部巷道进行了分类:淮南九龙岗矿以巷道掘出后10 d时两帮相对移近量作为判断巷道稳定性的指标。
  ②各矿都根据本矿的实际确定了合理的巷道位置,井逐步寻求深井巷道的合理支护方式和支护参数,己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③对松动爆破卸压、开槽(缝)卸压和导酮卸压等进行了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相似材料模拟实验和现场工业性试验,取得了预期的卸压效果。
  ④对深井巷道围岩稳定性、深井巷道矿压显现与支护和深井巷道锚明支护机理等进行了理论探讨、实验室试验和现场实践。
  3 深井巷道开采的主要特征
  3.1 巷道变形量大
  深井巷道矿压显现的显著待点之一是巷道开挖就产生大的收敛变形量。这一特点是山深井巷道围岩处于破裂状态和深井巷道围岩有较大的破裂范围决定的。
  国内外深部开采的实践表明,开采深度为800 m~1000 m时,巷道变形量达1000 mm~150 mm甚至更大,与开采深度和岩石力学性质(破裂区厚度)等因素有关。
  3.2 巷道初期变形速度快
  ①巷道围岩破裂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时间过程(此时间过程的长短与围岩破裂范围即破裂区厚度有关)。
  ②深井巷道围岩破裂的发展速度在巷道刚开掘时较快,以后逐渐哀减,自至破裂区完全形成。原因是巷道刚开掘(爆破或机械切削)时。山于应力平衡状态被突然打破,原来山巷道掘进断面轮廓内岩石支撑的工覆岩层重量转加给巷道围岩,在巷道围岩中形成支承压力。深部开采的巨大支承压力与巷道周边处于单向应力状态的巷道围岩强度之间的极大反差很快使巷道周边的围岩遭到破坏,应力继续向巷道围岩深部转移。远离巷道周边,应力状态逐渐改善,围岩强度不断提高,同时。支护也将山于巷道围岩产生的大的变形而逐渐起作用。因此,巷道围岩破裂的发展速度逐渐减小,最后完全停止,达到新的应力平衡状态。
  3.3 地压大
  ①原岩应力大。原岩应力包括自重应力、构造应力以及赋存在岩体中的水和
  瓦斯对岩体的压力等。自重应力随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构造应力实际工是构造残余应力,当开采深度大时,构造应力山于释放困难,残余构造应力大,地下水和瓦斯赋存在岩体中,一般情况下,其赋存量和压力随赋存深度增大而增大。因而,在深矿井开采中原岩应力大。
  ②岩体塑性大。岩石的变形特性与受力状态有关:当侧向压力山零(单向受力)逐渐增加时,岩石的塑性会逐渐增加。在深矿井开采中,山于原岩应力大,主要是侧向应力的增加使岩体的塑性增大。当开采到一定深度时,岩体会进入完全塑性状态。此时,原岩应力为三向等压,即所谓的静水压力状态。
  ③矿山压力显现剧烈。矿山压力显现剧烈是深矿井开采中原岩应力大和岩体塑性大的主要表现。矿山压力显现剧烈表现为:
  3.4 巷道底臌量大
  底臌量大是深井巷道矿压显现的又一个显著特点。而且,从国内外的有关报道看,深部开采的巷道底臌现象具有普遍性。据前苏联对部分深井资料的统计分析:
  ①随开采深度增大,易于产生底臌的巷道比重越来越大;
  ②底臌量及其在顶底板相对移近量中所占的比重随开采深度增大而增大。
  3.5 地温高
  地温是指井下岩层的温度。一般情况下,地温随深度增加而呈线性增加,其增高率用温度梯度(0C/hm,hm=100 m)表示。
  地温决定着井下采掘工作面的环境温度,即矿井温度。在深矿井开采中,矿井温度一般都比较高,会影响人体健康,有时甚至会远高于人体所能承受的最高温度。
  3.6 矿井瓦斯大
  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大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随开采深度增加而增大,其原因是:
  ①一般情况下,煤层埋藏深,煤层瓦斯含量大。
  ②煤炭开采强度随采深增加而增大。
  4 结论
  随着我国煤矿开采规模的扩大,开采深度的逐渐增加,深部开采己经成为煤矿生产的必然过程。深部开采中遇到的矿压、地热、瓦斯等主要技术问题日益增多,对当前的煤矿生产和今后矿井建设的影响日趋严重。因此,如何面对深部开采的复杂地质条件,及时解决深部开采所涉及的技术性问题,从长远看,它将对安全、经济、合理地开发深部煤炭资源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文斌.节理岩体巷道预应力锚杆加固数值模拟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07.
其他文献
本文以宝鸡为例分析了地级城市科技资源共享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揭示了统筹科技资源的路径——搭建公共服务平台,进而分析了公共服务平台的结构,厘清了平台服务供给的
2006年6月27日,建设部建筑市场管理司发出《关于征求(关于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理责任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的函》。经过几个月的收集意见及整理修改,建设部于10月16日以建市[
通过对一起严重缺水引发的锅炉爆炸事故过程的推演,进行原因分析,提出防止锅炉缺水事故的措施和方法。
对培矮64S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分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培矮64S在湛江地区有明显的不育期、育性转换期和可育期;不育期较长且育性稳定,连续不育天数为68d;可育期内自交结实率较高。
配电网作为我国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人们生活水平的质量,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配网供电的可靠性提出了
8月23~24日,由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局、内蒙古体育科学学会联合主办的“2012年科学健身草原行活动——呼和浩特站”、“2012年科学健身志愿服务神州行——内蒙古体育科学学会科学健身活动”分别在呼和浩特市、和林县举行。  内蒙古体育科学学会组织科研人员现场对广大农牧民群众进行了体质测试。测试的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选择反应时、握力、背力、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纵跳、俯卧撑(男)、一分钟仰卧
摘?要 800 M无线调度通信系统在深圳轨道交通运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避免由于现有800 M无线通信通话质量差、操作繁琐等原因造成的列车晚点、故障抢修延时等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基于公众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的无线调度指挥系  统方案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可弥补既有轨道交通无线调度系统的不足,进一步完善运营无线调度指挥通信系统。  关键词 公众通信;无线调度;指挥;方案;研究  中图分类号 TN9
目前建筑公司在做施工专项方案的时候不能全凭工程经验,要真正计算这种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才不易造成工地上潜在的多重安全隐患.针对这种情况,采用计算机进行精确计算并校
触电立即切断电源,用干木棍或其他绝缘物挑开伤者身上的电线,视伤者意识开始心肺复苏或人工呼吸。忌空手或手持非绝缘物去“救”伤者。
科普场馆的建设和管理在我国尚处于兴起和初步发展阶段。科普场馆如何科学管理,以充分发挥其科普教育功能,是业界共同关注的话题。东莞市科学技术博物馆运用平衡计分卡进行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