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 新趋势

来源 :印刷经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k_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3月底,第二份drupa全球趋势报告面世。报告依据2014年10月开展的一项调查编制,旨在全程跟踪记录全球印刷行业到drupa2016印刷展乃至更长远未来的关键经济和市场发展形势。
  本次调查的受访者达1100多名,来自全球各个地区。其中,印刷商810家,大部分来自欧洲(513家);供应商304家,其中194家来自欧洲。需要指出的是,相比去年对印刷供应商提出的问题仅限于一般经济/财务方面,今年调查问卷则单独针对供应商开展了完整的调查,部分问题与对印刷商的调查相同,但也包含一些与其直接相关的更具体问题。
  那么,第二份drupa全球趋势报告究竟传达了哪些信息?
  drupa经济信心晴雨表:今明两年积极经济评估
  drupa团队对印刷企业和供应商询问了两个宽泛问题,即参与者对其企业当前经济状况的乐观程度如何及其对接下来12个月的预期。34%的全球印刷企业专家小组成员表示其2014年的情况良好,仅13%表示较差(净差值21%)。更令人惊奇的是,从全球层面来看,48%的印刷企业专家小组成员预计接下来12个月其经济状况将有所改善,仅7%预计将恶化(净差值41%)。这种乐观预期在大部分地区都存在。
  在终端市场层面,与服务于商业和出版业市场的企业相比,服务于包装业和功能性市场的企业做得更好,这一点几乎在所有地区均适用。
  供应商的形势大致类似。在供应商中,36%表示其企业情况良好,仅17%表示较差(净差值19%)。与印刷企业类似,其对接下来12个月的形势表示乐观。从全球层面来看,51%预计其企业的经济状况将有所改观,仅8%预计将恶化。尽管大家普遍乐观,但从更具体的当前财务表现调查结果来看,并不是没有消极因素。
  供应商比印刷企业的财务状况更显悲观
  调查显示,全球印刷企业的财务健康状况取决于不断上升的利用率,后者抵消了价格和利润率的普遍下滑。印刷企业的价格和利润率下降,但收入仍然随利用率的上升而增加。具体而言,15%的全球印刷企业表示其价格在去年有所上升,38%表示价格有所下降;16%报告其利润率有所上升,43%下降;39%收入呈现增长态势,仅22%下降;印刷机利用率方面,44%(去年为52%)的全球受众表示,本年度利用率有所改善,20%(去年为17%)则表示有所降低。
  各地区供应商的收入表现不一,整体呈现净增长。收入上升的地区为北美洲、亚洲,中/南美洲和非洲均保持不变,中东、欧洲和澳洲/大洋洲均为下降。所有地区中,报告价格下降的调查对象的百分比净差值皆为负数。
  印刷企业经营表现趋势
  传统(非数字)印刷经营方面,在小批量订单的趋势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生产前置时间现在开始趋于稳定,处理的传统工作数量正在减少。这些趋势均为全球趋势,且正出现于所有市场。
  印刷技术组合方面显示出巨大差异,随着高容量卷筒纸胶印设备呈现出缓降态势,单张纸胶印设备开始呈现出轻微的上升态势,而数字单页纸彩色印刷设备则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极为向好的态势。包装行业的柔版印刷持续增长,此外,除欧洲以外,混合技术受到更多青睐。
  尽管数字印刷增长势头不减,但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它只占到营业额的一小部分,印刷企业的大部分现金仍然来源于传统印刷。
  许多行业评论员均积极鼓励印刷企业开展多元化业务,并开发非印刷收入来源。虽然发展较慢,但并没有倒退,全球仅27%的印刷企业的非印刷营业额超过了10%,数字与去年基本相同。
  最近的调查结果显示,网络印刷的影响在不同市场间呈现出较大差异。商业和功能性印刷常采用网络印刷,但很少有印刷企业在这方面的营业收入占较大比例——全球范围内,仅17%的此类设备带来了超过25%的公司营业收入。
  印刷企业和供应商投资计划
  对比去年对实际开支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到,在全球范围内并未完全达到去年的预期。但是,仍然呈现出增加投资的积极趋势。有趣的是对来年的预期,虽然是积极预期,但较为谨慎。
  印刷技术投资方面,去年的调查结果中比较引人注意的是,市场预计数字单页彩色印刷机是所有印刷企业的第一选择,单张纸胶印机是除包装印刷企业(其倾向于柔版印刷)之外的所有其他印刷企业的第二选择。图1与去年的情况类似,尽管单张纸胶印机在全球其他地区比数字单页彩色印刷机要稍微普遍一些。


  印刷企业的市场趋势
  1 .商业市场——不断发展的多元化趋势
  第一份“drupa全球趋势”报告曾提出,很多印刷企业均面临严峻的核心印刷产品需求下降局面,开展新的增值产品和服务势在必行。对比去年,提供额外服务的企业比例尽管没有大幅增长却也较为明显。值得注意的是,北美洲引领步伐,从事这类业务的企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比例。然而,其他某些地区仍然大步落后,例如中东和中/南美洲。这可能反映了地区在使用互联网服务上的差异。
  2.出版市场——数字媒体缓慢而稳定的影响
  出版市场方面,除了印前业务(已极为普遍)之外,地区之间开展的额外业务很是广泛,报告认为这是当地出版供应链差异的具体反映。
  数字媒体对出版印刷缓慢而稳定的影响明显。该结论基于对可变内容、个性化、版本化和在线数字版本增加的分析。这些趋势均未形成主流,但随着所有各要素的逐年小幅增加,正在变得越来越明显。
  3.包装市场——不断增长的增值SKU需求
  对数字印刷包装的需求一直保持温和态势,全球仅23%的包装印刷企业正在积极销售数字印刷,其中极少报告了强劲的需求。但是,从更广泛的范围来看,很明显的一点是,随着多变内容、交互式印刷、个性化和版本化的普遍存在,增值包装元素正在变得越来越普遍。
  由于大部分行业和地区对核心印刷产品的需求仍然保持强劲,因此包装印刷企业多元化的尝试较少也就不足为奇。
  如需详细了解调查结果,drupa专家小组成员可通过drupa网站查看有关数据资料(英文)。
其他文献
在第四届印刷电商年会上,几家有代表性的印刷电商说清楚了自己平台的功能,大家都觉得电子商务这一次要落地了。  虽然平台CE0们说得意气风发,但并不是所有的困惑都得到了满意的答案,还有许多疑问没提出来,等到明年三月电商年会再召开时解决这些疑问是否还来得及?  既不是平台也不是印刷厂,作为旁观者的我为大家整理一下逻辑。  2015年,阳光印网平台上年销售额超500万元的供应商超过了50家。  如果我是印
期刊
今年的印刷电商年会,前有武汉一幅图印链产品发布会,后有小羚羊“印刷全流程智能系统”演示会以及2016印刷电子商务战略精英培训班,可见经过科印传媒4年来不懈努力的推动,中国印刷电商产品和服务已经趋于全面,这或许也是2017年3月“中国印刷电商节”水到渠成的原因之一。  从4年前做印刷电商基本都要自己编软件,到现在众多的印刷电商网站和平台基本上都能做到顺畅下单和运营,中国印刷电商依然在努力探索和寻求突
期刊
尽管印刷商和供应商都处于困难的经济和市场背景下,但二者都对各自的经济前景充满信心。报告显示,2016年,他们将制定积极的策略、继续保持强劲的投资水平,争取更大的成功。  2016年3月,第3份Drupa全球趋势报告发布。报告依据2015年10月开展的一项调查编制,旨在跟踪记录全球印刷行业从2015年10月起到Drupa 2016乃至于更长远未来的关键经济和市场发展状况。该报告共有来自全球各地区的约
期刊
日前,中国报业协会印刷工作委员会发布了《关于2015年度全国报纸印刷量调查统计的报告》。此次全国报纸印刷量调查的调查方法仍是通过各单位上报2015年的相关数据,经统计和分析得出的。参与调查的单位为中央各报、各省市自治区,以及部分地市报印刷厂,共计151家。这151家报纸印刷单位2015年的报纸印刷总量为795.84亿对开印张。  本次调查的印刷总量应占全国报纸总印刷量的69.50%。以此计算,20
期刊
2015年11月,第五届“绿色印刷技术交流会”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拉开帷幕,包括印刷行业主管领导、全国各地印刷企业、供应商代表、检验机构代表等150余人共同出席了这场思想交流的饕餮盛宴。  交流会上,旺昌机械工业(昆山)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詹皓宇以《中国标准与绿色印前》为题,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讲演。虽然这位年轻有为的行业精英所领衔的旺昌机械是有着近40年历史的知名印前设备制造商,其高端产品遍布世界各
期刊
2016年4月30日,“五一”小长假第一天。在大多数人沉浸在节日的休闲娱乐氛围中时,位于上海市大连路的四维公司总部内,则召开了为期一天的闭门会议。公司邀请来自宝岛台湾各社区服务领域的专业精英,分享其在智慧社区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  2011年以来,上海市积极推动智慧城市(包括智慧交通、智慧健康、智慧教育、智慧养老、智慧文化、智慧旅游、智慧就业、智慧气象等)建设,力求将基于网络的智能化公共服务基本涵
期刊
印刷电商平台又躺枪了,不是第一次,应该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好在探讨这一行为本身就是一个去芜存菁的过程。在参与探讨之前,我们有必要正本清源。先确立印刷平台的功能定义,一是资源整合,二是印刷及相关销售。而对印刷销售的良好实现,是建立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之上的。  站在印刷消费者的角度,他们首先看到的是销售,我们不防从这一平台的前端谈起。印刷是产品吗?  我们不止一次听到过这样的质疑。问题在于,这样的质疑
期刊
按需出版印刷(POD)从欧美传入中国,并逐渐被一些出版集团、印刷企业所接受,在2014年更是有了进一步发展。那么,如何看待这一新鲜事物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具体操作中,要注意哪些问题?我有几个观点想与大家分享。  产业链条:痛感错位囿限行业发展  研究POD发展的关键,是要找到整个产业链中最痛的那个点,也就是需求最希望得到满足的部分。在出版物按需印刷领域,最痛的主体有两个:一个是出版商,一个是印刷企业
期刊
第三届中国印刷电子商务年会圆满落幕。开放性的讨论涉及到诸多话题,与会者意犹未尽,探索仍在推进。不过,有一点大家有共同的体会:相比上一届年会,群情激昂、试水电商的热度减了;清晰定位、专心做服务提供商的企业多了。经过一年来的网络印刷洗礼,大家逐渐明晰,在未来的“互联网+”时代,印刷服务提供商仍是产业的重要基础,打磨专业服务能力仍是企业生存的核心要义。  这股定力,这种清醒,弥足珍贵。它或许能使国内印刷
期刊
4月7~12日,Print China 2015,即第三届中国(广东)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3号馆C-1001,德国高宝公司不容错过!  fit@all战略转型后,此次是高宝在国内展会最华丽的登场。全方位产品线强势来袭,击中一切需求痛点!最具战略意义的转型思维,最沛然喷薄的创新动力,最切中要害的盈利秘诀!一个超乎想象的全新高宝,等待我们的重新认识与探索!  Fit@all,适应一切,满足一切!  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