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食道癌术后肠蠕动恢复的效果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dma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分析灸疗与穴位按摩应用于食道癌术后肠蠕动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食道癌手术患者5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常规模式,观察组同时接受灸疗与穴位按摩,对比两组肠蠕动的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肠蠕动的恢复时间、首次排气与排便时间相对较短,腹胀发生率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灸疗与穴位按摩有利于食道癌术后肠蠕动尽快恢复,减少腹胀发生,行之有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食道癌;术后;肠蠕动恢复
  【中图分类号】R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699-02
  食道癌术后由于手术创伤、感染、麻醉刺激等因素,容易减弱胃肠的蠕动功能,导致患者出现肠麻痹、腹痛腹胀等多种并发症,不仅为患者带来不适或者痛苦,而且还对切口愈合与呼吸造成一定影响。唐东旭[1]在报告中提出,给予食道癌手术患者正确的临床护理可有效促进肠蠕动尽快恢复。我院对2013年6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52例食道癌手术患者采用灸疗联合穴位按摩的方法,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食道癌手术患者52例,分为两组。观察组23例,男性15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59.28±6.77)岁。对照组29例,男性17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56.47±5.32)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详细的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治疗目的、方法与重要性,确保患者知情同意。术后给予患者常规的胃肠减压,待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平稳后选择半卧位,指导患者进行有效深呼吸,间隔2h进行1次,每次持续时间为3~5min;间隔2h协助患者翻身1次;床上被动活动四肢,4h活动1次,每次运动时间为3min;术后第2~3d,指导患者间隔2h自行翻身1次,间隔4h活动四肢1次,每次活动时间为5~10min;术后第4d,协助患者在床边坐起进行适当活动。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接受灸疗与穴位按摩,方法如下。术后第1d,护理人员用大拇指对合谷穴为足三里交替按摩,每次按摩时间为10~15min,手法保证由轻到重,取穴正确,待患者感觉酸麻胀痛时停止按摩。待患者休息片刻,利用艾疚方法灸足三里。首先,点燃艾条一端,然后确定穴位,在距离皮肤2~3cm的位置进行熏烤,以局部无灼痛但有温热感为宜,艾灸时间为10~15min,2次/d,坚持3~5d,直至皮肤潮湿,有红晕。
  1.3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由于机械刺激、损伤与麻醉等因素影响,食道癌术后易出现胃肠功能抑制,引起肠麻痹,延迟胃肠功能恢复。陆金英[2]认为,肠功能出现抑制的时间越长,发生应激性胃肠黏膜病变的几率越大,容易加重肠麻痹,加大肠压力,从而导致大量炎症因子释放,出现一系列的炎症反应综合征。因此,有效促进肠蠕动,尽量缩短患者排气时间、减少腹胀发生对预防并发症、保证患者尽早康复非常重要。中医认为,临床中应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理气通腑为治疗目的。足三里穴具有消积化滞、通经活络、健脾和胃、调理气血的作用,合谷穴能够和胃通腑,调经活血的效果明显,有利于肠蠕动的尽快恢复。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时间较短,腹胀发生率低,而且患者反映睡眠质量良好,很少有负面情绪出现,与陆金英报道基本一致。由此表明,灸疗与穴位按摩有利于食道癌术后肠蠕动尽快恢复,减少腹胀发生,行之有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唐东旭.中医耳穴埋豆法促进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的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0):128-129.
  [2] 陆金英.穴位按揉联合温水足浴对大肠癌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1,10(04):336-337.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_816X(2010)04_0253_04    血尿酸水平升高与体内核酸代谢异常和肾脏排泄减少相关,正常情况下血液中尿酸盐饱和度 为6.7mg/dl,国际上将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诊断标准定义为血尿酸水平男> 420μmol/l(7mg/dl),女>357μmol/l(6mg/dl),没有发作痛风的HUA称为无症
【摘要】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组织受损,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体征,近年来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趋势,颈椎病发病率高,尤其是年轻化,而舒血宁针具有明显的扩张血管,改善心脑供血,改善微循环作用,我科利用静脉滴注舒血宁针治疗颈椎病,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颈椎病;发病率;舒血宁针;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13年我科共收住颈椎病患者500余
期刊
期刊
【摘 要】目的:对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相关因素展开分析,以便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资料相对完整的热性惊厥患儿16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对比其首发和复发情况,探讨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复发相关因素。结果:160例患儿热性惊厥复发53例,复发率为33.125%。性别方面与首次发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在初发年龄、
期刊
[目的]探讨电刺激(足母)趾外展肌对轻度(足母)外翻且(足母)趾外展运动不能者的即时有效性.[方法]选择患有轻度(足母)外翻(20°~30°)且(足母)趾外展运动不能者17例34只足,使用
期刊
[目的]探讨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不稳定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50例老年不稳定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
期刊
【摘要】目的对胃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在腹腔内置管化疗治疗,同时对患者实施必要的护理,观察和分析其治疗和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此次收治的100例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在腹腔内置管进行化疗治疗,给对进行常规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