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皓峰:找回逝去的武侠

来源 :芒果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blo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功的故事往往讲述价值观的失落,价值观就等于故事。中国的武林世界里隐藏了太多故事,每段故事说出来,都是震撼人心的侠义之事。
  《逝去的武林》之后,徐皓峰再次以《一代宗师》编剧之一的身份,引起世人目光的聚集。电影中有让人津津乐道的武林事件,有老一辈武者的武学思维,更有区别于西方体育、为我中华所独有的义道诠释。武术上通道学,武林崇尚侠义,徐皓峰太懂得武术的无限进境。于是,《一代宗师》才会有两位宗师不比招数比心学的那幕精彩片段,令人窥见了“原汁原味的中华武学。”而宫家父女为清理门户不惜自断绝学,更是传达了中国武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精神。
  是时候找回过去的侠义
  台湾作家宫铃说,在华人世界的影片中,没有一部电影像《一代宗师》那样让她看得如此舒服,电影中人物就好像洪门子弟一样,都在强调忠孝节义。
  徐皓峰说,在《一代宗师》里,它的价值观就是把已经逝去的中国人的情怀打出来了,让现在人看到过去人精神情怀的高度和强度是什么样的,不管是叶问也好,宫二也好,都是侠义满满之人。
  在徐皓峰的眼中,武林世界就是如此。武林中的侠义其实并非大家传统观念中简单的“除暴安良”,中国传统的侠义最早来自于失落的旧贵族,比如刘邦的岳父吕父,在民间说自己是“获罪之人”,却受到一方官员的敬仰。
  徐皓峰笔下的武林,与大多数的功夫片不同的是,它们是写事,写一个场面,写一场热闹,写一场争斗,而《一代宗师》是写人的内心,它把练功夫的人的精神特质写出来。以往的功夫片中练功夫的人就是能打,或者是一个雷锋,缺乏习武者的内心特质。这个电影就像拍一个艺术家一样,承认习武者的独立性和技能学习给他们带来的精神改观。
  “中国人经历了漫长的自卑心态只会偷招,现在也是时候找回去应有的风骨和价值,那些武者身上的侠义之气,多么宝贵!”
  江湖无义气,必被驱逐出江湖
  “在江湖如无义气,必将被驱逐出江湖。”作为武侠纪实文学家和武侠小说作家,徐皓峰直截了当地说道。
  他眼中的江湖道义,就是一个人在社会上活得要有颜面,就要“兼爱”,要有大爱,有朋友,所有人与人之间有爱。江湖,要反对以强欺弱,帮助弱者去抗击强者。“不管怎么变,武林江湖的精神总不会变。”
  这种武林江湖精神,在有些时代至关重要,徐皓峰一直是这个观点的坚持者。他说,一个时代的重臣、名将一定是可以扭转这个时代走向的。武学宗师会把武术的某一种理法、外在形态、风气改变。
  像民国的外在世界很乱,反而是一些可能阅读报纸都困难的人,却坚守了对文人而言都很难的东西,比如对道义的坚守、对规矩的传承、待人接物的风范,这就带来了风气的变化。比如李存义的武士会就站在文武要合流、不要分流的基础上崇尚“武人文相”,就是一种对世风有所改变的表现。
  但传统的中国人应该具备的气质是什么?徐皓峰还是以《一代宗师》为例,里面的演员经过这些年的功夫练习气质有了改变,“我曾到现场看梁朝伟和专业武术运动员交手连续对打,让我觉得很惊讶。梁朝伟已经具备相当的实力,指导他的师父梁绍鸿非常棒,是实战派咏春的开创者。我从梁朝伟的身手和眼神,能看出他对这种深层次的劲儿是有体会的。”
  “一次我们在佛山吃饭,饭前王导拿了一本很厚的杂志卷在自己小臂上,试一下梁绍鸿师傅的力道。梁师傅当时71岁,出手啪地一下就把杂志打得像搓衣板揉过一样。”
  一代宗师当示范或者开迎一个时代某一领域的风气,而其中引领众人就是武者对道义的坚守,对传统精神的继承与发扬,这也是武林江湖不死的精神所在。
其他文献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24节气背后有其丰富的形成史。一代又一代的文人雅士从中吟花弄月,又随季发展出一整套诗意化的生活方式,使本来平常的日子变得有滋有味。无论朝代更替,即使兵荒马乱也不被影响。一代代人复归为泥土,又一代代诞生,它们就支持着一个伟大的民族,有滋有味地生生不息。  农耕时代以农为本,二十四节气就是人们安排农事的标杆,它在秦汉时就已完全确立,一
期刊
3月5日,惊蛰。著名作家王跃文、浮石、肖仁福、何不为,著名主持人李兵、著名策划人古湘、弘会所董事长敖芳、白沙源董事长王文静、红威酒业董事长吴铠,以及资深电视人郭建平等嘉宾受邀,作为“芒果画报名人品赏团”第一批团员参与了“祈福南岳 禅意共和”的活动。  天高云淡的南岳,精致素雅的养生素食让大家感受到了简单而自然的美好,而礼仪达人惊蛰的习俗表演别开生面,更是让团员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特有魅力与深厚意蕴。
期刊
郭大椿,几度留学,懂西医中医,好佛学,会设计,杂家一枚。神奇的地方不在这,而在于博学的他,不仅免费为中学生讲座,还一手包办帮政府出相关历史文化杂志,免费赠给所需学校,甚至他还愿意捐出自己家中一部分古董给艺术学校。所有这一切,他只为让更多人享受历史文化之美。  外人说他这是舍大利取大义,他闷声回了一句:我并未觉得自己与扫大街的清洁工好多少。义,其实是存在每个人心中。  古道热肠义存我心  郭大椿从小
期刊
人们常说,人只有在情爱和行旅中才能最深切地意识到自己。我想是不是因为其两者都是流动不居而又生生不息呢。因为唯有“流动”,才令人们感知其生命的存在,感知它的姿态与节奏、低徊与勃发、沉默与明畅。所以,你倘若看见飞鸟俯冲、春水东流、麦浪飞舞、列车北去、炊烟袅袅、扁舟摇晃、情网荡漾……恨不得也投入其中,因为这些和你一样也是流动的。一如你喜欢、热爱的诗篇、乐音,之所以长久地被人们所默念所吟唱,就是因为它们本
期刊
约《奇舞飞扬》制片人罗强良采访三次,每次都因他临时开会或审片等被迫推迟。即使在最后接受采访,也是他跟后期在机房剪辑一个通宵回到办公室之后。他,稍微洗漱了一下,但憔悴仍写在脸上……  从《谁是英雄》到《智勇大冲关》、《芒果大直播》,再到《奇舞飞扬》,今年是罗强良做制片人第10个年头,作为带头老大,罗强良霸气侧漏,似乎一切都在掌控中。  样片主持评委声音忐忑腿发抖  2012年,在湖南卫视的“保卫战”
期刊
重构中国化的日常生活美学,让生活慢下来,让生活更有禅意,更加优雅,更有美感。让我们每个人内在的灵性与智慧,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2012年以来,《芒果画报》作为一本有志于为中国的文化、道德、艺术进步而创造价值的杂志,一直在与各位同道一起,试图倡导并推动一种健康、美好、生态的新生活方式。  在这个空前忙碌的时代,人们的大脑被各种能量和信息所挤压,人们的内心被欲望所左右,以致从来不愿花时间去享受
期刊
湖南小伙子酱酱一身嘻哈装扮,脖子上挂着条粗链子,黝黑的皮肤一看就是长期在烈日下暴晒的产物。年龄不大的他,是长沙一支特殊的街舞组合——花式篮球团体“F仨”的队长。  酱酱说,F仨又叫自由人生街球团体,F代表FREE(自由),仨的字面看上去是三个人,代表着人生、人气、人员。他和队友小黑、阿振都是职业化球员,其他人都还是学生。他们玩球最长的已经有七年,最短的也有两年。  为什么他是队长?酱酱不肯说,只是
期刊
强势的人跟弱势的人相爱,操控的人跟奴性的人相爱,迷信的人跟被动的人相爱,结局能分开的倒是幸,给予双方重新自省、自我改善的余地;无法分开的便是债,最终都搞不清到底是谁欠了谁,谁还谁的债。  她是家中长女,辛苦地独力撑起一个家,养活几个病弱的家人,养成她独立、强势的性格。  他因为懦弱,曾被强势的父亲强迫结婚,结果拖了好几年,最终还是离婚收场,从此和父亲割裂关系,但已不再相信别人,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
期刊
正义,发自心灵与理性  熊培云在《南方周末》等国内多家具公信力的纸媒发表评论。面对现实的理性背后,是他宽容、深沉的情感;思考社会进步的前提,他呼吁每一个个体的自救为先。他的评论里,有他对何为正义、何为自由、何为人本的种种思想。他因此被评为“百位华人公共知识分子”,但是他拒绝任何加诸其身的标签。他只独立表达思考,并为之负责。  2013年我出了演讲集《这个社会会好吗?》,我以这个问题为书名,其实是关
期刊
徐琴这样和我解释“弯湾”的意思:第一个“弯”,是说这些孩子身心有障碍,相比正常的孩子,他们是“弯”的,第二个“湾”,是港湾,要给孩子们一个温暖的港湾。  一位母亲的辩证法  徐琴的故事,我是从同事那儿听来的:一位普通的杭州女人,儿子不幸成了智障,为了给孩子治病,她四处打拼,最终身家上亿,并且开创了一家名为“弯湾”的智障人士托管中心。  很励志的故事。  及至和徐琴接触,才发现这个故事太过简略,真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