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看土壤肥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农业开发与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rno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便提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其强调要维护自然、保护自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体制改革和技术创新,更好地满足当代人及后代人对于农副产品的需求,农业持续发展与农业生产种植离不开土壤,它不但能保存和转化成农作物生长所需养分,涵养水源,同时,也为作物生长繁殖提供支持,使环境变化得到稳定缓冲,保障作物可持续的生产能力.
其他文献
晚霜冻灾害是一种威胁冬小麦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为冬小麦冻害预测预报提供参考,对山东桓台2001-2019年3次因晚霜冻灾害造成小麦减产年份的相应气温进行统计分析,结合2020年拔节至抽穗期小麦实地观测试验,研究确定冬小麦晚霜冻灾害气温服务指标。结果表明:拔节至抽穗期小麦在遇到气温0~4℃时天气过程时会发生冻害;2020年同一时间节点,桓台观测站点百叶箱内气温与小麦田间气温最小差约为4℃。由此确定冬小麦晚霜冻灾害最低等级气象服务气温指标为4℃。
菏泽市为山东省重要的商品粮和蔬菜种植基地,为评价2020年当地农业生产的气候环境条件,利用菏泽市气象站2020年与1980—2010年观测数据,比较菏泽市2020年全年及各季的气温、降水、日照与1980—2010年期间的差异。结果表明:2020年菏泽市全年平均气温15.8℃,比历年偏高;降水量524.3 mm,比历年偏少;日照时数2644.1 h,比历年偏多。春季平均气温比历年偏高,降水量偏少,日照时数偏多;夏季平均气温较历年偏高,降水量偏少,日照时数偏多;秋季平均气温较历年偏高,降水量偏少,日照时数偏少
宁阳县气象站为国家一般气象观测站,为该站迁址后的地温观测资料序列延续和订正提供依据,对2019年新、旧气象站观测的0 cm地温、浅层(5 cm、10 cm、15 cm、20 cm)地温和深层(40 cm、80 cm、160 cm、320 cm)地温的月平均及年平均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总体上全年新、旧站地温差异较小,月平均总体差值在―3.5~1.6℃;地温差异深层较0 cm、浅层略大,其中,2月和3月160 cm、320 cm深层地温月平均值差异较明显,温差大于2℃。
随着新农村的集体经济发展与建设的逐步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目前国内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的还存在很多的问题,管理的水平也有待提升.针对集体“
茶褐素是一类水溶性非透析性高聚合的褐色色素总称.综述了其在抗氧化、抗癌、降脂减肥、预防骨质疏松方面相关的研究进展.茶褐素作为一种天然色素,因其优越的保健性能,使其在
新形势下,农村经济一路腾飞,村集体的经济指数也逐年上升,规范农村经济财务管理,实施监督与规范作用是新形势下农村财务的首要任务.财务管理的提升能够使农民经济发展稳定,农
农业不仅是我国的第一产业,而且是国家的基础.它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传统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改进和创新,正逐步向生态农业的发展靠拢并向前发
山东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花生是山东省的主要农作物之一.花生是至关重要的油料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自然环境、病虫害等,如果不加以防治和管控就
为丰富广西玉米品种资源,促进玉米生产上新老品种的更替应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Q901为母本,YD2为父本成功选育出玉米新品种桂单660(审定号:桂审玉2019088)。在2017年广西玉米区域试验中,桂单660春秋两季平均产量539.8 kg/667m2,比对照桂单162增产6.4%;2018年广西玉米生产试验中,春秋两季平均产量474.3 kg/667m2,比对照桂单162增产3.5%。桂单660具有高产稳产、抗倒伏、粗蛋白含量高等特性,适宜
在农业生产中使用水肥一体化的滴灌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水肥一体化技术一般适用于滴灌等要求有固定水源或者是有条件建设滴灌设施的区域,水肥一体化技术现阶段主要是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