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范作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实践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bern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术范作教学是通过有目的的引导,加强对学生的刺激,使学生能够通过模仿提升美术学习效果。美术范作教学包括课堂示范、动作示范和作品示范等多个方面。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范作教学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积极探索、主动探究,逐步提高美术核心素养。
  关键词:范作教学;美术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0-0087-02
  引 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美术教学除要教会学生美术知识和技巧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相较于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教师运用范作教学模式,借助相应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创作能力[1]。
  一、美术范作引领学生掌握绘画技巧
  在学生学习一些新技法时,教师的示范演示十分重要,可以使学生快速了解新工具、新材料的运用方法,以及新技法的重难点,能帮助学生扫清学习上的拦路虎[2]。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老房子”“门、窗、墙”两课时,教师收集了古今中外的许多老房子的图片,以及老房子上门、窗、墙的特写图片,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引导学生认一认、想一想、说一说,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接着,教师又示范自己对江南水乡老房子的创作,让学生掌握粗细线条结合的绘画技巧,为学生的自主创作做好铺垫。
  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是美术学科五大核心素养。这五种学科核心素养不是只针对美术专业人才而设定的,而是面向所有学生。部编版小学美术教材已经和音乐教材合并在一起,被称为艺术教材,从小学低年级开始,艺术教材就让学生在音美艺术学科学习中接触与所学内容相关联的名家作品和经典的艺术遗存,这样的接触充分说明了范作的教学价值[3]。
  二、美术范作落实课程教学目标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美术课上,通过教师创作范画并讲解,学生运用各种工具、媒介进行创作,能更加容易地掌握绘画创作的方法、步骤和原理,从而实现表达情感与思想、改善环境与生活、在成事中成人的课程教学目标[4]。
  例如,在一年级美术教学中,教师以家乡孟河名医的故居为切入点进行美术创作的整合拓展,让学生找一找孟河名医的故居由哪些图形组合而成,带给人什么感觉,美在哪里。
  具体来说,孟河名医故居的方形门窗给人安定、对称、古朴、方正之感,显示出浩然正气,反映了古人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追求。孟河名医故居中的丁甘仁故居和费伯雄故居的大门、屋顶、窗格子的形状是三角形。孟河名医故居中各种图形的组合带给人丰富多变、秩序规整的美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孟河名医故居,如费伯雄故居大门屋檐下面的榫卯结构、斗拱,拼接巧妙,牢固有序,表现了建造工匠精工细作的严谨态度,给人秩序规整的美感,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从而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学习美术知识。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借助示范教学,将抽象的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能够有效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帮助学生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
  三、美术范作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美术课上,教师在黑板上做绘画示范,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绘画知识和技巧,同时加强师生互动。教师还可以让优秀的学生上黑板进行示范绘画,然后让其他学生借鉴和学习,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5]。
  例如,由于教室条件的限制,在美术范作教学中,笔者一般选择在黑板上进行绘画示范,这种绘画示范具有原始性、现场性特点,比较适合以造型为主的绘画。在教学三年级“我设计的动漫形象”一课中,学生要学习卡通形象的基本设计方法,并尝试用绘画的方式设计一个独特、有趣的卡通形象。教师在黑板上进行示范绘画,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突出特征的创作方法,然后引导学生大胆运用夸张、拟人、变形的方法设计和创作独特、有趣的卡通形象。
  又如,在教学二年级“诱人的瓜果”一课时,教师先引导学生欣赏瓜果的外形,请学生说出这些瓜果的外形特征,然后让学生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瓜果画在黑板上,直观展示瓜果的外形特征,再由学生自己评一评、互相评一评,最后教师进行评价,并借此为学生讲解如何从形态特征、色彩、角度等方面展示瓜果的诱人姿态。学生示范代替教师示范,可以在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同时,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在演示环节,教师还可以示范绘画多个瓜果,展示瓜果組合的前、后、大、小等丰富的变化。这样就可以从单个瓜果的绘画自然过渡到多个有前后遮挡效果的水果组合,从而适当增加了学习难度,深化了学生的美术学习。
  四、美术范作提高教学质量
  对于教师的范作,学生的感受是直观的,创作能够引起学生共鸣,让学生产生创作欲望[6]。而教师在示范的同时,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尝试探究,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手印、指印变变变”这节课时,教师讲解了手沾染颜料直接模印的创作方法,起初,学生对这种方法既好奇又害怕,害怕颜料弄到皮肤和衣物上难以清洗。尽管教师在上课前准备了逐步创作的示例,但仍然有不足之处。水粉颜料的浓度、使用画笔和水的方法、颜色的配置及干湿水粉之间的联系等,都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亲自示范,并给出具体而详尽的演示说明。教师要用事实直接告诉学生,水粉颜料很方便清洗,还要为学生准备充足的抹布,方便学生及时清洗,不影响后面的学习进度。这样既可打消学生的顾虑,又可保障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只有学生亲眼看到绘画的整个过程,他们才能真正理解相关的知识和技巧。   五、美术范作发散学生创作思维
  教师的示范讲解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掌握绘画创作的方法、步骤和原理,是学生掌握技能知识最直观、有效的方法。一些教师会花费大量时间收集大师作品,制作课件供学生欣赏,以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但是大多数时候,学生更想知道一幅画是如何画的,那些大师的美术作品对学生来说是遥不可及的[7]。而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创新性的创作。
  例如,三年级“风”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对风的观察,发现事物在风中的变化,并能根据自己的感受,以不同的美术表现形式创作出富有情趣、具有个性的作品。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了激趣导入、寻找风儿、留住风儿、示范创作、自由表现、展评延伸的课堂教学流程,并以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在自主创新的学习氛围中大胆表现。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刮风时周围事物和人物的变化,学习风的表现方法。教师先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大胆地、创造性地表现自己对风的感受,然后让学生通过勾画涂抹、撕纸贴画或纸版印画等方法,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大胆地、创造性地表现自己对风的感受。
  绘画是靠我们的大脑和手,而不是光凭着嘴上说说、讲讲理论就可以完成的。就像孩子学习骑自行车,长辈从理论上讲要这样上车、那样骑,讲得很多,而没有实地骑车给孩子看看,光凭一些说教就让孩子学骑车,是难以成功的。同理,美术教学只讲理论而不重视范作演示,学生没有接触观摩的实体,也难以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所以,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教学示范非常重要。
  结   语
  美术课程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让学生自主采用写生和添加背景、想象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创作出丰富、富有童真的画面。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通过有效的示范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艺术品质和能力,实现对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因而,在小学美术示范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新示范教学方法,科学合理地开展示范教学,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以此有效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滿足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尹少淳.文化·核心素养·美术教育:围绕核心素养的思考[J].教育导刊,2015(09):17-18.
  张铮.核心素养时代下的小学美术“双基”教育转型实践[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6.
  蒋尘盈.小学美术课堂有效示范教学的策略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1(02):172-173.
  汪建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绘画示范教学探究[J].知识文库,2021(02):18-19.
  彭晓希.转化示范思路激活创新思维:小学美术课堂示范方法的多元化探索[J].中国文艺家,2020(12):95-96.
  姜弘倩.示范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华夏教师,2020(12):52-53.
  沈露露.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示范教学的应用研究[J].小学生(下旬刊),2019(12):5.
  作者简介:马丹(1987.10—),女,江苏南通人,中小学二级教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美术教育教学研究。
其他文献
陈述性知识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是程序性知识的基石。知识情境是知识产生或应用的具体环境、背景。教学中创设合理的知识情境,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陈述性知识。
摘 要: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来说,词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对学生英语词汇量的增加、英语阅读和写作水平的提高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更新,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只有利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才能更好地提升词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素材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2021)13-0074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小学硬笔书法练习教学成为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广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整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充分激发学生对硬笔书法练习的学习热情,不断激励学生在硬笔书法练习中取得进步,从而提高小学生硬笔书法写作能力,满足小学生实际发展需求,为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添砖加瓦。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硬笔书法;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高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教学要求,在这种状态下,传统的教学模式暴露出一些不足,使得原有的教学方式遭受着巨大的挑战。基于此,如何使得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更易于学生理解成为重要的教学方向。文章从当下高中生物的教学现状分析以及教学策略探讨两个方面进行了讨论,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
摘 要:初中物理注重科学探究,旨在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物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物理知识并把物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的能力。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初中物理;新课程改革;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16-0032-0
摘 要:在初中生物的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掌握“染色体、DNA和基因”概念的学习技巧,是初中教学环节的重中之重。文章概述了初中生物概念学习的特点,进一步分析了“染色体、DNA和基因”概念的关系,还对初中生物“染色体、DNA和基因”概念的学习技巧等进行了系统性总结,以期为初中生物其他重要概念的相关技巧学习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物;“染色体、DNA和基因”概念;学习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