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支书 守住一颗初心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东堂,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四龙庙村支书

  脱下军装,却脱不下炽热的情怀;走进大山,却隔不断军人的血脉。41年默默付出,他带领乡亲走上致富路;10年与癌症抗争,他用顽强的意志创造生命奇迹,他就是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老兵村支书张东堂。

初心:让乡亲们吃上白馍


  50年前的河南省渑池县段村乡四龙庙村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穷山窝,全村人最好的粮食就是杂面做的黑窝窝头。
  1970年底,17岁的张东堂光荣参军,作为村里唯一一个走出大山的人,张东堂深知,他背负的是全村人的希望。从那时起,张东堂立下誓言:等自己从部队回来,一定要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吃上白馍。
  在部队服役7年,张东堂荣获两次连嘉奖、3次营嘉奖。退伍时,张东堂有两个工作機会:一个是留在新疆阜康县当人武部干事,另一个是去河南仰韶酒厂当保卫科副科长。可是当时张东堂心中念念不忘“让乡亲们吃上白馍”的誓言,于是团里给他开了介绍信,大意是:张东堂同志在部队表现优秀,建议地方组织及有关单位优先考虑对该同志的培养和任用。就这样,1977年,带着这封介绍信、5张嘉奖令和旧军装,张东堂踏上了回乡的路。
  山路弯弯,九曲回肠。回到家乡的张东堂发现,7年后的四龙庙村依然是“七沟八疙瘩,不淹就是旱”,乡亲们的日子依然过得很艰难。为了当年的誓言,为了让乡亲们过上能吃白馍的好日子,张东堂把自己和四龙庙村的命运紧紧绑在一起,在村干部的岗位上,一干就是41年。

为党赢分,为民解难


  在张东堂当村干部的41年里,四龙庙村实现了“三通”—通路、通电、通水;种下了“三宝”—连翘、花椒、牛心柿;引来了“三游”—采摘、漂流、度假村。
  四龙庙村四面环山,道路不通,严重阻碍了村里的发展。上世纪90年代,军人出身的张东堂带着党员和民兵进驻深山,劈山开路,饿了啃口干粮,渴了喝口泉水,累了就地当床,硬是修出一条路,把古老的村寨与外面的世界联通起来。
  地上的路难修,村民心里的路更难修。四龙庙村的特产牛心柿饼在明朝时就是贡品,如果发展起来大有前景。可村民们不买账,用一句“柿树不成林”的老话泼张东堂的冷水。为了让乡亲们打破老观念,张东堂多次组织村民到陕西省富平县参观柿子产业,回村后挨家挨户做工作,这份诚心和决心最终感动了村民。现在,四龙庙村成片的柿树已有3000多亩,秋天金玉满山,硕果累累。
  尝到了种植柿树的甜头,张东堂又引导大家创造条件种植花椒和连翘。当时,村民们担心赔钱,积极性不高,张东堂就偷偷把妻子给儿子攒的结婚钱取出来,买来花椒树苗送给大家。村民们在张东堂的感召下,抵触情绪渐渐消失,一点点筑起对这位老兵村支书的深厚信任。如今,四龙庙村成片的花椒树有2000多亩,连翘树有1400多亩,村民们也终于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活着干,死了算”


  2009年,四龙庙村委换届选举,张东堂几乎全票当选村支部书记。就在他准备带领乡亲们继续大干一场时,一场恶疾从天而降。张东堂被确诊为膀胱癌,医生要求他马上做手术,如果手术成功,还能再活三五年。张东堂把妻子叫来安排后事:“我去世后不想穿旧衣服,我想穿西装,再把我埋在柿子树下。”
  手术后,张东堂的生活变成了“两点一线”,要么就在医院接受治疗,要么就在村里忙着干活。张东堂说:“我的身体经常疼,但是一提工作我就有力气,我现在不能倒下,一倒下我怕我起不来。”2014年夏天,村中的玫瑰谷漂流项目进入最后阶段,张东堂身上挂着引流袋,坚持与大家一起劳动。
  2016年,河南省渑池县委书记杨跃民看望张东堂,留下2000元慰问金,让张东堂买点营养品补身子。可一转身,张东堂就用这钱买了88把剪刀给村中的贫困户送去,说这是县领导送给大家的,让大家好好干,剪断穷根,剪出富路。
  这10年,在张东堂的带领下,四龙庙村的牛心柿、花椒、连翘漫山遍野;这10年,四龙庙村的“旅游兴村”搞得风生水起;这10年,四龙庙村人均年收入从不足1000元到突破万元,村中385户村民,145户家中都买了汽车。
  乡亲们的日子越来越好,张东堂的身体却越来越差。今年5月初,张东堂的病情再度恶化,疼痛让他直不起腰。张东堂常说:“我是一个被病魔判了死刑的人,也许今天就是我生命的最后一天,我不想虚度,虽然我不能决定活多久,我还不能决定咋活着吗?”
  “为党赢分,为民解难”的立身准则,在张东堂身上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张力和不竭的工作动力。“让乡亲们吃上白馍”的初心,支撑张东堂信念不倒,干劲不减。秉承“活着干,死了算”信念的张东堂,已经和病魔搏斗了10年,远远超过医生当年预言的3至5年。张东堂始终牢记军人本色,坚持发扬大无畏精神,艰苦创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张东堂先后被授予2017年“全国精准扶贫带头人”称号、“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河南省第六届道德模范提名奖、2016年“感动天鹅城”十大人物、三门峡市脱贫攻坚优秀党支部书记等多项荣誉。2018年12月,中央宣传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决定授予张东堂“最美退役军人”称号。
其他文献
自然资源游憩空间包括线状游憩空间(如步道)、點状游憩空间(如观景台)、面状游憩空间(如游憩场地)。  政府部门作为自然资源游憩机会的提供者和管理者,更要注重服务。以线状游憩空间步道为例,步道应由政府部门修建,只有提供优质的服务,才能赢得商业机会。  自然资源是最好的户外游憩资源,保护地的最好利用方式是户外游憩,要发展森林旅游,让人们走进林场、走进森林公园。如果过度限制非消耗性资源利用,那么绿水青山
在各省份学前教育普惠进入实际操作阶段之时,作为教育服务提供方,各地民办(私立)幼儿园该如何做好跨入“普惠时代”的准备?  3月31日,北京市教委发布《北京市普惠性幼儿园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标志着2018年1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简称《意见》),在北京正式落地。  除了北京市,其他各省份也都陆续出台或即将出台学前教育普惠的方案。那么,在各省份学
“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在天堂相遇了。中国老太太说,努力一辈子我终于攒够了买房子的钱;美国老太太则说,我这辈子终于把买房子的錢还了。”  这段耳熟能详的“天堂对话”,反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消费观。对于这段话,住建部住房政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房地产商会联盟主席顾云昌还有另外一个观察的视角:“无论中美,多数人都要为一套房而奋斗终生。”  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历来是老百姓的理想生活。对于注重家庭的
近日,海口实验中学高中部部分学生向媒体反映,该校实施刷脸识别进宿舍、进校园制度,宿舍区安装的刷脸设备有時不能正常识别,放学时段学生刷脸进宿舍经常排长队。学生称,近期天气炎热,有时雷阵雨,学生也得排长队等候刷脸才能进。对此,校方称将增设系统,提高通行率。  学校安装人脸识别系统,取代传统的校园卡,无疑是社会的进步,也应该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但因安装了刷脸系统后,学生进出宿舍楼都需要排长队甚至达百米,
宝清县委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将更多的财力向民生倾斜,将更多的人力向民生汇聚,将更多的物力向民生集中。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
平乡县整合资源,创新举措,探索出了“一中心三模式”的扶贫路子,让贫困群众走上了“致富路”。  今年7月,河北平乡县接受了国家脱贫考核验收并顺利脱贫摘帽,成功退出贫困县行列。  如何让一个传统的农业县,一个2012年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在短短6年中脱贫摘帽?近年来,平乡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扶贫开发重要决策部署,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整合资源,创新举措,探索出了“一中心三模式”
“一门受理”彻底打破了以往一人只负责一项工作、只办理一项业务的传统方式。  距2019年元旦还有5天,南京下起了绵绵细雨,董曾澄(化名)戴着口罩走进秦淮区大光路居委会,不久前刚做完肾脏移植手术的他,身体还有些虚弱。  2013年,彼时的董曾澄刚30岁,在昆明一家IT公司从事电子商务工作,在他人眼里,他是一位风华正茂、年轻有为的帅小伙。而医院一纸诊断书却将董曾澄拉进了生命的低谷,“身患尿毒症”对他来
“2019年是脱贫摘帽年,张北要实现高质量稳定脱贫,今年目标是脱贫5000人,实现高质量脱贫是工作的高质量,是不返贫的高质量。”  张北县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坝上地区,面积4185平方公里,地处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区,是河北10个深度贫困县之一。  2018年是张北县脱贫攻坚投入力度最大、成效最突出的一年,全年实施扶贫项目293个,69个贫困村摘帽退出,11526户17529人高质量脱贫,贫困发
随着这些政策不断下沉,并配合越发坚挺的推动力和执行力,民营企业家们不再摇摆,时刻准备迈向更加宽阔的竞技场。  “全省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要扎实推动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20条政策措施落地落实,切实解决企业发展遇到的困难问题。”  2月11日,四川省政府组织的川商暨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代表座谈会,在春节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举行,省长尹力出席会议并提出上述要求。  同样,在春节前召开的黑龙江省两会上,省长王文
从2016年开始,用3至5年时间退出煤炭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作为以吨位计产能过剩最为严重的工业部门,煤炭业去产能担重路远。  与此同时,煤炭业去产能还伴随着去杠杆、降成本、体制机制创新、提高科学供应水平等任务,多重难题叠加。  诸多问题中,就业无疑是重点和难点。尽管从产业发展和劳动生产率升级规律看,煤炭业必然长期面临自然的就业挤出压力,由此形成的就业冲击是经济转型过程中劳动力分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