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自学能力培养初探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fylh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生的数学方面自学能力,实质上是多种能力的综合,它需要学生具备分析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总结归纳能力等。作为数学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对新的课程内容进行独立自主并且有效的学习,鼓励学生动脑、动手。本文通过对自学意义的剖析,探讨了高中教师在培养高中生的数学自学能力的具体途径方法,对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提供帮助。
  关键词:数学自学能力培养策略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1(c)-0081-01
  
  学习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立足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的过程,知识的掌握有赖于学生的自身能力,尤其是优秀的自学能力。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远比机械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有意义。培养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自主的思考、实验、观察、分析中,发现知识,掌握知识,达到接受教育的目的。
  
  1 自学对高中生的重要意义
  如今,“文盲”已经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自学能力的人。不懂得自学,就无法真正的学到知识,就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据专家调查发现,自学能力在人的能力体系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一个人学习去获取知识的最基础、最重要的能力,对新世纪的高中生而言,自学显得更加重要—— 作为一名高中生,如果不具备自学数学的能力,那么就很难真正将数学学好,并且,会在众多数学习题面前无所适从,会感到相关知识的不足与缺乏,从而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数学教学中至关重要。
  
  2 自学能力的培养策略
  2.1 激发学生的数学自学兴趣
  学生自身对数学的兴趣,可以成为学生主动自学数学的主要动力。当学生对一门课程产生兴趣,他便会主动对该学科投入更多的精力,以求得到更多的相关知识,以满足自身对该学科的好奇与渴望。与此同时,“以发展学生能力为主”又是新课程理念对高中数学教师的要求。因此,高中数学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渠道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参与到高中数学学习中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师自身的教学质量。下面,我结合教学经验谈一些看法,以供参考。
  当学生的学习内容和自己熟悉的生活内容越贴近,学生就越能够自觉接受知识。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积极创设与高中学生性格特点和认知程度相符合,并且与其生活实际有关的问题情境,通过这些设定的情景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并不神秘,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此外,教学是一门艺术,数学教学也不能例外,因此我们应当竭尽所能的向学生展示数学的艺术,在课堂上尽量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解答那些看似枯燥的数学概念或习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在数学上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此同时也会使所上课内容变得妙趣横生。
  2.2 培养学生预习、复习的习惯
  数学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并不是只靠教师的努力就可以做到的。学生通过预习提前自学数学课上的新知识,会提前对知识有所掌握,并且会急切的想要弄懂自己自学时没有学会的知识,上课听讲时更有针对性。而当老师开始讲解学生在预习中不懂的问题时,学生会更加聚精会神听讲,并在听讲的同时努力跟上老师的思路,积极进行思考,这时,数学老师的数学教授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就有了共同的目标,使高中数学课更加有气氛,有意义。而复习则会帮助学生巩固学到的新知识,深化从前学过的旧知识。因此,作为数学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复习,在每节课的课后给学生布置预习的提纲和复习的习题或资料,使学生通过预习提纲学会理解数学概念、公式、公理、性质等内容,并通过习题的练习能够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
  2.3 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独立思考的能力是人类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赖以生存的能力的一种,是处理人际关系,解决生活中问题时,人们所依靠的重要能力。在数学课堂上,学生听课的效果,数学定义理解的深度,对数学问题的批判态度,坚定不移的探索精神等,都与独立思考习惯和思考能力不能分开。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首先要提高学生在学习上对自己要求。我们应帮助学生养成弄不懂问题誓不罢休,力求用多种方法解答习题的良好数学学习习惯,鼓励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树立起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我们要教导学生明白“某些条件下真理是在少数人手里”的道理,向学生灌输不唯书,不为上的思想,引导鼓励他们对教材,书本甚至是数学老师提出质疑,同时表达出自己的理解观点,帮助学生逐渐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并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4 灌输学生团体合作的精神
  在课堂上,我一直用一个略显幼稚的例子向我的学生展示团队合作的作用:甲有一个苹果,乙有一个苹果,无论甲和乙怎么交换苹果,结果无非是甲有两个苹果,或者乙有两个苹果,或者甲和乙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如果甲有一个想法,乙有一个想法,甲和乙相互交换,则他们会共同拥有两个想法。数学学习上的团队合作是指学生在自学后聚到一起各抒己见,互相切磋,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与同学交流,使其在获取同学观点的同时也表现和提高了自己。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当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的观点能充分发表,消除学生被动学习数学的心理。
  2.5 引导学生在总结探索中提高自学能力
  系统化地整理数学知识点是自学能力的重要一环,它是掌握新知识,复习旧知识的重要手段。教师应当交给学生如何用树状图或者其他的知识点整合方式来系统整理学过的知识。此外,教师还应教会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即深究各个定义,公理,性质之间的关系,探索各个公式之间的推导过程。力求让学生做到用“探索知识点的联系”的方式来配合“单纯的总结整理知识”,具体的应按照:“由来”到“关键词,概念,例子”到“应用”的思路指导学生,提高其学习效率,加深知识的记忆,且条理清晰,应用时更加灵活。
  
  3 结语
  总而言之,有效培养高中生自学能力需要教师“多渠道”激发学生自学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更有效地利用一切学习资源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与主动探索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张平.谈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J].联盛中学,2005(2).
  [2] 马晓克.浅议数学教学中自学能力培养[J].魅力中国,2010(8).
  [3] 潘景锋.浅谈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J].魅力中国,2008(14).
  [4] 杨小微.现代教学论[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5] 黄正军.如何有效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J].数学教学与研究版,2010(42).
其他文献
无线hd hoc网络是一种不需要基础设施的自组织和自管理网络,网络中所有的节点同时具有终端和路由器的功能。因此网络可以通过节点路由发现机制转发分组,并进行路由维护。该文对
探讨初级阶段的理论,不能把中国历史上的空想论,特别是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说得一无是处。中国历史上的空想论是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之一(这一点在“文化热”的讨论中似乎被忽视了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依存关系。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提高,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文科教学偏重于理念的传递,情感
介绍一种新型的瓦楞纸板印刷方式——预印,对柔印预印和凹印预印两种形式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对比和讨论。
我在编辑《金圣叹研究资料汇编》一书的时候,曾到黑龙江省图一牿馆查阅过资料,没想到在这里意外地发现了金圣叹的佚著——《小题才子文》。关于金圣叹的著作目录,留传下来的有三
《道路之王》选自卢瑞的短篇小说集《快乐的年代》.小说通过“买车”的曲折过程,把主人公向往现代生活却又因循守旧的矛盾心理揭示得淋漓尽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澳大利亚的移
苏政联府与中国奉系军阀于1924年9月签订的《中华民国东三省自治省政府与苏维埃社会联邦政府之协定》(简称《奉俄协定》)是中苏外交史上的一例异常现象,是当时中苏两国复杂外交
在简要介绍蓝牙协议所采用的E0加密算法的基础上,对E0算法的安全性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针对E0算法弱点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攻击手段。最后给出了基于该攻击手段的E0算法的改进方
针对粒子群算法搜索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粒子群算法。该算法一方面通过跟踪个体极值、全局极值和周围极值来搜索解空间的最优值;另一方面通过引入3种非线性递减
说《吴承恩诗文集》的思想和风格与世德堂 本殊不类,孙悟空断非吴氏所期望的英雄 吴承恩的诗文集《射阳先生存稿》四卷,经刘修业先生于1957年加以校订,改题为《吴承恩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