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活动课应把握的原则

来源 :江西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xu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活动课作为适应素质教育需要而开设的一门新型课程,它与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一样是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小学语文活动课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从小学生年龄特征出发的原则。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我们要根据不同年龄学生心理特点、兴趣爱好的差异,设计小学语文活动课。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游戏、表演、说话等活动更能激发兴趣,更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把枯燥无味的事物变得生动、活泼、有趣。如《坐井观天》《小马过河》《狐狸和乌鸦》《捞月亮》,这些课文故事性强,对话生动富有个性,学生很感兴趣,读得有声有色。于是,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课本剧的形式排练表演。通过演出,使学生深入体会课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表演能力、创新能力、想象能力。
  立足课本,向外延伸的原则。小学语文活动课要立足课本,以已有的语文知识和技能为载体,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为核心,把知识的训练、技能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与实践活动贯穿起来。如《吃水不忘挖井人》《革命烈士诗两首》《飞夺泸定桥》《狼牙山五壮士》《丰碑》等一系列革命战争题材的课文,同学们都很感兴趣,并且找来一些相关课外书籍阅读。在此基础上便可设计语文活动“饮水思源——谈谈革命先辈们为我们所做的、留下的……”。教师课前指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记录有关内容,通过讲述革命故事等活动培养学生说、写一段话的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查找资料的能力;还可以开展系列读书活动,如“好书介绍会”“读书经验交流”“读书知识竞赛”等,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着眼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的原则。小学语文活动课的设计也要结合学生实际需要,将目光投向社会生活,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可从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入手,着眼于加强学生的自理能力而设计活动课,如开展“谁的课桌最清洁”“蔬果拼盘比赛”“剥袖子比赛”“烹调比赛”等活动,然后让学生说、写活动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自理、动手能力,又强化了说、写的训练。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县城关幼儿园)
  本栏责任编辑 周瑜芽
  E-mail:jxjyjxb@126.com
其他文献
Background: The difference in volume change in a pancreatic remnant according to the type of pancreaticoenterostomy after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PD) for long-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一直努力探索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的方法,并不断实践。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精心挑选的,尤其是低年级语文教材,朗朗上口,富有童趣,字里行间无不蕴藏着思想教育的因素,体现了“文以载道,道以文盖”的原则。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中思想教育的渗透性。在教学中,教师只要选好切入点,随时都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寓思想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  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中的《看电视》一文
预习能力是学习者在听课之前通过自主阅读、研究、实践等活动获得信息、摄取知识、认识世界、探求未知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预先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数学学习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输入阶段、新旧知识相互作用阶段和操作运用阶段。在预习中同样要让学生完整地经历这三个阶段,输入阶段即阅读,新旧知识相互作用阶段即质疑,操作运用阶段即练习。要有效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就要在这三个阶段加强方法指导,即“三导”——导读、导疑
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真正经历数学学习过程,不断在体验与创造中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把数学学习看成自己的事,数学也才能真正进入学生的内心。  著名数学教育家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一书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不是数学活动的结果——数学知识的教学。”数学的价值不在模仿而在创新,数学的本质不是技能而是思想。数学学习的过程不能只是一个遵照指令进行程序操作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运用自己的知
余文森教授说:“老师对课堂控制得太严,学生的生成性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因为老师会使劲把学生往他预先的设计上引导,而忽视学生在课堂上的发展。”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我们要打破这种结构,用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看待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新品质,以及师生互动中所碰撞出的智慧火花。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弹性设计,要适当“留白”,留出生成空间,随时审视,随时调整,随时补充,以满足学生自主探究、愿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