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tlove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对高效初中语文课堂的几个认识误区
  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构建高效的课堂,如何构建高效的课堂,虽然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是对高效课堂的误读误解的做法依然不少,尤其是初中语文课堂比较明显。当前主要有三个误区:
  1.“满堂灌”式的高容量课堂
  考虑到初中学生的自学能力不强和大多数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教师往往就占用了整个教学时间,只是一味地讲解,而忽视了传授对象学生的实际情况。
  2.“满堂问”式的高强度课堂
  在一些地区,有些教师意识到“满堂灌”教学方式的弊端,在摒弃这种教学方式后,转而走向了另一个误区,就是“满堂问”,这种“满堂问”其实是一种高强度的教学方式。虽然教师不必满节课地讲解,只需设计几个环节发问即可,但这给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而且有时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实际能力,提出的问题过难,学生又缺乏思考的时间。这种教学方式看似高效,其实不然,学生的心理压力很大,一旦跟不上节奏,就会产生排斥的心理。
  3.“抓高分”式的高指标课堂
  在急功近利的心态下,不少老师将高效课堂等同于中考成绩。“抓高分”成为教学的目标,当前不少初中语文课堂的任务就是教授学生如何应对考试,学生的任务就是不停地训练模式化的解题思路及技巧。这种训练在短时间内能见效,但从长远看,学生知识面窄,思维受禁锢,尤其是在农村较普遍。
  二、什么是高效初中语文课堂
  如何判断课堂是不是高效,可以从时间、任务量、效果三个方面来判别,应该是学生爱学、会学,而且学得好,花时少,这种教学既注重过程,也重视结果,既达到了学生短期的目标,也符合学生长期发展的要求。衡量高效的课堂,也可以从教师、学生、教材这三者的关系中考量。教师应当为学生服务,学生是真正的主体,而教材可有可无,新课程理念中就要求教师放下教材,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变。教师需要做的是为学生解答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是禁锢在教材中,教材只是教学中的一根引线。
  三、如何构建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
  如何构建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这恐怕是很多教师都在思考、在探索的问题。构建高效的课堂,应当走出当前教师操纵课堂、学生被动接受、教材成为宠儿的误区,具体做法如下所述:
  1.预习阶段:学生自己定方案
  在高效的课堂中,学生应当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则应做好指导服务。经常有老师抱怨教案难设计,讲过好几遍的东西学生依然出错,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并真正了解学生。可以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预习本,在预习中列出本课的知识点,让学生自己把握兴趣点和疑点,教师在参照了学生的预习本后,对学生的情况有了基本了解,然后根据学生的预习本来设计教案。这种预习的方式可以改变传统的那种教师布置预习任务的模式。
  2.课堂教学:让学生大胆质疑
  有疑问才有进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允许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树立“让学生自己去选择方向,广泛地猎取相关知识”的求实精神。允许学生质疑,要求教师有敢于承认错误的勇气,不能因为学生指出了自己的一点小问题,就恼羞成怒,剥夺学生发言的机会。教师也需要精心设计一些“错误”,激发学生的质疑欲望,引导学生与自己一起探讨问题。善于引导学生发问,也是对教师能力的考验。
  3.作业任务:学生自己设计
  在布置作业时,应抛弃传统的那种机械式的训练,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布置作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巩固当天的知识点,更是要培养学生的发现和创造能力。如教师可以给出一个大概的命题,让学生自己去选择方向,广泛地猎取相关知识,只要学生的作业不超出大的主题范围即可,鼓励学生通过一切正当手段及途径完成作业。
  4.测试环节:学生参与阅卷
  在测试中让学生参与改试卷,并不是为了减轻教师的工作量,而是通过加减分的环节,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如何去规范答题。这方面尤其是关于主观题的阅卷,教师应当告诉学生解题方法、答题要点、得分标准等,让学生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培养学生如何对待考试的意识,与此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而不是被动地接受。
  5.课堂小结:学生谈教师评
  课堂小结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有些教师经常不能很好把握时间而忽略了。课堂小结是一个查缺补漏的机会,也是一个巩固的过程。传统的课堂小结都是教师讲讲当堂课的知识点,并不给学生发言的机会。而实际上,要构建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应当让学生先谈,在学生谈的过程中,检验一下学习效果,同时教师应对学生还没掌握或说不清楚的问题,及时地给予补充,起到亡羊补牢的作用。
  (作者单位:江西省余干县白马桥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曾维平
其他文献
美国教育家帕尔默在著作《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中提出“为何教师会失去心灵”“如何重新找回教师心灵”的问题。怎样提升自己的修养和提升自己的幸福感成了教育工作者当下热烈讨论的问题。帕尔默的回答是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我完善,马丁纳博士的答案是自我接纳。佛说: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其实他们说的都是一个意思,一个人有什么样的精神面貌状态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活现实。我想师德修炼应该从“心”开始。 
A full three-dimensional angular momentum projection on top of a triaxial relativistic mean-field calculation is implement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underlying
期刊
期刊
Vertical ZnO nanoneedles with sharp tips are secondarily grown on tips of primarily grown ZnO micropyramids by a vapour transport process.The field emission (FE
期刊
水田垄作制中,水、肥的定向有序输运较平作制中的混乱无序扩散优越,这正是垄作制较平作制省水、省肥,能大幅度增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In paddy fields and ridge systems, th
搞好原种生产是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良种子的关键,因此,历来为国内外种子生产者所重视,并且在长期实践中创造了一些原种的生产方法。用原原种生产原种,在国外是被普遍运用的,而
班级是学校对学生开展教育活动的主要单位,班级建设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成败。具有良好班风的班级会使学生对其产生很强的归属感,从而乐意遵循班级中的行为规范,乐意参与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为班级服务,进而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在这种良性循环中,学校教育能取得最好的效果。要在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主要途径就是建设好班级文化。  班级的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两个方面。班级物质文化建设包括教室
A Fock-Darwin system in noncommutative quantum mechanics is studied. By constructing Heisenberg algebra we obtain the levels on noncommutative space and noncomm
期刊
Based on the exteal field approach and the differential form of Ward identity, we derive a more compact formula for the particle-number susceptibility in QED3 a
期刊
Based on vectorial Debye theory,tight focusing of radially and azimuthally polarized vortex beams passing through a dielectric interface are studied.The intens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