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公路行业大力开展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切实加强执行力、创新力、公信力建设,是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素质,完成“十二五”工作任务的重要保障。要想有效应对行业内部执行力不强、创新力不足、缺乏公信力等问题,就必须把加强执行力建设与落实公路科学发展的新任务结合起来,把加强创新力建设与激发公路科学发展的新动力结合起来,把加强公信力建设与树立行业的新形象结合起来,促进全系统干部职工思想进一步解放,工作效能进一步提高,“执行力、创新力、公信力”进一步提升。
1.正确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公路行业“三力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
按照市委推动新一轮思想解放、开展“执行力、创新力、公信力”建设年活动的部署要求,结合公路行业实际,开展“三力建设”是公路行业面临的又一项政治任务。
“执行力”,就是把各级领导班子的想法变成行动,把行动变成结果的能力。主要包括:依法行政的情况,贯彻落实上级决定决议的情况,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目标任务的情况,落实本单位、科室工作目标的情况,对群众迫切需要解决问题的解决情况。
“创新力”,是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主要包括:对常规工作的改良和改进,管理的改进及成效,结合实际开展的独创性工作及其成效,新工作领域的拓展及成效。
“公信力”,是指党政机关和各级干部使社会公众信任的力量。主要包括:各项工作的权威性、民主程度、服务程度和法制建设程度。
近年来,公路行业为我市经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始终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部分党员干部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工作作风还不能很好地适应跨越发展的需要。突出表现在“庸、诿、浮、梗”四个方面:一是表现在“庸”上,有的同志缺乏干事创业的激情,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二是表现在“诿”上,有的同志缺乏干事创业的责任感,怕担责任、怕冒风险,见困难就躲、遇阻力就退,工作畏难发愁、上推下卸;三是表现在“浮”上,有的干部作风漂浮,抓工作不具体、不深入;四是表现在“梗”上,有的同志大局意识不强,部门利益、个人利益思想严重,“中梗阻”、“冷横硬”、“低慢差”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公路事业率先创新优质发展的大局。因此,加强公路行业三力建设,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建设诚实守信、依法行政、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文明集体,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坚强领导集体,就显得尤为重要、十分迫切。
2.公路部门如何开展“三力建设”
开展三力建设,重点是要集中解决在思想境界、精神状态、工作作风、体制机制和发展软环境等方面存在的不适应问题,整体推进领导班子、党员干部思想不断解放、作风不断好转、工作不断提升。重点在于在执行力建设方面,是否树立雷厉风行、崇尚行动、追求一流、重在结果的执行理念,坚决有力地贯彻落实各项决策部署;在创新力建设方面,是否勇于打破传统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束缚,善于在复杂环境中捕捉机遇、抢占先机,形成推动工作的新思路新机制新举措是重点;在公信力建设方面,是否坚持言必行、行必果,不折不扣地兑现政策和承诺,是否坚持依法行政和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形成公平公正有序的良好发展环境。具体落实在公路行业,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提升:
2.1加强执行力建设,进一步提升工作效能
公路行业干部职工要牢固树立“雷厉风行、崇尚实干、追求一流、重在结果”的执行理念,营造“用执行力倍增效益、用执行力彰显价值、用执行力塑造人格”的文化氛围,做到执行工作不敷衍塞责,一抓到底不半途而废,知难而进不畏惧退缩。要大力推行“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工作作风。要健全机制,加强监督检查,把执行力建设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动态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提高干部职工对执行认识到位、行动自觉、贯彻有力的认识,促进干部队伍素质进一步提升。要继续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坚持“施工一线工作法”,真正做到班子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创业,措施在一线落实,切实把全处、职工发展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和问题解决好。继续实行重点工作和重大事项领导交办制、分管领导催办制、责任部门承办制,对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实行全过程追踪督查,每月定期通报进度,没有达到时间进度要求的,责任部门主要负责人要说明原因,公开承诺完成时限,接受群众监督。
2.2加强创新力建设,实现机制体制创新
公路行业,质量就是生命,创新就是效益。要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坚持“以一流的装备,创一流的速度”,“以先进的技术,创一流的质量”,大胆开发应用新工艺和新材料,积极开展QC技术攻关,推荐科技成果、奖励科技人才,走科技兴路的道路。近年来,工程处在施工中成功应用了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碎石化工艺、海母高性能半柔性路面再生技术等先进的技术,节约了施工成本,提高了路面性能,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要不断推进体制机制的创新,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运用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破解难题、深化改革、促进发展。过去,工程处的主业是公路工程施工,作业面主要是路基、路面、桥涵,今后应当逐步向综合发展的道路靠拢,积极探索道路养护工作新项目,比如开辟道路标线、标牌加工制作、苗圃绿化等新的项目;随着公路建设市场竞争的激烈,今后招投标工作要由过去的“广撒网、多投标”转变为“抓重点,提效率”;在车辆管理方面通过安装GPS监控装置确保了车辆调度和油料管理更加严格、科学。
要营造创新的氛围,保护和重用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勇于创新、实绩突出的干部,形成崇尚创新、鼓励创新、保护创新的良好氛围。我们施工中在道路材料、施工工艺上要想有新的突破,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资金和人员的投入不足,选题的风险较大,这就需要为基层技术人员大胆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环境和宽松体制。
2.3增强公信力建设,树立廉洁务实行业形象
公路建设单位施工项目多、资金流动数额大、管理分散,在工程招投标、工程建设、资金使用、物资采购、计量支付等重点部门和关键环节都存在发生腐败问题的可能性。要积极推行党务政务公开,提高工作透明度,在厂务公开的内容方面,先易后难,先从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入手,逐步向工程建设领域延伸和发展。坚持重大决策公开,领导干部任前公示,物资采购公开招标,重大基建工程承发包制度的执行情况公开;要进一步增强自律意识,坚持廉洁从政、依法行政,坚决杜绝“吃、拿、卡、要”等行为发生;要及时解决好干部职工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职工住房、继續教育、子女入学入托提供良好的条件;加强行业诚信体系建设,研究预防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长效机制,按时发放临时人员工资,提升行业公信度;要以创文明城市为契机,对社区结对帮扶,深入基层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进一步提高单位的公信力。
要确保公路行业“三力建设”取得实效,就要正确处理解放思想与推进工作的关系,把推进思想解放、开展“三力”建设年活动与贯彻执行中央省、市委党委的决策部署、实施“十二五”规划、促进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与优化发展环境、提高工作效率结合起来,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争做港城建设先锋”活动、“科学管理年”活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结合起来,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为群众办实事结合起来,不图形式,不走过场,使解放思想与“三力”建设真正取得转变观念、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实效。■
1.正确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公路行业“三力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
按照市委推动新一轮思想解放、开展“执行力、创新力、公信力”建设年活动的部署要求,结合公路行业实际,开展“三力建设”是公路行业面临的又一项政治任务。
“执行力”,就是把各级领导班子的想法变成行动,把行动变成结果的能力。主要包括:依法行政的情况,贯彻落实上级决定决议的情况,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目标任务的情况,落实本单位、科室工作目标的情况,对群众迫切需要解决问题的解决情况。
“创新力”,是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主要包括:对常规工作的改良和改进,管理的改进及成效,结合实际开展的独创性工作及其成效,新工作领域的拓展及成效。
“公信力”,是指党政机关和各级干部使社会公众信任的力量。主要包括:各项工作的权威性、民主程度、服务程度和法制建设程度。
近年来,公路行业为我市经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始终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部分党员干部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工作作风还不能很好地适应跨越发展的需要。突出表现在“庸、诿、浮、梗”四个方面:一是表现在“庸”上,有的同志缺乏干事创业的激情,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二是表现在“诿”上,有的同志缺乏干事创业的责任感,怕担责任、怕冒风险,见困难就躲、遇阻力就退,工作畏难发愁、上推下卸;三是表现在“浮”上,有的干部作风漂浮,抓工作不具体、不深入;四是表现在“梗”上,有的同志大局意识不强,部门利益、个人利益思想严重,“中梗阻”、“冷横硬”、“低慢差”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公路事业率先创新优质发展的大局。因此,加强公路行业三力建设,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建设诚实守信、依法行政、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文明集体,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坚强领导集体,就显得尤为重要、十分迫切。
2.公路部门如何开展“三力建设”
开展三力建设,重点是要集中解决在思想境界、精神状态、工作作风、体制机制和发展软环境等方面存在的不适应问题,整体推进领导班子、党员干部思想不断解放、作风不断好转、工作不断提升。重点在于在执行力建设方面,是否树立雷厉风行、崇尚行动、追求一流、重在结果的执行理念,坚决有力地贯彻落实各项决策部署;在创新力建设方面,是否勇于打破传统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束缚,善于在复杂环境中捕捉机遇、抢占先机,形成推动工作的新思路新机制新举措是重点;在公信力建设方面,是否坚持言必行、行必果,不折不扣地兑现政策和承诺,是否坚持依法行政和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形成公平公正有序的良好发展环境。具体落实在公路行业,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提升:
2.1加强执行力建设,进一步提升工作效能
公路行业干部职工要牢固树立“雷厉风行、崇尚实干、追求一流、重在结果”的执行理念,营造“用执行力倍增效益、用执行力彰显价值、用执行力塑造人格”的文化氛围,做到执行工作不敷衍塞责,一抓到底不半途而废,知难而进不畏惧退缩。要大力推行“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工作作风。要健全机制,加强监督检查,把执行力建设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动态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提高干部职工对执行认识到位、行动自觉、贯彻有力的认识,促进干部队伍素质进一步提升。要继续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坚持“施工一线工作法”,真正做到班子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创业,措施在一线落实,切实把全处、职工发展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和问题解决好。继续实行重点工作和重大事项领导交办制、分管领导催办制、责任部门承办制,对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实行全过程追踪督查,每月定期通报进度,没有达到时间进度要求的,责任部门主要负责人要说明原因,公开承诺完成时限,接受群众监督。
2.2加强创新力建设,实现机制体制创新
公路行业,质量就是生命,创新就是效益。要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坚持“以一流的装备,创一流的速度”,“以先进的技术,创一流的质量”,大胆开发应用新工艺和新材料,积极开展QC技术攻关,推荐科技成果、奖励科技人才,走科技兴路的道路。近年来,工程处在施工中成功应用了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碎石化工艺、海母高性能半柔性路面再生技术等先进的技术,节约了施工成本,提高了路面性能,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要不断推进体制机制的创新,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运用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破解难题、深化改革、促进发展。过去,工程处的主业是公路工程施工,作业面主要是路基、路面、桥涵,今后应当逐步向综合发展的道路靠拢,积极探索道路养护工作新项目,比如开辟道路标线、标牌加工制作、苗圃绿化等新的项目;随着公路建设市场竞争的激烈,今后招投标工作要由过去的“广撒网、多投标”转变为“抓重点,提效率”;在车辆管理方面通过安装GPS监控装置确保了车辆调度和油料管理更加严格、科学。
要营造创新的氛围,保护和重用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勇于创新、实绩突出的干部,形成崇尚创新、鼓励创新、保护创新的良好氛围。我们施工中在道路材料、施工工艺上要想有新的突破,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资金和人员的投入不足,选题的风险较大,这就需要为基层技术人员大胆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环境和宽松体制。
2.3增强公信力建设,树立廉洁务实行业形象
公路建设单位施工项目多、资金流动数额大、管理分散,在工程招投标、工程建设、资金使用、物资采购、计量支付等重点部门和关键环节都存在发生腐败问题的可能性。要积极推行党务政务公开,提高工作透明度,在厂务公开的内容方面,先易后难,先从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入手,逐步向工程建设领域延伸和发展。坚持重大决策公开,领导干部任前公示,物资采购公开招标,重大基建工程承发包制度的执行情况公开;要进一步增强自律意识,坚持廉洁从政、依法行政,坚决杜绝“吃、拿、卡、要”等行为发生;要及时解决好干部职工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职工住房、继續教育、子女入学入托提供良好的条件;加强行业诚信体系建设,研究预防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长效机制,按时发放临时人员工资,提升行业公信度;要以创文明城市为契机,对社区结对帮扶,深入基层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进一步提高单位的公信力。
要确保公路行业“三力建设”取得实效,就要正确处理解放思想与推进工作的关系,把推进思想解放、开展“三力”建设年活动与贯彻执行中央省、市委党委的决策部署、实施“十二五”规划、促进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与优化发展环境、提高工作效率结合起来,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争做港城建设先锋”活动、“科学管理年”活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结合起来,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为群众办实事结合起来,不图形式,不走过场,使解放思想与“三力”建设真正取得转变观念、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