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种油茶果实成熟期叶片养分及磷组分的差异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2433184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果实成熟期不同品种油茶的养分差异及磷素的利用能力,为后期施肥提供指导,以提高油茶产量.[方法]以8年生油茶\'长林23\'长林55\'赣无12\'赣无16\'为研究对象,在果实成熟期采集油茶叶片测定其形态指标、养分含量、磷组分含量,并探讨养分与磷组分的关系.[结果]1)4个品种油茶的叶片形态存在差异,其中,\'赣无12\'的叶面积最大,\'长林23\'的叶面积最小;\'长林55\'的叶形指数最大,\'赣无16\'的叶形指数最小;2)\'赣无16\'的叶片全氮含量显著低于其他3个品种,有机碳含量显著低于\'赣无12\'.\'长林55\'与\'赣无12\'的C:P显著高于\'长林23\'与\'赣无16\'.3)\'赣无16\'的核酸磷含量显著低于其他3个品种,结构磷含量显著低于\'长林23\'.4)通过相关性分析,结构磷与叶片全氮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核酸磷与叶形指数、叶片全氮、叶片N:P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残余磷与叶片全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长林23\'长林55\'赣无12\'赣无16\'4个品种油茶的叶片形态存在差异.在果实成熟期,品种对油茶叶片的碳含量、氮含量、C:P、结构磷和核酸磷含量有显著影响,对全磷和N:P、C:N、代谢磷和残余磷无显著影响;\'长林23\'的磷利用能力最高,\'长林55\'和\'赣无12\'次之,\'赣无16\'最低.因此,在油茶施肥和养分管理过程中,应根据油茶品种的叶片养分特性和磷组分差异调整施肥比例,科学合理增施氮肥和磷肥,以克服南方红壤磷素缺乏的养分限制因子的不利影响,提高油茶产量.
其他文献
植物配置是河岸带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调节生态系统、净化水质空气、提升生态景观等功能.针对浙东运河宁波段河岸带植物存在景色单一、生态调节作用不够显著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现场调查,分析了浙东运河宁波段郊野村庄风貌自然生态、城镇风貌生活和核心城区三大区块中植物配置的现状;建立了村庄风貌区、城镇风貌区和核心城区三种不同风貌区河道堤防结构型式的河岸带植物配置模式,并提出了植物选择方案.研究结果可为生态型河岸的规划建设以及河岸带植物的科学配置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