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钓小屋

来源 :垂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qin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所生活的城市,在段子里是这样的:
  别人看雪的时候,我们看雪;
  别人听雨的时候,我们看雪;
  别人踏青的时候,我们看雪;
  别人赏花的时候,我们还看雪。
  因为,我们只有两个季节——
  一个是冬季,
  一个是大约在冬季。
  我所生活的城市,在生活里是这四张图:
  这是哪儿?各位再猜一会儿……
  如此大环境和大气候,不在冬天找点儿节目,一定会因为抑郁而等不到下一个钓季开禁的。不知道别的钓友怎么想,反正我坚信,冰钓实在是因条件所限,钓鱼人不甘心封竿的无奈之选。比起碧水蓝天,青松翠柏,这冰天雪地是怎一个“冷”字了得。不过,这“冰钓”两字,确实在漫长的冬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线生机,差别在于,钓鱼人所谈所论的冰钓,是这四张图这样的:
  下面进入正文——加拿大魁北克Sainte-Anne-de-la-Pérade小鎮冰钓小屋一日游,也正式揭晓一下我的位置——加拿大魁北克蒙特利尔。
  冰钓,一直是大家冬日里津津乐道的话题。“今年你去冰钓了吗?”就像国人常问的那句:“吃了吗?”只不过,吃瓜群众所理解的冰钓是有别于钓鱼人所说的开冰钓鱼的,在此我暂且称之为“冰钓小屋”以示区分。
  对蒙特利尔居民而言,Sainte-Anne-de-la-Pérade小镇是冰钓的不二之选。两个小时的车程,尚在可接受范围之内,提前预定、提前预定、提前预定——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因为我几年前就有过一次盲目跟随一个外号“大忽悠”的朋友驱车前往之后,被告知由于气候原因,今年冰屋尚未搭建的惨痛经历。
  据说,冰钓小屋始于1938年,如今绝对是当地的成熟产业。一片不大的水域,有数家经营冰钓小屋业务的商家,规模大小不一,冰屋总计数百个。因此,如果你预定时一家答复满员了,可以多打几个别人家的电话碰碰运气。当然,如果是周末前去,还是早早预定为好。
  我们此行共12人,预定时就被告知相应规模的冰钓小屋已经没有了,不过老板为了不耽误生意,答应给我们分一间规模大一点儿的屋子(因为这类活动是按人头收费,因此我们算是赚到了,倒不是觉得占了便宜,而是活动空间大了,确实舒服)。
  我们早上8点出发——因为拖家带口,这个出发时间有点儿晚,10点到达时基本已经错过了早上的上鱼高峰,所以铁杆钓鱼人应秉承起早贪黑的精神前往。
  鉴于本人是一个“资不深”的女性钓手以及这种钓鱼形式,在此我就不探讨什么技术问题了。鱼饵是老板代为准备的,分为猪肝和大虾两种,实践证明,猪肝挺好用;值得一提的是“位置论”,我们的冰屋只有靠近门后方的一角疯狂上鱼,其他位置都没什么动静,那一角下游的另一间二人小屋更是上鱼到手软。
  作为第一梯队,我们到达后被顺利带至基地,这间屋子原本是为25人规模的团队准备的,事实证明我们十几人玩耍,空间刚刚好,如果真的挤满25人,还是略显局促的。
  大家做的第一件事是埋锅造饭,为此我严重怀疑随行人员:你确认你是来钓鱼的吗?不过人员到齐后,就是欢乐的上鱼时光了。
  事实上,这确实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钓鱼活动,它更适合三五好友携家带口聚会狂欢,尤其适合准备为夏天钓季攒人品的钓友贿赂家属,对于激发小朋友的钓鱼兴趣也颇有成效。
  最后,我来科普一下我们所钓对象鱼的品种。此鱼学名大西洋小鳕鱼(poulamon Atlantique),它的俗名很多,比如poisson des chenaux(河床鱼)、 petite morue(小鳕鱼)、 loche(花鳅)、 Tom cod等等。成年鱼一般在15~20厘米,最长的可达45厘米。它们的寿命很短,平均寿命3年,最长8年,主要分布在北美东海岸,每年12月25日左右游到Sainte-Anne河里来产卵,所以又名“圣诞鱼”(poisson de No?l)。此鱼的产籽量非常大,每年在Sainte-Anne河上被捕获的鱼还不到每年来这里产卵的鱼总量的1%~3%,着实量大惊人,所以冰钓活动不会对鱼群数量造成损害。
  天色渐晚,我们吃饱喝足钓过瘾后,心满意足地准备撤退。这些冰屋是24小时开放的,晚场的钓客们已陆续抵达,继续着冰钓小屋的传奇,而我接下来就是眼巴巴地盼着冬天的渐行渐远……
其他文献
(本刊讯 记者·王鹏)2018年1月25日至31日,由辽宁北方期刊出版集团主办、垂钓传媒承办、北方图书城协办的2018海牙中国文化中心中国鱼拓艺术展获奖作品展于沈阳市北方图书城文化新谷店隆重举行。本次展览共展出16位国内顶尖鱼拓艺术家创作的37幅鱼拓作品,这些参展鱼拓作品均为在2017年由垂钓传媒和海牙中国文化中心联合举办的中欧垂钓论坛暨中国鱼拓艺术展中荣获奖项的优秀作品,其中不乏我国著名鱼拓艺术
期刊
人生路漫漫,街头遇船长  曹船长现年50多岁,20多年前,我们是风雨同舟的同行。那是1994年,我与公司7名干部船员被外派到一家地方公司。我们从天津乘飞机到深圳,然后到香港,帮对方接一艘老外的旧船。  公司指定我为一行七人的负责人。负责人这一没有任何待遇的差事,本该由职务最高的船员兼任,不应由我这个报务员担任,可同行的轮机长及大管轮都是退休返聘的,往下论资排辈就数我职务高了。当时的曹船长是我公司的
期刊
大风越吹,侬心越荡?  风是春天的东北平原上必不可少的一道风景。三到五级风是家常便饭,六级以上的风更是刮得昏天黑地日月无光。同样是四级风,南方的钓友尚能克服得游刃有余,可是在东北无遮无拦的大平原上,四级风已经是出钓的极限了。遇到四级以上的风力,钓友就没了选择钓位的权利,哪儿背风就去哪儿吧!  我曾在超过六级的风天出钓过,至今记忆犹新,空气和鱼竿的剧烈摩擦产生了强烈的静电,后果是不敢碰碳素鱼竿,每抓
期刊
五月——鱼情变化最剧烈的一个月。在从春过渡到夏的这个月份,气候温度变化剧烈,钓鱼人也要随着大自然的节奏调整自己的垂釣思路。  本期“独家策划”收集了数则经典的案例和精彩的钓事,愿大家钓好五月的鱼!
期刊
野钓久了,我发现一个规律,从春天开始到秋天结束,用饵几乎年复一年地按照一个模式循环——荤饵—面饵—玉米粒—面饵—荤饵。解释起来就是,刚开春用荤饵,比如蚯蚓,主钓饿了一冬的馋嘴鲫鱼;等小鱼苏醒,荤饵的标相叫人受不了,就改成面饵,但是面饵同样好景不长,只需个把月,无处不在、数量庞大的小鱼依然会把浮标弄得和过电一样,用玉米粒当然能解决问题,但是春末夏初玉米粒这个东西还真不太管用,啥时候大地的青玉米快下来
期刊
个别钓友在介绍钓鲫鱼方法的时候,常把“钓浮”与“浮钓”这两个不同的概念等同起来,这是不正确的。这并不是抠字眼,如果不认清這两个概念,将不利于正确运用相应的方法。在此,我谈谈自己的看法,希望对广大钓友有所启迪。  一、钓组运动状态不同  “钓浮”是静态钓,它是指从钩饵入水,浮标翻身站立,短暂地停顿、下降、反弹,再下降到位后的定位,这种静止是二力平衡后的静止。在这样的运动轨迹上,鱼讯的语言很少,一般都
期刊
1991年1月17日凌晨爆发的海湾战争,是美国纠集西方多国部队与伊拉克进行的一场军事较量。战争不仅造成了伊拉克经济的倒退,也给海湾沿岸各国的经济造成直接影响,各国港口因战争而悉数关闭,来海湾诸国的专家、劳务人员全部终止合同,打道回府,给与海湾地区有商贸往来和劳务合同的国家和地区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此外,战争还毁坏了油井和油气管道,给海湾造成严重污染,海产品资源几乎遭受灭顶之灾。这场战争虽然已过去
期刊
@ 四方大脸  还记得十来年前手机的各种彩铃吗?我有这么个渔友,成天换各种不着调的彩铃,比如给他打电话约钓鱼的事,你会听到:您所拨打的电话已关机……刚撂下电话他就会打回来,嘿嘿一笑解释说那是彩铃。  有一次我俩夜钓,万籁俱寂的半夜,突然一个粗暴的男音:举起手来,举高点!再高点!我居然照着做了。聪明的都看出来了,那是他的新铃音!  @ 身轻如象  渔友包子给我讲的,他中学的时候多次旷课去钓鱼,被他妈
期刊
蒙特利尔是加拿大的第二大城市,位于渥太华河和圣劳伦斯河的交汇处。这个地方冬季十分寒冷,日平均气温为-10.4℃,大大小小的湖面一片冰封景象,是冰钓爱好者的天堂。  去年底,我探亲到了蒙特利尔的哥哥家,小侄说每年12月26日到次年的2月15日是加拿大冰钓的最佳时段。只需等到一个晴天,男女老少驱车前往成千上万湖泊中的任何一个,开冰凿洞、挂饵放线、安坐静候,便有鱼可获;人们也可以去商家提供的冰钓小屋,那
期刊
在上一期的文章中,我们向大家介绍了“闪光R21尺”,这期再来说“闪光R18尺”。  “闪光R18尺”是我的并继竿“初恋”。2005年高考结束后的那个暑假,我刚接触到台钓,第二年知道“闪光R18尺”,第一眼就爱上了它。超高的颜值、极度的轻量,仅仅这两点对当时还是“菜鸟”的我来说就是神竿的存在了。不过,当时我还是个穷学生,“闪光R”就像心中的女神一样,只能暗恋,无法触及。  朝思暮想几多年,直到“闪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