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惧岁月长

来源 :莫愁·时代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shuguiyu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偶遇以前的邻居夫妻,正在嘘寒问暖之际,一个漂亮姑娘走过来,挽起女邻居的手,笑靥如花。女邻居说:“我女儿。”
  他们搬家也就六七年时间,那个长得像洋娃娃的小女孩已亭亭玉立。女邻居说:“她小时候喜欢唱歌,还是学校合唱团的领唱。去年她对美术有了兴趣,说以后要去国外深造。”
  想起与他们同住一个单元楼的时候,几乎每天清晨都会听到小姑娘哭,那稚嫩的声音常常把我从睡梦中惊醒。
  “我不要去幼儿园,就不去。求求你们,让我在家好吗?”听着听着,我就想笑,一笑,睡意就没了。
  记得有一次,小女孩的妈妈一个人拖她出门,她哭着就是不走。小女孩妈妈想把她抱起来,她就挣扎,双腿乱蹬,搞得狼狈不堪。
  我看到后上前帮忙,一口气把小女孩抱到了楼下。后来,小女孩对我很有意见,一见我就把小脑袋扭到一边,嘟起小嘴巴。她爸爸妈妈让她叫“叔叔”,她总是很不情愿地咕哝一声“叔叔”。
  一想起她小时候的样子,我就想笑。
  孩子恋家,喜欢熟悉的环境,离不开爱他的亲人,这是天性。但人生是无法在没有陌生人的环境中走完全程的。一个孩子长到3 岁,父母就应该像老鹰一样,把幼雏推出窝,让它自己学飞——去学习,去交际,去受伤,还要学会自愈。
  成长,向来是一件艰苦而无可奈何的事情。
  当年我儿子也一样,不肯去幼儿园。我和母亲一起拖着他去,他不停地哭喊着,大冬天会把我累出一身汗。
  儿子喜欢与我睡在一张床上,紧紧依着我说:“如果有一天,我不用上学,你们也不用上班,一家人从早晨开始就在一起,那有多好啊!”
  后来,儿子长大了,读小学,读中学……有时早晨我睡过了头,他却已经穿戴整齐,过来叫醒我:“爸爸,你能不能快點,我上学要迟到了。”这就是孩子的成长。
  现在,儿子已经上了大学,有了清晰的人生目标。他时常在深夜给我分享一张大学图书馆仍然灯火通明的照片。他的微信签名是:“城市慷慨亮着整夜的光,如同少年不惧岁月长。”
  成长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但是,我内心仍然有淡淡的悲伤。
其他文献
“亲测有效”“太好看了”“太好吃了”……在朋友圈里,这种对某种商品或服务体验的分享几乎天天可见。从营销的角度来看,被分享的过程就是接受了一种另类广告,这种广告依靠良好的口碑和相互的信任为基础,利用人际互动,进行更亲密、更高效的信息传播,因而催生了一种崭新的走货模式——“种草”。意见领袖兜售生活方式  如今,“种草”已经把日常消费和网络社交结合起来,塑造了一种新的消费形态。在不少年轻人看来,“种草”
期刊
爱好摩托车骑行的叶小权怎么都没有想到,命运会在他最幸福的时候打开厄运之门。但是,妻子却用爱从死神手里为他夺回了一张生命回程票。享受骑行的快乐  叶小权1982年出生于浙江省东阳市的一个普通家庭,高中毕业之后就走上社会。精明能干的他先后拜师学会做咖啡、理发和文身等技能,也賺得第一桶金。2002年,不再为生存发愁的叶小权买了人生第一辆重型摩托车。每每骑上心爱的摩托车,他都会觉得生活是那么美好。那一年,
期刊
“每当我看见天边的绿洲,总会想起东方齐洛瓦。”上世纪80年代,这句广告语广为流传。电视画面上,烈日当空,在一望无垠的沙漠中,一个孤独的旅行者正在艰难跋涉,衣衫褴褛,汗流浃背。不幸的是,他的水壶已经干了。正当他陷入绝望时,一台冰箱忽然出现在前方。旅行者仿佛看到了生命的绿洲,不顾一切地冲上去,打开冰箱,捧起饮料开怀痛饮,这时画外音响起……  用现在的眼光看,这个广告并无特别之处,在当时却让人耳目一新,
期刊
携手探究传统文化  2008年,乔巍本科毕业后去美国东北大学继续深造,学习机械自动化。在异国他乡留学的日子,乔巍发现自己在许多事情的认知上和西方同学持有不同的观点,这种不同来自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2010年,已在互联网行业工作了五年的李妍赴美攻读公共管理学硕士,成为乔巍的校友。在联谊派对上,两人相识,渐渐走到了一起。  李妍热爱中医,受其影响,乔巍经常和她一起学习、讨论中医理论。中医学中包含天
期刊
赵震的工作任务是给秦始皇墓葬中的兵马俑拍摄身份证件照,目前已完成兵马俑一号坑862 尊陶俑的拍摄。在拍摄过程中,他与一尊兵马俑唇上的指纹不期而遇,他说:“这枚指纹是秦朝工匠在制作兵马俑时留下的,这枚指纹连同其创造的兵马俑奇迹,在岁月光照下熠熠生辉,一起成为国家宝藏。”少年立志,缘定“最棒的工作”  赵震出生于1976年,是陕西西安人,父亲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工作。小时候,父亲经常给他讲兵马俑的故事
期刊
在你我的目光之间  当我的目光溺毙在你的目光里,  我瞥见那最深的黎明  我看见那远古的时代;  我领悟了我没有领会的事物  并感到宇宙正在你的目光  和空无之间流动。  ——阿多尼斯《最初的诗》  阿多尼斯或許是在西方获得最多奖项的东方人。他曾被萨义德称为“当今最大胆、最引人瞩目的阿拉伯诗人”。逃离贫困和束缚  1930年,阿多尼斯出生在叙利亚的一个海滨村庄。在那里,隔绝、封闭和贫穷几乎按灭了所
期刊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厕所的消毒与日常管理该如何做?创业青年杨西炜带领团队设计出智慧厕所监管平台,让厕所更智慧。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创新灵感  2017 年,在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读大一的杨西炜想在军训后冲个热水澡,可他的宿舍在七楼,楼层高、水压小,需求无法实现。“我可以自己想想办法,读大学不就是要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吗?”  经过调研,杨西炜发现并不是学校的中央熱水系统机组不行。那时,杨西炜刚加入学校的创
期刊
社区里的老年人越来越多,如何让老年人走出“孤岛”与世界连接?一对上海夫妻给出了他们的答案。夫妻携手服务老年人  吴文巍是中国电信上海分公司的一级网络专家。一天,一位老人拿着手机来咨询:“师傅,请你帮我看看,这个电话怎么打不过去呢?”吴文巍接过老人的手机一看,第一感觉是:这个奇怪的号码是诈骗号。“他说是公安局的,可是我转过去13 万元后就打不通了。”老人说。当吴文巍告诉老人他可能上当受骗后,老人的脸
期刊
惊心动魄的2020 之夏,刚从疫情横疟武汉封城的困境走出来的华夏大地,又遇到百年不遇的长江大水。  重庆大雨,三峡泄洪,湖北告急,鄱阳湖破圩……看到电视里长江水位不断上升、部分地区被淹的报道,住在江边且是一楼的我们,不禁紧张起来。俗话说水火无情,大水一旦过堤,后果不堪设想。2016年暴雨导致内涝,家里地下室进水,折腾了一个多星期,那时的窘境我还记忆犹新。连身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的三姐都发信来,关注三峡
期刊
周末去菜场,看见毛豆很新鲜,我就随手抓了几把入袋。一位阿姨也在买毛豆,但她还要挑挑拣拣。我买番茄,她认为我挑的不好,要帮我挑,说如果这两天吃就尽量买熟一些的,炒出来的汁液更浓郁。我跟她道谢,她说:“不用谢,你很能干啊,自己开伙。我的儿子和儿媳妇天天回来吃饭,从不做饭呢。”  我第一次被人表扬做饭就是能干,感觉就像表扬我会吃饭一样有些好笑,但心情忽地明亮起来。路上看见一个邻居家的小孩,双手背在身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