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NGO崛起之路

来源 :自然之友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e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4月21日我去台湾学习台湾农会的组织经验,6月19日凌晨才回到北京。我在台湾知道汶川地震,连夜赶写政策意见通过社科院上送。但是,还能为抗震做什么?我选择了实地考察台湾“9·21”抗震经验,力争将他们的经验带回来。
  
  民众对NGO评价超过政府
  
  台湾“9·21”地震至今已九年。不过,上下一谈起“9·21”,都会立即提到民间社会发挥的重要作用。他们对民间的赞誉的确超过了政府。NGO的主动和全面参与,成了“9·21”抗震的标志。从物资配给、心理咨询、社会工作到政策构建、捐款监督以及发起成立“9·21”抗震基金会,台湾NGO的组织性、系统性、完善性和快速反应能力都超过了政府,这一点获得了政府和社会的公认。通过“9·21”抗震,台湾NGO组织形成了聚散有度的快速反应和应急机制。是“9·21”抗震这个机会成就了台湾NGO——有意识、有组织、有作为,能够号召全社会最积极的那部分力量站起来抗灾的社会主体。“9·21”震后三天,台湾联合劝募协会—— 一个有很多NGO加盟的非营利组织联盟就开始了联合行动,直接派出资深社工到一线组织资源调剂中心,有组织地分发各地运来的捐赠物资。七天后,经一位NGO律师提议,一个覆盖全台的NGO联盟的雏形铸就。第十四天,这个180家NGO参与、简称“全盟”的机构就拉开架势正式办公了。
  一开张,全盟就通过表决建立了资源调配组和捐款监督组。捐款监督组负责向所有的捐款机构(包括政府)征集(依法采集、调查、保存、整理、提供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迅速发信、问卷和打电话,希望受访机构主动报告捐款捐物数额、投放地区、时间和数量。还没有投放的要公布计划,过一个月后再征信时要说明计划执行或者变更的情况,而这些,都按月公布到网站上。半年之后,全盟的捐款监督组公布了一份非常翔实的报告。据报告执笔者“中央研究院”历史所副所长谢国兴教授和台湾大学学务长冯燕教授告诉我,迄今为止,这份报告所披露的数据,是“9·21”抗震全台最完整的数据。政府没有做出来,而NGO全盟做出来了。而且报告的整体设计、资料征集方式、统计方式都非常完善。著名律师、会计师直接介入,以增加公信力。在那个阶段,全盟经常讲的一句话就是:“我们没有公权力,但有公信力。”
  台湾“9·21”抗震的民间捐款共有新台币360多亿元,其中,有140亿元通过各种渠道转赠给了政府。台湾社会认为,这些钱既然是老百姓捐的,如何使用就不能不让老百姓知道。所以,在“9·21”后半个月,全盟就倡议成立“9·21”抗震基金会,最后由政府立法成立。转赠给政府的140亿元,从政府账户拨到基金会的账户,用财团法人的机制非常透明地使用这笔巨款。两年后“9·21”抗震基金会成立,全盟就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向社会宣布解散。
  “9·21”抗震基金会继承全盟的精神,审慎地使用每一分捐款,直到九年后的今天,资金才基本用完。所剩的44亿,是当时基金会贷款给农户盖房的,经过九年的努力,重新站起来的农户大都将这笔贷款还上了。所以,捐款的使用方式是自助助人、透明高效。我在台湾的两个月内,“9·21”抗震基金会向社会宣布,基金会已经完成历史使命,于2008年6月30日解散。
  从资源调剂中心到全盟再到“9·21”抗震基金会,台湾NGO一步一个脚印,步步掷地有声。而且,当这个群体能够做到聚散有度、开合有节的时候,对于自己的使命和能力就已经具备了坚强的自信。
  法治精神是NGO的根基,台湾“9·21”抗震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法律作为救灾运作的机制。
  抗震九年,台湾在安置阶段和重建阶段都有系统的规划,而且都作为法条公布,还有十分明确的、甚至照我们的观点看来很繁琐的细则。所有的法条都明确了生效的时间。例如,“9·21”抗震基金会的法条规定,该基金会存在时段为五年。预估五年大约能把抗震救灾的工作做完,到那时,这个基金会就要解散。结果做不完,就又延迟到今年。可见,可以将基金会视为危机时期资源聚散的一种财务处理机制,它并不见得一定要永存。这种创新的思路就把危机机制法律化了。
  台湾大学的谢志诚教授是“9·21”基金会的执行长。我访谈他时,他就提出人类遇到的灾难这么多、这么大,需要研究一种为应急时期所用的法律机制。大灾难来临,全社会自发地汇聚资源,立即成立一个组织(基金会)迅速集中全民的捐助用来救灾,让资源配给做到迅速、系统、公开、公正和有序,救援结束,这个基金会就应时解散。若研究出这样的特别行动法的法律机制,大灾难就会成为这种法律启动的号令。
  我认为,台湾“9·21”抗震的过程已经在初步实践这个法律机制,只是还没有做到事先防御。法律本是后置的,如果这样做,法律就有了前置性、预防性,作用就大了,它等于直接宣布民众自发聚集民间财富奋起抗灾是合法的,受到法律的保护和支持,一旦到了法律规定的危机时刻,民众就可以迅速地依法行动。
  汶川地震触发了台湾的知识分子,他们认为,需要研究这样一种以法律为本的紧急救灾机制,为了这个目的,谢志诚在收集阪神、“9·21”和汶川地震的法律法规并进行潜心研究,希望几年后能够提出成果报告。
  谢志诚的构想对我很有启发。大灾难是全人类的苦难,需要所有人的臂膀来扛。每个人都要对解救自己和他人负责,而不是单单依靠政府。当然,政府的公权力这个时候所起到的作用最大,绝不可缺,不过,政府同时也有责任承认和支持来自民间的巨大救援行动。将民间救援纳入法治的轨道,的确是一种思想创新和法律创新,应该提出来共同讨论。
  
  知识分子主导NGO
  
  台湾NGO能做的这样出色,他们并非一夜长大。1987年“解严”,台湾政府放开对社会组织的禁令,各式各样的NGO在台湾蓬勃发展。在1999年9月21日之前,他们经历了12年发展历程中曲曲折折的磨砺。这一点很重要,我们不可不看历史背景,将大陆NGO盲目地与之攀比。
  台湾的NGO能发展起来,最重要的经验就是学者介入。他们的NGO负责人大多是著名大学的教授或者某研究所的所长、副所长,都是知名人士。他们将自己的理性、理念和追求成效的精神传给了NGO。这些人形成了不结盟群体,在NGO的发展方向上起了很重要的导向标和稳定器作用。这使得台湾NGO的发展方向一直比较健康。
  这些知识分子都有教职,在NGO服务都是志愿者,不拿工资,只有很少的车马费和会议补贴。他们介入NGO的程度很深,比如直接任执行长、副执行长,也就是我们的秘书长、副秘书长。他们有职有权,并不因为兼职、不拿工资就只说好话,怕得罪人就不作抉择。比较而言,我自己虽然也在很多NGO中任理事、顾问,但是介入程度没有他们深。很多事情看到不对,也想纠正,不过没有权力这样做。NGO请我们主要是做参谋而不是做决策。
  这些深度介入NGO的知识分子在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9·21”全盟能在半个月内建立并聚集了180多个NGO组织,是因为有冯燕、陆宛苹(海棠基金会执行长)等一批优秀知识分子出面,调动他们所在的NGO以往的社会网络关系,迅速集结。为什么全盟能够获得政府和民众的支持?是全盟的一些骨干组织以往为台湾社会、为台湾老百姓所做的好事有目共睹。这些就是公信力的源泉。
  另外,全盟的策略也很有作用。这就需要一个社会声望高的人出来做总召集人。参与NGO的台湾知识分子们,都属于台湾社会的主流群体。他们是在1987年“解严”后逐渐冒头并形成一个整体的。我看到,台湾社会在走向民主化进程中,有一大批这样的知识分子,把他们的理想和追求,物化到NGO组织过程中去。所以他们最后所做成的组织,不仅整体结构非常出色,具体细节也让人叹为观止。
  在台湾期间,我亲眼看到NGO工作的高效率。比如“9·21”基金会的执行长谢志诚教授,带了10个人作基金会,其中还有兼职的学生。谢教授领的是台大的工资,将80%的精力用于基金会。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不多,工资不高,人事总成本相当低,但是完成了非常重要的工作。台大社会系的冯燕教授,多年前就做NGO的兼职工作,现在做大学的学务长,管理几万学生,天天忙到深夜。在这种工作状态中,她还做儿童福利联盟的副理事长,一个月一定要挤出一天为NGO工作。就是这样一批人把台湾NGO的素质提上去了。
  
  大陆知识界极需自省
  
  抗震救灾是一个全民族的事业。尽管中国大陆社会的飞跃不会那么快,但是这次汶川地震是一个整体提升的信号,如何认识、保护和弘扬汶川地震中全体国民表现出来的这种人性,是精神层面最重要的事情。中国的发展要有大的突破,首先在于人性的苏醒。我觉得最重要的,是重建中国的人文价值体系。
  我和台湾NGO的实施分子交往,总觉得有一些很深的东西值得思考。大陆学界与台湾相比,到底有什么不同?我以为,不同点在于,学界以什么为最高追求?将人格追求或者人性放置在什么位置?是在所有的追求(包括学术追求)之上,还是只放在做人的底线的位置?
  大陆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轨迹和台湾不一样。我们是跳跃式,台湾是渐进式。在我们,市场经济是突如其来的,做慈善公益更多是出于反对市场经济的负面效果,是有目的的去做,大都不是从人的本性出发。当然这一次汶川抗震大大地例外。而台湾在平日里也是如此。
  实际上,台湾知识界也是经过了较长的历史阶段和“9·21”地震这样的考验逐渐整合起来的。我只是觉得,大陆的知识界非常需要自省精神,总要自己认识了问题,才有可能从自行发展到行为的改变。
  与一切物质的、技术的东西相比,人性当然更重要,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受诱惑很深,忘记了自己的本性。大灾难结结实实地把生命高于一切的真理摆在我们面前。
  中国现在和未来走向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与政府、执政党、我们自己把人文价值的地位放在哪个位置,有非常直接的关系。在痛定思痛之后,我们可以一起讨论哪些东西是对的,哪些东西是不对的,哪些东西是可以改变的,哪些是不可以改变的。抗震的热情和干劲能不能始终坚持下去?这不仅需要政府长远规划,有一套制度化的东西,也要靠每个人的人性。
其他文献
一朵微花低吟,唱出世界的奥秘。  ——朱良志《曲院风荷》    人在山林原野中行走,与形形色色的山花为伴,不但可以“清心润肺”,还可以从中领略一些自然界中的奇妙事物,真是其乐无穷。近年来,每当春暖花开之日,我就按捺不住憋了一冬的山情、野性,开始新一轮的山花之旅,力图观察、记录到更多的有趣植物。    穿“毛衣”的白头翁    白头翁是一种既美丽又有趣的毛茛科野花。虽然我们已是老相识了,但每次见到它
期刊
编者按:为了达到“保障北京奥运会期间空气质量优良”这个目标,我国政府已经投资1200多亿元,采取了长期及短期的两类措施。作者却犀利地指出,这两类措施都难以从根本扭转北京空气质量,而其难以扭转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北京城市的盲目扩张。    小范围、短时间、低标准的目标    2008年2月11日上午,未来的国家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在两会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政府将保障北京奥运会期间空气质量优良。  张力军
期刊
编者按:在过去的一个世纪,北京是自行车和骑车人的天堂。但是现在,自行车路面渐渐被汽车挤占,自行车交通日益边缘化。与此同时,北京环境和交通状况的日益严峻。我们需要对自行车少污染、方便灵活的优势做重新的发现。自然之友从2005年就发起“骑行北京”活动,多年来,持续关注骑行与交通及空气质量之间的关系。2008年,自然之友启动了“低碳出行·健康骑行”活动。以下是自然之友会员对骑行的一些感言。    Cat
期刊
由于交通工具运行储运销过程中的跑冒滴漏等,导致汽油挥发排放量每年约为2万吨,造成北京市空气中的臭氧污染,在夏季可能导致光化学烟雾污染的发生,威胁广大市民身体健康,是城市生态环境的潜在杀手。特别是夏季八九月份,北京市近地面空气中的臭氧浓度经常出现超标的情况。空气中的臭氧浓度最大瞬时值均在300ug/m3左右,极易导致光化学烟雾污染的发生。近地面空气中的臭氧属于二次污染物,它在空气中的浓度依赖于空气中
期刊
2008年瑞典斯德哥尔摩“世界水周”论坛的主题是“水的发展和前景:为了一个洁净健康的世界”。最近一段时期,次贷危机、国际油价粮价上涨,警报接踵而来,引发了人们深深的担忧。但是,就在人们关注这些危机时,水危机也在悄悄地向人类逼进。  “涉水卫生”已成为全球性问题,人们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在发展中国家,约90%的污水和70%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河道,这直接威胁到饮用水安全及生活用水的供给。全球88
期刊
错位的农耕    对于中国来说,当前最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两个:一是农民问题,二是自然保护问题。当然,自然保护问题又涉及环境污染治理问题和自然界的复壮和还原问题。  这两个问题都和城市有关,因为农民现在大量在城市里忍辱负重出卖体力和尊严,以谋取一点可怜的现金和生活资料,没有能力去关注环境问题的严重;而环境污染方面肯定是城镇的贡献大,城镇在自然保护方面的能力有时候往往代表一个国家的整体水平——城市的文明
期刊
如果想更多地介入当代的城市问题,可以放宽视角,从世界城市发展的角度,对中国当下的城市化作一番审视。这种综合审视不仅仅着眼于城市的物质形态,而且更多地挖掘隐身其后的力量——土地制度、税收制度、法律制度等等。我认为,这些看似无形的力量实则有形,正是它们改变着、决定着城市的面相。我在美国国家建筑博物馆,看到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1800年所言“我站在上帝的祭坛上发誓,与一切强
期刊
公元62年2月5日凌晨,一场强烈的震灾在罗马坎帕尼亚省(Campania)地底迸发,数千名毫无察觉的居民在几秒钟内丧命。庞培城(Pompeii)内大部分建筑在睡梦中的人们头顶上坍塌。救援行动因随后发生的火灾而受阻。幸存者除了身上污黑的衣衫,失去了一切,而往日的豪宅大院也变成了一堆瓦砾。在整个罗马帝国境内,到处是惊恐、难以置信和愤怒的情绪。这个世界上最强大、技术上最先进的民族,这些建造出高架引水渠、
期刊
想到要离开了,总有些矛盾,因为除了想回到家,和回到自然之友的大家庭以外,我知道自己又将开始想念另外的一个地方,一个神奇的地方——阿拉善。   在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最后一天,我希望能将我看到的SEE,看到那也许连冰山一角都不全的所有,告诉和分享给大家,并将自然之友的战略规划介绍给他们。   从我第一天来到这个一层楼的办公室,一个人坐在那个小屋开始,我很想知道,弄明白,这里的工作人员在干些什么?他
期刊
2008年6月19日上午,“自然之友”董老师带我们四年级的同学们到大自然中做游戏。  那天,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了个外号,我们也给平时比较严肃的班主任王老师起了一个外号“银杏树”,银杏树是我们村里的一棵2000多年历史的老树。王老师虽然年纪大,快退休了,但是精神还很好,特别像我们村里的这棵神树。董老师开玩笑说自己是甘肃洋芋蛋,学名叫土豆。当然,我们每一个同学也都有了一个有趣的名字,如:蜜蜂、鸟、小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