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经济中企业家行为的政策约束

来源 :理论与改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op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我们这里说的企业家指的是从事战略经营的董事长和日常经营的总经理。有人说董事会产生于股东大会.董事长受董事会的推举,总经理由董事会选聘,他们的一切利益均与企业的发展相联系,因此企业家的行为目标和股东目标应当是一致的.我们不能完全否定这种逻辑推论中的合理成份,但只要深入观察和思考,就会发现这种认识的肤浅性,事实上,只有股东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主体,企业家行为动机的多元性以及企业家报酬来源的二重性都会导致企业家行为目标偏离股东的利润最大化目标。
其他文献
搞好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但如何实现,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有着很完善的范例。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而且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
我国选举制中产生代表候选人的方式分直接选举制和间接选举制,前者适用于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后者适用于省级和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而各级人代会又选举各级相应的政府、司法
过去几年,党和政府花大力气抓惩治腐败斗争,取得的成效是明显的。但确也不尽如人意,广大干部群众对此意见甚多。党的十四大报告重申了反腐败斗争的任务,明确指出。坚持反腐败斗争
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态,一民族之心理状况及其特征,必须受制子该民族的客观物质生活条件。事实上,每一民族之生存、发展的客观基础在于它必须通过生物的方式进行生物体的再生产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进程中实行的治理整顿,如何坚持和掌握宏观紧缩政策的方向和力度,如何既把总需求压下去又不导致滞胀局面的出现,如何与深化改革和经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
一、社会主义行政价值观的概念价值,作为一个关系范畴,它表示着各种人和事物之间的需求和满足需求的程度。一种事物或行为,只有当它被认为是有价值的,能满足人们的这种或那种需求
(一)在理论上需要明确认识的几个问题一、住宅商品化是不是等于住宅私有化?当前有一种较普遍的认识,一讲住宅商品化,就认为是买房卖房,这是对住宅商品化科学内含的不全面理解。我们
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各地各级政府正加紧职能转换.其中不乏开拓创新的成功范例.但毋容讳言,也有一些明显有违市场经济基本要求的行为,使职能转变
正象马克思恩格斯借用很多德国古典哲学的术语并使之唯物主义化一样,本体论这一旧哲学中常用的术语在马克思那里是就世界本原问题而提出的。本体论一词最早出现在德意志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