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自信、道路自信与制度自信:回想邓小平

来源 :学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h1980045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中国共产党建党90 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其根源就在于我们始终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十八大报告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的丰富内涵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无论是回想邓小平时代,还是走出邓小平时代,都要有这样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坚持
其他文献
中华之意首在文化、次在血亲、也在地域,通过对三个不同层面国籍制度在以色列、德国和美国的实施和比较对我国的国籍制度改革提出建议。分析指出,我国当前政治、经济、文化等多
党的十九大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大理论成果。其中,对内改革实现富裕梦,对外开放追寻强国梦,两者合二为一深刻全面地诠释了"中国梦"的思想构成与价值
摘 要:“四个全面”是坚持问题导向、着眼于全局和长远,运用逆向性思维、实践性思维、动态性思维和系统性思维等哲学思维而形成的战略布局,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创新与重要理论。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过程、逻辑关系、科学内涵以及现实意义等角度,进行了哲学思维分析。  关键词:四个全面;哲学思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
摘 要:“五大发展”理念彰显我党在新时期治国理政的全新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新飞跃。“五大发展”理念有着深刻的哲学底蕴。从辩证法角度看,“五大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灵活运用;从唯物史观角度看,“五大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当代反映;从认识论角度看,“五大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实践升华。  关键词:“五大发展”理念;唯物辩证法;唯物史观;认识论;哲学阐释  中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