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的流行因素,并且研究具体的预防措施加以干预。方法选择该县2012—2016年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针对所有患者的人口资料以及患者的疾病情况展开统计学分析。针对乙肝患者患病情况以及疾病的流行特征加以分析,并且创建具体的乙型肝炎疾病预防控制措施进行干预。结果从2012—2016年,患有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的概率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下降。从2012年的2.5‰(253/101 279)下降直2016年的1.17‰(119/101 279)。针对统计数据实施分析发现,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在18~31岁之间的人群中多发,男性患者例数约为女性患者例数的2.37倍。针对不同职业居民患有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的概率进行分析发现,每一种职业患有乙肝疾病的概率表现较为稳定。对于不同户籍居民在患有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概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012年以及2013年两个时间段,在乙肝疾病发病率方面,常住人口低于暂住人口极为明显。在2014年与2016年之间,在乙肝疾病发病率方面,常住人口高于暂住人口极为显著。结论针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的流行情况进行分析,选择有效方法制定具体的乙肝疾病防控方案,并且有效实施,最终成功降低患有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