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黄海海域虾夷扇贝体内脂溶性藻毒素分析

来源 :海洋与湖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7930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洋中有毒藻类产生的藻毒素能够经由食物链在滤食性贝类体内累积,危及人类健康。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HPLC-MS/MS)可以对多类脂溶性藻毒素进行同步分析,是贝类中脂溶性藻毒素检测的首选方法。本文应用液-质联用方法,对北黄海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中的脂溶性毒素进行了分析。虾夷扇贝样品于2011年采自北黄海海域,并解剖为闭壳肌、外套膜、内脏团和性腺四部分。在虾夷扇贝中共检测到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鳍藻毒素-1(Dinophysis toxin 1,DTX1)、扇贝毒素-2(Pectenotoxin 2,PTX2)和虾夷扇贝毒素(Yessotoxin,YTX)四种脂溶性毒素成分。在扇贝各组织中,内脏团毒素含量最高(OA:1.97—2.99μg/kg;DTX1:4.97—77.29μg/kg;PTX2:1.12—50.08μg/kg;YTX:825—6680μg/kg),其次是性腺和外套膜,闭壳肌中毒素含量最低。各组织之间的毒素组成情况没有明显差异,均以YTX含量最高,占脂溶性藻毒素总含量的90%以上。除YTX外,扇贝体内还存在一定量的OA、DTX1和PTX2毒素,虾夷扇贝中检出PTX2在我国系首次报道。北黄海海水样品中存在较高密度的渐尖鳍藻(Dinophysis acuminata)和倒卵形鳍藻(D.fortii),可能是虾夷扇贝体内OA,DTX1和PTX2的潜在来源。为防范虾夷扇贝中藻毒素造成危害,应进一步强化对北黄海海域贝类中藻毒素及海水中有毒藻类的监测。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相关领域技术的飞速发展,其他印刷方式和传媒对胶印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但是,胶印技术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在印刷市场上仍占主导地位,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是英国著名女作家乔治·艾略特的早期作品之一。小说描述了女主人公玛吉短暂的一生中内心欲望与外界力量的斗争与挣扎。最终她选择了忠诚于家人、朋友以
艾滋病是由于人体感染HIV病毒后出现的一种免疫系统疾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治疗手段是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但抗逆转录病毒的方法仍无法完全清除感染者
晒版时.要将图像晒到版材上的合适位置.且上下方向留足叼口尺寸.左右居中。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大多数晒版人员是先用铅笔、直尺在版材上画出叼口线和左右中心线以确定晒版胶片的
期刊
一、研究背景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发达国家相继放松金融管制,金融自由化浪潮席卷全球,现代金融体系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1999 年 11 月,美国国会通过了
深圳市精密达机械有限公司的主要产品有无线胶订机械系列、锁线装订机械系列、铁丝装订机械系列和折页机等四大系列20多种型号,为广大用户提供具有欧洲一流品牌水准的装订机械
在美国,水性复合黏合剂已占软包装复合黏合剂市场30%的份额;在欧洲,无溶剂黏合剂已占软包装复合黏合剂市场40%的份额。在软包装行业中,水性和无溶剂黏合剂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高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