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气才有灵气

来源 :共产党员·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hong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有重大主题,各地都会举办宣讲活动。少数宣讲团成员在宣讲时,有的一篇稿子念到底,有的一张面孔板到底,有的习惯讲大概念空道理……类似这样的宣讲不仅达不到预期目标,甚至会引起干部群众的逆反心理。
  笔者曾参与过某基层乡镇的讲坛活动,由镇、村党员干部担任主讲,听之大有感触。有的村支部书记上讲台,全程脱稿,侃侃而谈,既能围绕党中央的最新理念、核心精神,又结合了村居工作的鲜活案例,更用最淳朴、最实在的语言谈及个人所思、所想、所悟,声情并茂。尽管说的全是“乡土话”、讲的都是“群众事”、传递的也无非是“百姓理”,但听过之后,令人身心畅快,赢得全场叫好。
  反观时下,我们有一些党员干部,理论水平的确很高、业务能力也确实强,但偏偏在宣讲中做不到“接地气”“冒热气”,单纯念着讲话稿,味同嚼蜡、枯燥至极,却又弃之可惜、聊胜于无。看似也传达了上层精神、介绍了大政方针,但聽众很难打起精神听下去,打瞌睡者有之、“低头党”有之……又何谈达目标、有实效、促提升?
  做宣讲少不了“仰望星空”,在凭栏望远中探索未知的道路,引导干部群众掌好时代发展之“舵”。但我们更需要脚踏实地,依据理论讲落实,结合精神谈问题,多用听众熟悉的语言,多说群众关心的话题,让宣讲真正发挥融合思想、深化理论、指引实践的作用。我们党员干部更要多向基层“下沉”,少说些大道理,少卖弄些“名言骚句”,多掌握些群众关切的问题,多研究些落实的举措,做到围绕群众做宣讲、围绕问题谈思路,切不可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有让宣讲接地气,才能将理论讲明白、说透彻、添生气。
其他文献
蕃书史之有载.李白由于与渤海使臣、留学生的交往,掌握了蕃书的秘密.而李白所答的蕃书,既不是藏文,也不是回纥文,而是渤海国的原始图画文字,这一结果是笔者在发现与破译女真
词义及构成研究中遗留着许多问题,需要深入探讨.语义三角理论对宏观上的词义认知具有重要价值.词义是复合的结构体.语法义在词义结构中具有普遍性;概念义是词义的基础,是理性
江习高速四面山隧道软硬互层围岩为近水平岩层,弹性模量比值为1∶5,黏聚力比值为1∶4,层理效应明显,且层理与隧道相对位置不一,对隧道开挖影响也不同。以砂泥互层V级围岩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