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做到65岁的工作越来越少了

来源 :党员生活·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fei1988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人类进入现代社会、建立职业用工制度以来,“毕业后工作、60岁退休”成为一种得到公众认可的工作制度(在中国,一些男性退休年龄延后到65岁了)。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认为,职业生活被认为是人生命历程的主要意义,没有之一。而职业身份,与一个人的自我认知与社会评价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然而,当我们步入全面网络化的21世纪,突然发现人类的工作模式出现了变化。以下的一些现象,持续地动摇着我们对职场价值的信仰:
  1. 在全世界范围内,劳动的机会似乎在不断减少。
  2. 知识的更新迭代在加快。
  3. 高强度的用工模式。
  4. 结构性的失业。
  这些现象构成了我们社会的新闻图景:劳动者起早贪黑,风雨兼程,又总是身不由己,甚至事与愿违。各处飘散、枯萎,这似乎是职场江湖的写照。
  有人将失败归结于个体的不努力,但这难免有点简单化。遭遇职场困境的,不乏非常优秀的人,包括“985”的硕士、博士,还有曾经有过辉煌实战经验的“老江湖”。当此类事件具备一定普遍性之后,它已经具备了社会学意义——它指向的是,我们的社会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劳动者到底该如何自我定位?
  必须认识到,我们已然进入一个看上去很美,但实际上很荒芜的后工业时代。随着自动化与人工智能的深化,作为社会中最主要的职位提供者之一的工厂,能提供的就业机会已经大大减少。依托互联网进行的创新产业、文化产业、服务业、金融业等行业,被认为是新经济的代表,也是后工业时代的入口。
  这种后工业时代,尽管很环保、很便利、很“輕”,甚至创造出一些令人震惊的财富神话,但是也隐藏着极高的风险。乌尔里希·贝克曾经预言这种工作体制的风险性,因此他在《风险社会》中提出,工业社会逐渐消亡,新的“风险社会”日益凸显。
  而新经济是否能规避这种风险呢?答案似乎是否定的。后工业时代,事实上很难复制工业时代的大规模生产。当集体化大生产让位于原子化的小作坊,在实现了“人的解放”的同时,也意味着人进入悬空的状态。悬空状态的特征是什么?似乎人人都能轻易找到一份工作,却不知道未来在哪里。大量的劳动人口,慌张地面对着职业的不确定性。
  人类是需要确定性的动物。看起来充满机遇,但欠缺持续性的后工业时代,事实上并未让一个人变得更舒适,相反,它进一步加深了人们的焦虑感。
  大量青年徘徊在新经济的入口处,尝试找到迅速变现的方法;而找到变现方式的中年人,则受困于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遭到了失业的威胁;即使是成为网红的幸运儿,也在思考过气之后如何自保。
  有研究人工智能的专家乐观表示:未来的世界,工作交给机器去做,人类就不需要干活了;人类可以从事艺术、文学等创造性职业。这看起来是美好的愿景,但是,这些职业能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吗?他们的作品就一定有市场吗?更进一步说,“不被需要的人”同时也变成了“没有价值的人”,他们的价值怎么体现?对于大部分只适合程序化劳动的人,其未来何去何从?
  后工业时代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蓝图,因此它在带来愿景的同时,也在制造着惶恐与焦虑。越是智能的技术,越成为确定性的梦魇。至少,种种迹象告诉我们,可以干到65岁的工作越来越少了。
  摘自《腾讯大家》
其他文献
读大学时,我在心理工作室当志愿者,负责接听电话和处理网络预约。但实际上,这是一份非常寂寞的工作,因为没有人来。  总有些人内心并不平静、暗流汹涌,但他们宁愿把自己囚困在孤岛上,也不愿心里的秘密泄露半分。  某一天,工作室的邮箱里终于收到了我入职以来的第一封电子邮件。  发件人说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母亲不要他,把抚养权给了父亲,但父亲再婚后,把他扔在了乡下爷爷家。  他说,世界上最疼爱他的人
期刊
疫情防控阻击战仍在继续,开工渐次启动。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护大家的安全,在办公场所需要注意如下事项:  通勤路上保待距离  乘坐公共交通时,与他人保持足够的距离。坐公交、地铁等交通工具时,建议尽量去人少的车厢。  全程佩戴口罩。对普通人来说,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医用护理口罩,以及工业防护口罩都可使用。  如果周围有人发热或咳嗽,别恐慌。戴好口罩,保持1-2米以上距离,并及时换乘其他交通
期刊
自2月10日起,中国大部分省份开始逐步复工复产,从全国各地返回工作岗位的返程人员逐渐增多。与此同时,除湖北省外,中国其他地区新增确诊病例持续下降、病死率低。返程复工,不可避免地带来人员的流动和聚集,加大疫情防控工作压力;但也是企业尽快恢复生产、经济社会恢复正常运转的必然举措。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中国返程复工期间如何进行防疫工作,吸引了世界各国的目光。   大规模防疫阻止
期刊
萨提亚是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治疗师之一,其著作不断被译介到国内,《与人联结》是“萨提亚生命能量之书”系列中的一本。萨提亚在中国如此受歡迎,以致于她在书的最后感慨道:“如果有轮回的话,我的前生一定是中国人。”萨提亚最早倡导“家庭治疗”模式,致力于帮助整个家庭而非单个个体来解决问题。她观察了几千个家庭的沟通方式,通过不断学习和思考,逐步发展出一套自己的理论体系。其理论看似简单却内涵丰富,往往使读者在其
期刊
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陶行知  你可能还记得,那双饱含“我想读书”渴求的“大眼睛”。  但你可能不知道,距离“大眼睛”苏明娟家乡20多公里,就是我国第一所希望小学的所在地。改变“大眼睛”们命运的希望工程,正是从这里“萌发”。  5月19日,全国首个希望小学——安徽省金寨县希望小学迎来了30岁生日。  1990年5月19日正式落成的它,如一粒种子,在大别山深处“破土”:30年来,它见证
期刊
小V正在崛起。  2015年,“网红”成为年度十大流行语之一;2019年,“明星直播带货”和“网红直播带货”一起成为年度关键词。  在社交媒体去中心化的潮流中,知识秩序历经坍塌和重建,公众舆论平台不断涌现新面孔。明星向下,网红向上,大V旁落,小V崛起,任何人都可能一夜成名,也可能一夜速朽。  技术对个体赋权,广场与高塔并置。比起某个新个体的崛起,更重要的是个人价值观的崛起。  我们需要重新认识、真
期刊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大中小学春季开学延迟。从2月10号至今,“停课不停学”的网课已经上线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  由一开始的手忙脚乱、卡顿,搞得我濒临崩溃;然后是每天弓成大虾,老眼昏花地在群里爬楼找作业;再到后来驾轻就熟地同时操作手机、平板和笔记本,谁不卡看谁;到现在气定神闲,一顿操作猛如虎,监督辅导一清二楚。  电子盲的老母亲,在这个问题上也算是经历了一番凤凰涅槃了。  既当爹,又当妈不说,
期刊
那些沉寂数亿年的冰川,此前鲜有人类造访。一个人、一只狗、一辆摩托车,王相军在人迹罕至的冰川雪原探路,有时一面是高耸的冰墙,另一面就是万丈深渊,可他還是蹦蹦跳跳,像在家中一样自在,还兴奋地和冰川像朋友一样打着招呼,脸上笑出深红的褶子。  四川农村小伙儿王相军,是在西藏拍摄冰川的摄影师。这位“西藏冒险王”的每一次冒险,在视频网站上都有百万粉丝围观。粉丝们称他“冰川哥”,或喊他老王,其实他只有29岁。因
期刊
近日,牦牛为珠峰5G基站驮运通信设备的视频被热转,这正是中方在珠峰建设5G基站的一个缩影。而全球海拔最高的5G基站——珠穆朗玛峰6500米基站也即将开通,届时5G信号将覆盖珠峰峰顶。  向海拔6500米冲刺  目前,华为与中国移动已完成5300米珠峰大本营、5800米过渡营地的3个5G基站开通工作。华为透露,目前在5800米过渡营地,5G网络下行速率可达到1.5Gbps,上行速率达180Mbps。
期刊
实际上,在20世纪的中国,像苏明娟一样的孩子绝不在少数。尽管早在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就指出“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普及教育”,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贫困地区的适龄儿童尤其是女性儿童,仍旧很难接受最基本的教育。因此,直到1980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还是要把“普及小学教育”作为1980年代的“历史任务”。  我国小学教育曾落后日本82年  改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