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校园纠纷,建设和谐校园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k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学生与学校之间发生的校园纠纷,这个高度敏感的问题层出不穷,屡见不鲜,不仅伤了教师的心,也有损学校的形象,闹的沸沸扬扬,不少被媒体爆光,甚至司法部门也不同程度地介入其中,负面影响很大。最高人民法院正在制定一项新的司法解释,拟将以往仅仅通过教育行政部门就能处理的校园纠纷,会被纳入行政诉讼范畴,这就意味着学生就其校园纠纷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学校、教师怎么办?最好未雨绸缪,把学校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早发现、早解决。
  
  一、纠纷的根因
  
  1.思想根因
  我国学生仍受几千年来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思想注重仁爱,却忽视法制。道教强调“道法自然”,强调“无为”、柔弱不争,有的学生却误读为“逆来顺受”。近半个世纪来,社会主义的伦理思想教育突出了集体主义,却忽视了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因此,我国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强,把自身利益至于他人、集体(学校)利益之后,这是优点;但是,学生自我认知较少,维权意识相对薄弱,这是不足。以往凤毛麟角的学生维权事件多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发生的,而且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改革开放以来,在西方个人主义文化思潮的冲击下,学生的自我意识明显提升,自我维权意识空前增强。
  2.学校根因
  学校的校园管理理念落伍于时代的发展、学生的进步。首先,教师和学校都认为,所谓校园管理,就是全面管住学生。因此校规往往包含了学生的方方面面,甚至有些校规、要求已经超越了法律,但大家都觉得合理而无人质疑。其次,学校和教师都觉得学校是学生的权威,学生就应该听学校的,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因此校园管理动辄就会侵犯学生受法律保护的合法权益,侵犯学生的人格尊严,校园纠纷由此应运而生,层出不群。学校只要摆正自身的位置,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学生根因
  目前,学生群体处于未成熟走向成熟时期,不少学生心理素质低下已是不争的事实。同时,有学者认为人的综合素质包括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但不少数据表明当前我国国民最缺乏的是学生对《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法规的了解。
  
  二、纠纷的解决
  
  1.以人为本,加强建设。
  摆正办学理念,端正教学思想。学校和教师应当把学生当作平等发展的人,要尊重学生、宽容学生、理解学生、发展学生,让学生和教师成为学习中的朋友,生活的知己,让学校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乐土,情感的归宿。现今学生问题纷繁复杂,要求对学生的工作要做到实处,收到实效。教师不仅要保证学生遵守规则,了解《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法规,而且要用永恒的爱去对待学生的缺点和违纪,要及时掌握学生出现的各种事态及其发展动态,引导学生大事化小。
  2.帮助学生提高道德水平,理性对纠纷。
  如果学生维权只想到使用过激手段,动则找媒体、写匿名信,那么问题不仅得不到解决,反而使整个学校的权益受损。这就涉及了学生和监护人的道德水平高低。柯尔伯格认为,处于道德水平较高阶段的个体是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义务感,尊重法制,而最高阶段是拥有自己的人生哲学,对是非善恶有其独立的价值判断,从而达到高境界自律。学生维权意识空前提高,普法又是大势所趋,那么如何构建和谐校园?我们可以向学生反复强调,学生维权应建立在维护校园和谐的基础上。西方人本主义思想过于强调自我,对解决人际问题毫无办法。马克思主义集体观强调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协调统一,个人维权的结果反映集体的意志。所以,在教育学生拿起法律武器维权的同时,只有提高道德水平,才会尊重集体权益。
  总之,校园纠纷不是洪水猛兽,学生是弱势群体,帮助学生维权我们责无旁贷。学校和教师应坦然面对现实,认真分析原因,在不断提高学生法律意识的同时,也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定能控制出现的问题从而加以解决,定能构建和谐校园。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事业不断进步,人们对于暖通施工的质量要求也在逐渐的提升,目前来看,暖通工程的施工也十分复杂,在施工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从而来影响施工的质量。所以现今很多的施工单位都逐渐加强了对暖通施工的控制,以此来提升施工质量。本文主要是对暖通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进行了研究思考,并且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暖通工程;质量管理;控制;策略  引言  质量管理不仅仅是建筑
一、关于职工福利费相关规定rn(一)税法方面的相关规定rn1、“第四十条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rn2、“第四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
中国防务产业研究中心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与防务产业知名专家共同倡议发起,由防务科技产业投资基金与北京工业大学共建,按照校属院管模式进行管理,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
学校内涵建设是一个涉及面较广的概念,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班级,它的文化建设应该是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并由此及彼地推而广之,不失为推动学校建设的有效途径。因此笔者就其一点——班级的文化建设,提出未必成熟的建议。    一、主张或建议必须有论题,没有论题就无从建议。    经常听到老师们焦急的感慨:学生都不学你教再好有什么用?要是学生学了,哪有教不好的?这不经意的慨叹向我们提出了新课题
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78亿,其中农村老年人已超过1亿;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000万,其中有1200万生活在农村.从数据中不难看出,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施工质量控制及安全管理是重中之重,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Q注,更是引起业内的高度重视。本文着重阐述了现代建筑工程管理的相关问题,并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及安全管理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施工管理  1、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特点  1.1在项目管理中,施工项目是主要的管理对象,项
所谓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高,是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有效保证。若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不高,很难生产出优质的产品和提供优质的服务。  在国外,已将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培训列为必修课。加拿大注册会计师CGA的培训拥有完整职业道德培训体
【摘要】随着中国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与施工工艺的持续完善,愈来愈激烈的竞争,建筑项目的现场施工管理工作在整个建筑施工经过中占有特别关键的位置,所以增强建筑项目施工现场管理对确保施工安全,提升施工质量,推动项目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提升具备关键的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  1、施工材料的管理原则  一定要从“有利生产,施工方便”的原则开始,建设与健全的材料管理制度与方法;。  务必要遵
重大决策部署rn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是站在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的促进人
一、 相关涵义  著名国际会计学家弗雷德里克·乔伊在《国际会计学》一书中,将会计国际协调定义为:“协调是对会计实务差异设定限度以增加其可比性的过程。协调后的准则减少了逻辑上的冲突并改进了国家间财务信息的可比性。”  会计国际协调是指对各国会计规范和会计信息的差异程度加以限制,从而增加会计信息在国际范围内的可比性的过程。包括会计准则协调和会计实务协调。van der Tas(1988)指出,财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