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胸交感神经离断术治疗手汗症的掌温监测及护理

来源 :医学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gramme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汗症是交感神经兴奋异常升高导致手部极易出汗的综合症,患者平时手掌容易出汗,情绪紧张或体温略升高则更是汗流成滴,给患者的工作或学习带来极大困扰。上肢汗腺的分泌主要由胸3-4交感神经节支配,手术离断交感神经节后其兴奋性降低,使汗液分泌减少,从而改变掌温。掌温是胸腔镜胸交感神经离断术成功与否的重要参考指标,因此,掌温监测在手术中作为常规监测手段而广泛应用。2002年1月至2009年8月,本院为15例手汗症患者实施胸腔镜下双侧胸交感神顷离断术,现将术中掌温监测及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例,男子10例,女5例:年龄15~40岁,平均年龄22岁,所有患者自幼双手出汗过多,伴有足多汗6例、腋下多汗7例,术前均经内科检查排除继发性手汗症,心、肺、肾功能正常;15例手术顺利,手术时间30~60min,住院时间3~8d。
  1.2 手术方法简介
  患者取30度半坐卧位,双上肢外展固定;手术按照先右侧后左侧顺序进行。全麻后将胸腔镜套管置入腋前线胸大肌外缘第6肋间,在胸腔镜引导下于腋前线第3肋间做第2个切口;在2~4肋间颈部找到交感神经链,用电凝钩分离并切断交感神经链,严密止血后缝合切口。
  1.3 结果
  离断胸交感神经节10 min手患者双手温暖而干燥,手掌温度升高0.9~2.2摄氏度,手汗症状明显减轻。
  
  2 掌温监测及护理
  
  2.1 心理护理
  患者对手术方式、手术疗效缺乏了解,心理压力较大。术前巡回护士到病房访视患者,介绍腔镜手术的先进性,告知掌温监测的方法及患者配合要点,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积极配合手术。
  2.2 掌温监测前准备工作
  掌温用肤温监测仪测量。肤温探测头易受外界温度的影响,所以尽量将手术安排在恒温、恒湿的层流手术间进行,为保证正确性,避免因汗液蒸发导致局部皮肤温度改变,在掌温监测前擦干手术侧手掌皮肤,将肤温探测头平整地放于手掌中间,紧密接触后用宽胶布固定, 然后将肤温探测头边线与监护仪相连,15S后开始读数,手术者可以通过屏幕精确、及时、动态地观察到掌温的改变。
  2.3 准确监测并记录手掌温度
  手术医生是根据患者术侧手掌皮肤温度的变化判断神经离断术是否成功,胸交感神经离断术后,患侧手掌皮肤温度较术前升高1~3摄氏度或更高、手掌转干燥者为有效;手掌皮肤温度较术前增加小于1摄氏度,仍有潮湿者为无效。因此,巡回护士应准确监测并记录患者手掌温度,及时向医生报告。麻醉诱导过程中避免使用抑制交感神经的药物,以免影响掌温的准确性;在麻醉诱导后1min及离断胸交感神经节后10min,观察术侧手掌情况,监测并记录掌温。本组15例患者神经离断10min后手汗症状缓解程度均达到有效指标。
  
  3 小结
  
  电视胸腔镜交感神经离断术与传统术式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创口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手术过程中监测手掌温度可以作为观察术中疗效的重要指标。为达到掌温监测的正确性,监测前必须做好准备工作,保持手术间恒定的温、湿度,擦干手掌皮肤,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正确安置肤温监测探头,按要求准确监测并记录手掌温度,以正确判断手术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探讨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康复期环境与营养护理对瘢痕增生的影响。方法:29例大面积深度烧伤痊愈病人,其中18例进行定期随访,制订了适宜的康复环境要求和营养食谱,11例作为对照组,定期随访,但是未给于任何干预;两组患者比较烧伤瘢痕增生程度。结果:18例患者在适宜的康复环境中坚持预防瘢痕增生的治疗,有14例患者因为不同的原因在一段时间后终止了营养控制,只有4例患者坚持了营养控制1年以上。对照组
期刊
摘 要为提高感染科护士对职业危害的认识,提高职业防护意识,从生物、化学、物理和社会心理等方面对职业危害进行论述,以引起有关领导和护理人员的重视。  关键词感染科;护士;职业防护    感染科是收治各类传染病患者的专科病房,感染科护士工作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不可避免地接触患者的各种体液、化学消毒剂和浓度较高的有毒气体、噪音、放射线等多种有害因子,使得感染科的护士成为高危群体。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出现
期刊
摘 要急性有机磷中毒为临床危重急症之一,目前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主要采取留置胃管反复彻底洗胃以清除毒物,早期实施血液灌流、血浆置换、高压氧,积极维持呼吸循环功能,更合理地应用阿托品。随着对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治疗及护理的研究不断深入,现对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护理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有机磷中毒;急救;护理进展    1 排除毒物    1.1 正确选择清除毒物的方法,防止毒物再吸收  彻底清除胃内毒物,
期刊
持续植物状态(PVS),俗称植物人,并不是一种罕见病,是脑外伤后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其预后差,多死于并发症。近年来,我院对PVS的治疗有许多新的突破,护理加强并发症的预防,部分PVS患者预后较满意。    1临床资料    2006年10月~2009年10月,我科收治特重型颅脑损伤所致的PVS患者10例,其中男9例,女1例,年龄20~45岁,入院时,病情较稳定,合并肺部感染3例,泌尿系感染1例,6
期刊
李阿久对班里所有人都很好,除了我。而我不屑于对任何人好,除了她。  其实以前,她对我也好。她爸和我爸是好朋友,村里人都说他俩好得像穿一条裤子。我妈也这样说。她有时候埋怨我爸,强子就是个二球,你一天少跟他呥乎!我爸头一撇,说:“你个娘儿们,懂个屁!”  强子叔叔的二球性格,在村里是出了名的。他总爱跟人干仗,三句话不合,就要冲上去动手。还爱喝酒,一喝了酒,什么不着边际的事儿都能干得出来。有一天晚上,他
期刊
摘 要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毫升,是产科领域中最常见最复杂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发病急且来势凶猛,如抢救不及时可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核对89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了我们对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了我们对产后出血的观察及护理措施,降低了产后出血的发病率。  关键词产后出血;护理    产后出血是胎儿娩出后
期刊
关键词糖尿病足;治疗;临床分析    糖尿病足是严重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 是一组由严重下肢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及感染所引起的肢端缺血、溃疡和感染征候群, 是导致下肢截肢的重要原因[1]。随着糖尿病的逐年增多, 糖尿病足的发病率逐年增高, 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 应引起高度重视。现随机选择我科自2009年8月~2009年12月收治的31 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期刊
摘 要目的:介绍5例在内窥镜辅助下双侧下颌骨截骨术的手术配合。方法:术前访视患者,取得患者的信任和合作。将患者置于固定的手术间,摆好手术体位,铺巾消毒,暴露手术野,导入内镜切除多于的下颌角和咬肌,冲洗手术区并止血,缝合切口,加压包扎。结果:此5例患者安全顺利完成手术。  关键词内窥镜;截骨术;手术配合    应用内窥镜辅助技术治疗以下手术适应症:①下颌角明显肥大,外翻,“国字脸”或“梯形脸”。②下
期刊
摘 要颈椎病从词义看应是泛指颈段脊住病变后所表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目前国际上较一致的看法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脊髓、神经、血管损害而表现的相应症状和体征。  关键词高海拔地区;颈椎病;X线诊断;探讨    1 资料来源    我中心慢病科4年来,110例,男51例,女59例。最小20岁,最大70岁。45~60岁65例,占59.09%,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投照方法采用
期刊
压疮是机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致使皮肤和皮下组织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软组织破损和坏死。压疮是临床上组常见的问题之一,在各年龄段人群中,尤以老年人发生率最高。    1 压疮形成的相关因素     1.1外源性因素   力学因素:包括压力、摩擦力和剪切力。其中持续性垂直压力是引起压疮的首要因素。  理化因素:汗液、尿液、粪便、伤口渗液及引流液的浸渍、刺激,导致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