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中医证治体会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cone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指冲动起源失常的过缓性心律和异位心律以及冲动传导功能障碍的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或窦房阻滞等,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心律失常。临床常见的有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严重者可引起主要脏器供血不足。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除上述症状外还可能进一步出现心、脑血管供血不足的表现,如智力减退、心力衰竭等。西医多采用β1受体兴奋剂(异丙基肾上腺素)、抗胆碱药(阿托品)及安装心脏起搏器治疗。中医将此病症归于眩晕、胸痹、心悸怔忡和诸阴阳厥脱等范畴。从脏腑辨证角度看,主要责之于心脾肾,但以心肾阳气虚弱为关键。
  
  脉象研究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脉象变化比较明显而突出,故诊脉的意义更为重要。脉象以迟脉为主,并兼见结脉、代脉、涩脉,迟数交替脉,还可见到某些怪脉如屋漏脉、游虾脉等。迟脉属阴,一息三至,是阳虚阴盛的脉象,阳气虚弱,动力不足,脉行迟缓;阴寒内盛,寒气收涩,凝滞脉道,故脉来迟缓。迟脉严重者可以见到损脉、散脉、夺精脉,这三种脉象为病情危急,精气衰竭。结脉是缓慢而有间歇,间歇又无规律的脉象。代脉为脏气衰微,脉气不能衔接而出现的间歇。涩脉艰湿不畅,属精亏血少,气滞血瘀,此脉多随其他脉象同时出现。迟数交替脉表现为时快时慢,心电图检查多为快慢综合征。
  
  舌象研究
  舌象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诊断无特异性。但是用舌诊来对缓慢性心律失常进行辨证,却有重要的价值,因舌为心之苗,心脏的病理变化会反映于舌。舌质淡白,舌面湿润或舌体胖大,边有齿痕,可见于阳气虚;舌质暗或青紫,有瘀点瘀斑或舌底络脉紫黑迂曲粗大,多为心血瘀阻;舌质红降,色泽晦暗,此舌多见于年龄较大,病程较长,阴亏体弱者;镜面舌,是由气阴两虚所致,多在本病后期出现。舌苔的变化,病窦患者一般以腻苔多见,窦缓者舌苔变化不明显。长期观察,我们发现以淡白舌与青紫舌为最多见,舌苔以腻苔为常见。
  
  病因病机
  虚损为本:虚损是本病之本,虚损涉及气、血、阴、阳,心、肾、脾,其中以心气虚最为常见,心气虚发展有以下几种趋势:一是伤及心阳导致心阳虚衰,心阳虚衰可进一步发展为心肾阳虚;二是心气虚不能化气生血,导致心阴渐耗而成气阴两虚;三是阴阳互根,阳损日久及阴,后期往往出现阴阳两虚;四是导致血瘀、痰浊、气滞、热毒、水气等实邪丛生。
  瘀血、痰浊、热毒、水气为患:在阴阳气血诸不足及心肾脾虚损的基础上,血瘀、痰浊、热毒、水气等实邪既作为诸不足及虚损的病理产物,同时它们又可作为一个直接致病因素作用于心脏,引起心律失常。既可单独致病,但更多的是作为虚损的兼症表现出来。
  
  证型辨治及常用方药
  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大多根据中医传统方法,本着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精神,以其病因病理机制为立法依据,所以临床上对本病症的中医辨证以心气(阳)不足,气阴两虚、心肾阳虚、阳虚欲脱、痰浊内阻、心脉瘀滞等证型最为常见。
  最为常用的传统方剂有参附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四逆汤、人参四逆汤、桂枝人参汤、生脉散、阳和汤、右归丸(方)、血府逐瘀汤、瓜蒌薤白半夏汤等,而以麻黄附子细辛汤、生脉散、补阳还五汤、参附汤等使用较多,其中最常用的首推麻黄附子细辛汤,此方集中体现了温阳益气的治疗大法。根据临床应用体会以下方为基础方加减使用。生晒参9g,黄芪30g,制附片9g(先煎),鹿角胶10g,熟地12g,麻黄根9g,细辛9g,赤芍12g,桃仁、红花9g,川芎9g,地龙9g。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附子有效成分之一消旋去甲烏药碱具有β受体激动作用,能提高窦房结的自律性,改善和加快窦房及房室传导,细辛挥发油可明显增加心脏冠脉流量,对心脏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具有正性肌力、正性频率作用,麻黄中的麻黄碱能使冠状血管扩张,增加冠脉流量,对于心脏有强大的兴奋作用,黄芪、人参可通过抑制Na+>/sup>-K+>/sup>-ATP酶及调AMP水平发挥其强心及改善心功能作用。桂枝可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丹参、红花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和心输出量。麦冬具有显著的抗心律紊乱及调节心肌兴奋性的功能、五味子有加强和调节心肌细胞和心脏的能量代谢,改善心肌营养和功能的作用。
  
  应用体会
  本病以本虚为主,兼夹标实,故应采取补虚泻实,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调整脏腑阴阳气血平衡为其治则。其中血瘀一证,贯穿本病始终,或与各证夹杂,或突出为主。
  按中医辨证分型,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大多以心肾阳气不足为主,但也有气阴不足,少数为阴虚之证以及或兼夹痰瘀等标证。所以我们主张心肾同治,气血兼顾,以温阳益气活血为主,旨在通过温阳能使缓慢心率增快,益气能使心脉运行增强,活血能改善血流滞缓。
  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右归丸(方)加减并对部分病例用药前后作食管心房调拨检查,发现用药后对窦房结恢复时间与其校正值有非常显著缩短,窦房传导时间缩短,同时提高了心脏的固有心率,延长房室文氏点和缩短窦房结有效不应期等电生理指标。值得提醒本方中使用麻黄根而非麻黄来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大多体虚多汗者。细辛剂量可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逐渐增至10~15g,不必拘于“细辛不过钱,过钱赛人言”之说。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观察妈咪爱和思密达联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及时有效地纠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预防核黄疸的发生。方法:15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5例,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干预组加用妈咪爱和思密达口服,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用经皮黄疸仪每日监测血清胆红素水平。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在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黄疸持续时间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妈咪爱和思密达联
精液不液化症是男性不育症常见原因之一,因精液不液化而導致的男性不育症发生率为2.51%~42.65%,对此西医多采用酶制剂及抗生素治疗,效果多不理想,而应用中药治疗有一定优势。2006年以来采用滋液化浊汤治疗精液不液化症46例,取得很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目的:临床常见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一步法快速鉴定。方法:105CNS菌株临床送检的各类标本根据生化反应和耐药性,设计了一种快速简便,结果可靠,适用于一般实验室的一步鉴定方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3.095    浅静脉穿刺术是最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既要做到“一针见血”,又要尽可能减少患者痛苦是其基本要求。传统握拳法一次穿刺成功率在83%~93.1%,且部分患者疼痛较重[1],如何确保一次成功率和减轻穿刺疼痛仍是目前探讨的问题。为此我们改进了静脉穿刺技术,并与传统穿刺方法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
锅:没有痛苦的煎熬,就没有沸腾的生活。
英国议会最早始于1263年,因英王亨利无视大宪章,致使国王与贵族产生冲突。1295年,爱德华一世为筹集战费召集议会,史称"模范议会"。"模范会议"的召开标志着英国议会的诞生,为
双胎妊娠时,早产发生率与围生儿死亡率明显升高,孕妇并发症增高,属高危妊娠范畴,应加倍重视。但双胎妊娠合并多种疾病仍属少见,其护理更具有特殊性。
摘 要 目的:探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患者肿瘤位于膝关节周围2例,肩关节周围2例,股骨近端3例,其他部位10例。术前常规行X线片、CT及MRI,并行穿刺活检。根据Enneking肿瘤外科分期,12例属于ⅡA期,5例属于ⅡB期。除1例保守治疗外,其余均行手术治疗,以保肢术为主,保肢率94.1%,同时进行术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