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构建职业教育专业评估体系

来源 :职业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chanica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专业评估是职业教育外部评价的核心制度,是建立我国职业教育质量认证制度的创新举措。本文从专业评估的原则、步骤、专业评估过程及专业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等几方面论述了职业教育专业评估体系的内涵及构建。
  关键词:职业教育;专业评估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5-0013-04
  职业教育分级制对职业教育等级和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职业教育宽进严出的入学制度、灵活的学习制度,决定了建立职业教育评价工作机制的重要性。职业教育评价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获得授权的职业教育机构及其专业自身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的职业教育评价体系,是在国家职业教育发展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由职业教育评价委员会组织与实施对职业教育机构及其专业的质量评估和检查。职业教育评价包括内部质量评价和外部质量评价。内部评价指职业院校内部教育质量管理体系与评价制度;外部评价指职业教育关联方对职业教育机构教育质量的监控与评价,即政府、学生、行业企业对职业教育需求满足程度的测量与评价。专业评估是职业教育外部评价的核心制度,是针对职业教育机构的某一特定专业,就其专业办学条件和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进而评价该专业是否具备举办某一等级及以下等级的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是否满足相应等级的职业教育标准的质量要求,是建立我国职业教育质量认证制度的创新举措。
  专业评估原则
  明确性原则 评估程序要用书面文件公布,以便被评估学校对整个评估的指标、方式、流程及结果的运用有清晰的认识。
  一致性原则 评估结果要与国家相同学术性质的标准保持一致。
  可信性原则 评估方法及过程等能获得被评估学校的信任。
  中立性原则 评估过程不鼓励任何特定形式的准备、研究活动,要确保评估工作的中立与公正。
  等值性原则 评估仅就各校的质量进行评估,与被评学校的规模、声望、类型无关。
  透明性原则 整个评估机制,包括评估前的规划、实地评估及评估结果的公布都强调透明性,以增强评估的可信度。
  专业评估步骤
  制定专业评估标准 由评价委员会组织职业教育专家、行业企业专家、管理专家和职业教育研究专家研究制定。
  提出申请 学校向职业教育评价委员会提出申请。
  审核 职业教育评价委员会审核申请。
  自评 学校根据评估标准进行全面的自我检查,评估专业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并写出自评报告。
  实地考察 由评价委员会选派专家访问和评估申请评估的学校。
  撰写评估报告 评估专家组写出评估报告,提出评估结论。
  评价委员会决策 评价委员会复核评估报告,决定是否授予申请评估的学校以专业等级资格认证,并报请职业教育发展领导小组和政府批准。
  公布评估结果 职业教育授权委员会公布评估结论。
  评估专家组的组成及条件
  组成 专家组一般由职业教育专家、行业企业专家和评估专家等5~7人组成,设秘书1人。
  专家组成员条件 (1)在教育领域和行业企业享有一定声誉。(2)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客观公正。(3)遵循回避制度(不得为该校毕业生,不能或不曾在该校供职,与该校主要负责人无直系亲属关系等)。
  专业评估过程
  专业评估主要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校向评价委员会提交评估申请,说明学校自评过程及通过评估活动准备达到的目标。第二阶段是提交申请半年后的办学条件评估,时间为1年左右。主要评估专业的办学条件,如是否具备明确的教育目标,是否有稳定的经费来源及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的工作安排等。第三阶段是教育绩效评估,时间为1年左右。主要评估学校的教育绩效,如人才培养方案是否先进,人才培养标准和培养规格是否符合职业教育分级标准,学校是否建立并实施了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其中,评估的第二和第三阶段都设置了自评和实地考察环节,学校在每个阶段都要撰写自评报告。评估周期为3年,学校自评和评价委员会评估学校的时间为两年,剩余1年时间是学校根据评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评价委员会的建议进行整改。
  第一阶段即学校申请阶段,学校要向评价委员会提交评估申请及办学条件评估实施方案和教育绩效评估实施方案。在办学条件评估实施方案中要说明学校如何根据评估标准准备自评,确定并解决学校为满足基本办学条件所需关注的问题。阐述学校是如何达到基本办学条件要求的。在绩效评估实施方案中要说明学校如何达到教育绩效所需的要求,阐述实现教育绩效的方法和措施。
  第二阶段为办学条件评估。评估内容主要是审核学校自评报告中的资料,确保数据能够准确、客观地描述专业现有状况;根据评估标准,评估学校的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确保学校工作达到或超过职业教育分级标准的要求。
  本阶段包括自评和专家组实地考察两部分。在自评过程中,学校需要关注以下三个关键问题:制定明确的工作任务;根据评估指标体系提供反映学校工作任务;实现程度的佐证材料。
  评估小组实地考察1~2天,主要任务是审查学校递交的自评报告,并就报告中不够明确的内容与学校交流。组织教师和学生座谈,以评估支持文件内容佐证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并根据评估标准对学校进行评价,给出综合反馈意见。
  需要强调的是,评估小组应在报告正式成文之前与学校进行沟通,让学校有机会纠正其中存在的问题,之后,将报告提交给评价委员会。
  评价委员会收到评估小组报告后,做出办学条件评估决策,决策内容包括:(1)学校达到办学条件的要求,允许学校继续准备教育绩效评估。(2)确定教育绩效评估中必须加以关注的重点问题,如果需要,调整教育绩效评估日期。(3)对办学条件达不到要求的学校进行警告,做出推迟评估和终止评估的决定。   第三阶段为教育绩效评估。评估目标主要是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保证方法及其实施情况进行评价;检查学校评估学生学习工作的开展情况;促使学校持续参与教育绩效相关问题的解决。
  评估小组实地考察2~3天,主要任务是审查学校递交的自评报告,针对报告中不够明确的内容与学校进行交流。抽样检查主要的质量保证方法和学习评价方法,组织教师和学生座谈,以评估佐证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并根据评价标准对学校进行评价,并给出综合反馈意见。
  同样,评估小组在报告正式成文并提交给评价委员会之前要与学校进行沟通,让学校有机会纠正其中存在的问题,之后,将报告提交给评价委员会。
  评价委员会收到评估小组报告后,做出教育绩效评估阶段的决策,并把决策结果提交给职业教育授权委员会。决策分以下几种:(1)通过职业教育分级认证。(2)有条件地通过认证。(3)取消认证资格。
  专业评估指标体系
  建立评估指标体系是国家对职业教育进行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为指导、监督职业教育机构改进教育服务和质量管理工作提供了一种工具。一套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就是一套具体的标明等级的教育质量和管理质量标准。
  专业评估指标体系按照办学条件评估和教育绩效评估两个阶段设计为两级指标体系。办学条件评估包含了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教学条件3个一级指标,下设工作任务等11个二级指标。教育绩效评估包含了教学管理与改革、水平与质量、效益与特色3个一级指标,下设教学管理等11个二级指标。
  专业评估指标体系见表1。
  评估结果及说明:(1)办学条件评估和教育绩效评估满分均为100分。(2)办学条件评估总分达到80分,3个二级核心指标中,80分的不少于2个,其余不少于60分,方可继续申请参加教育绩效评估。(3)教育绩效评估总分达到80分,3个二级核心指标中,80分的不少于2个,其余不少于60分,方可通过专业评估,取得专业认证资格。
  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内涵及标准说明
  办学条件评估指标体系 办学条件评估指标体系详见表2。
  教育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教育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详见下页表3。
  为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必须建立高效有序的职业教育质量框架,即在国家职业教育发展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由职业教育评价委员会组织实施对职业教育机构的质量评价。评估的具体事务由职业教育授权委员会委托各个地区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专职机构——职业教育评估中心具体实施。评估标准和实施细则由职业教育评价委员会依据国家颁布的职业标准制定。
  参考文献:
  [1]顾志跃.转型中的教育评价[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5.
  [2]郭亚军.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3]许建械.高等学校教育鉴定与水平评估[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4]牛金成.国际职教评估发展之趋势[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3).
  [5]Academic Program Review Handbook[EB/OL](2009-02).http://academicaffairs.cmich.edu/program-
  review/ProgramReview-Handbook-Draft-10-3-08.pdf.
  (责任编辑:杨在良)
其他文献
积极开展高水平竞技运动是当前大学体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而竞技项目设置的成功与否,决定着竞技水平和由此所产生的建队效益及办队特色。运用现代控制论原理和运动训练学理论
笔者以跨越f6地裂缝的西安市长安路立交桥为例,通过对地裂缝处的盖梁沉降、地裂缝上(下)盘的高程、桥梁伸缩缝水平拉伸等长期监测数据分析,探讨了地裂缝活动规律及对桥梁结构
以妈湾跨海通道为例,介绍了城市货运交通跨海隧道竖向设计的控制条件及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满足道路交通功能的竖向标准的确定、外在建设条件和规划条件、工法方案及地质条件等,通
从暴雨强度公式、设计径流量、路面排水系统及海绵城市等方面分析总结了台湾海峡两岸城市在排水设计方面的差异.为大陆地区雨水设计人员提供参考性建议。
目前,高校安全教育处于不受重视的境地,安全教育制度缺失,师资不足,内容不全,方式单一,整体教育水平较低,安全教育机制需要创新。本文从安全教育需要突破的三个方面问题入手,提出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