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河诗汇

来源 :延河·绿色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shaom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坤龙
  南瓜
  她去菜园里摘南瓜
  青南瓜的瓜蒂
  在她手中逐渐温热
  但是一直不见她有下一步动作
  她想起了大儿子喜欢吃老南瓜
  她轻轻摇了摇头走向老南瓜
  老南瓜在她手中悬空已久
  她又轻轻放下
  “还是摘青南瓜吧
  小儿子喜欢吃青南瓜”
  最终她只把南瓜地里的草薅除
  提着空篮子的她
  脚步比来时慢一些
  每踏一步夕阳就低一些
  柿子
  她将摘下的柿子分为两堆
  黄色的装进纸箱,又放入几个梨子
  青色的放进瓮中,倒温水没过柿子
  接下来只需等黄色的柿子变软
  青色的柿子褪涩
  她吃脆柿子时不削皮
  用牙一圈一圈地啃
  如果啃下所有的皮而不斷
  她就要笑出声来
  她吃软柿子时皮要留着
  对着光滑的墙壁
  唰,甩上去。用力才粘得结实
  柿子皮在墙上晒干时
  满墙就都是红而嫩的木耳
  小儿子和大儿子
  很多年没有来家吃柿子了
  但是她认为柿子就是他们吃的
  她有结石,向来望柿色变
  杨维松
  错过守望云朵的过客
  点燃的烛光
  在星河中摇曳
  唯有这薄凉的夜幕
  掩去岁月的苍凉
  然后,洒下一层月光
  如静美的花落
  在这失约的季节
  有枫叶飘落
  错过了守望云朵的过客
  没有风,暗香依旧浮动
  没有雨,露珠依旧撒满山河
  但,没有你
  我将错过花开的季节
  看到窗外的杨树,想起了你
  想起你,就如同想起你说:
  “看到窗外的杨树,想起了你!”
  这句话把我带回了那年秋天
  那年秋天,我们还年轻
  轻得如同我滴下的泪水
  你把我们所有的通信
  重新抄写了一遍,厚厚的一本
  写满爱情誓言的笔记本
  那年秋天,我们相见了
  天还是那么干净
  像是你刻意打扫过的一样
  你还是那么美,不同的是
  我们相识无语
  心如同黎明时分草尖上的露珠
  然后我就站在
  你必经的路口,再看你一眼
  李 洪
  稗子一样摇晃的影子
  隔窗。稗子一样摇晃的影子
  正在穿过拥挤的灯火
  没有人为其掸掉
  斜挎在肩上的风尘
  白发坚硬,仍旧颓糜在夜色之下
  无法削薄孤独,就将映射过远山的弦月
  安置在急于醉去的杯底
  举过头顶,继续拔弄仅存的几许杂念
  逃离霓虹,揭下狂欢的面具
  让额间烙痕露出,自由呼吸
  向日葵半开在身后墙上,萎蔫的叶子
  还在等待
  塔
  一夜狂风,吹落塔尖灯火
  眼睛突然失明,挂在耳畔的乞怜
  凋零在落花的悲鸣中央
  金属碎裂,耳环和手镯失散
  木楔落荒而逃,拒绝带走
  藏在壁龛里的黄色玫瑰
  暴雨接踵而来,冲毁塔基
  三颗铁钉慌不择路
  拱卫着一个瘦骨嶙峋的名字
  深深嵌入有些凉意的肋骨
  鸥 鸣
  石头上的烟迹
  时光,板结在坚硬的外表
  油亮的黑,钉在壁上
  依然看得见火苗
  舔你的脸
  烧熟饥饿的渴盼
  岁月,冷落数十年
  而你的烈度依然烫手
  如一幅天然的壁画
  挂在村子残断的石墙上
  施 宏
  山楂红了
  山楂红了
  光芒穿越了山水
  抵达儿时故乡
  昨日还是青涩的果儿
  一夜风霜浸染
  红色挂满了枝头
  山楂青了又红
  一年又一年时光变幻
  梦也随之而变
  灿烂的红
  汇聚了阳光的温暖
  也聚积我的爱
  鸟儿欢呼中
  缀满红色的美好时光
  再寻童年故事
  王子轩
  把心分一半给你
  我把心分一半给你
  一半烟火
  一半山水
  我在烟火中烹煮
  山水的清冽
  我在山水中品味
  烟火的味道
  然后,我想对你说
  我的一半是烟火
  另一半是山水
  赵文斌
  陶罐之中
  现在,我终于学会
  将少年的无知
  年轻的狂躁。全部
  倒入陶罐,慢慢熬煎?
  盛满一碗。细细品尝
  哪味是黄芪、细辛、川牛膝
  哪味是续断、白术、制草乌
  哪一味,又是祖祖辈辈传下的古训
  郑小波
  一片落叶吻过黄沙
  孤烟独起,发簪染白千年胡杨
  黄昏的毡房在遥望黎明,繁星点点
  皴裂的红唇念叨着疯长的白发
  镜子用一面墙,证明日月和酒盅
  当鞭子划破寂静
  一道光忽然刺向当空
  一片落叶吻过黄沙,大漠之上
  月亮越过长河
  把一只月船驶向天边,风与云的对话
  斟满过多少誓言
  而醉卧的铁汉枕着串串驼铃睡了
  此时,一场久违的秋雨
  就要淹没整个荒原
  包明强
  劫数
  迂回或者逃避,终究
  不能绕过这命里就有的邂逅
  桃花布满整个旷野
  每个垛口都有深藏不露的潜伏
  一曲暗香,注入体内的毒素与热血一样兴奋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乐观其成
  一滴清泪从经文中滑落
  成为一枝桃花的前世,一颗蒴果的今生
  想寻一处幽邃的途径抵达通灵
  纵使穷其睿智,也在作茧自缚
  栏目责编:王 琪
其他文献
我小时妈给我说,长大时要去中国  非常漂亮的国家,丰富多彩的文化  中国人快快上进,毛爷爷该太开心  到达中国我看到,比我听过的更好  听人说上有天堂,我满意下有苏杭  没看兵马俑长城,意思你还没出生  七九中国开门了,欢迎过外国人了  零八赢了奥运会,我高呼中国万岁  年轻年迈都努力,不要依靠要独立  一个世界一个梦想,中国有国际思想  我母校就是交大,所以我最多爱她  在西安交通大学,都爱工作
期刊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代题记  (一)  初遇钟万劢老师是源于学校的钟兆琳奖学金。  那时,我在财务处调换新岗位还不足一月,主要负责学校各类收入等四十余种项目以及开具发票的工作,作为捐赠收入的奖学金自然属于我的分内职责。当看到一位颤颤巍巍的老人
期刊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对电影导演的文字特别着迷。于是,塔可夫斯基的《雕刻时光》、伯格曼的《魔灯》、布列松的《电影书写札记》等作品成为我某段时期的床头书。虽然他们的文学作品与电影作品有天然的差别,但在主题的呈现上却有共同之处——通过不同的艺术实践,他们完成了对时间不同维度的赋形,而由此成为时间的魔法师。对我而言,赋形的过程与赋形的结果同样迷人。从本质上来讲,艺术就是为时间赋形,而艺术家就是时間的魔法师。
期刊
我几乎要相信这篇以“小说”为名义的作品,写的就是丁小龙自己。因为我从中读到了单凭“虚构”很难抵达的东西,也即所有人成长过程里都经历过的真实感受——我确信每个人都有过那样的少年时代:在迷狂和无助中间来回过渡,犹如惊弓之鸟一般,反复寻找能让自己笃定下来的一个“镜像”。  丁小龙在“创作谈”里提到,“时间”对于他是一个十分迷人的主题。这篇小说将“成长”作为时间魔法的载体,可以说是十分贴切的。一条明晰的情
期刊
亲人  你记得这些树,这些土生土长的乡亲  在原野上独自生活  或聚成一大家子相依为命  樟树最有个性,喜欢独来独往  柳树太多情,风一来就向人招呼  梧桐枝叶稠密,是飞鸟的天堂  松树的枝干暗含诱惑,总让松鼠好奇  银杏的怀里掖着最好的宝贝  梨树一年四季都摆出冷淡的样子。  初冬,去胶树林野炊吧,一些人捡枯枝  另一些人用泥块搭建未来  夏夜,大榕树下常常生起篝火  萌动的青春在热气中奔突  
期刊
芍药  假如,人和植物有轮回  我愿意是一株草本芍药。也许  应是白芍,有白色的花和棕色的根  乍看与牡丹相似  但更有些乡野气  花朵更单薄,初夏时节  花香浓郁,在山坡上弥漫  如同一种守望,你不来,花香亦不凋零  白玉的花瓣黄金的花蕊  被剪离枝头,成为适宜保存的饮品  有一天,在城市的仓储柜架上  你一眼就认出它  依然是玉白的花瓣金黄的花蕊  而余下的过程我已作了演练:  中号玻璃杯80
期刊
美仁草原  美仁草原是羚的一双眼眸  在生灵们踏足沉睡之域 寂静如处子  甘南最美的身影  在人类的赞叹中如远古沉寂的画卷  把美妙的身段在摄影师定镜瞬间舒展开来  屏住呼吸 雪域的画图在艺术家惊叹的   神色中摇曳而来  还有谁会不钟情于羚城的壮美     远望当周神山耸立在小城的心脏  就像远古与时代的对话  有思想碰撞的火花 也有诗意的呢喃  秋染霜林 沿勒秀逆行  晨曦中洮水汩汩而动  
期刊
春城不是一座城,而是一个人。  在春城七岁的时候,他从语文老师那里了解到春城也是一座城,是一座位于云贵高原的省会城市。自此之后,这座春城便与春城本人有了某种微妙的精神关联。尽管身处闭塞的孟庄,但春城常常会想象那座春城的样子,想象自己在春城漫游的场景。在想象的国度里,他是自己唯一的国王。从小,他就意识到自己对于想象的热爱远远高于现实。在电视上看了一段魔术表演后,他便向爸爸妈妈宣布以后的理想就是成为一
期刊
一带黄沙,一路使命  从黄河口里朗诵出的沙  丝绸一般光滑,细腻,婉约  沙粒的间隙,泛起柔弱的金色  汇成一把偌大的金梭,织就  版图上一带一路长长的古文明  大片黄沙覆盖,像一代帝王的  龙袍,加身大漠荒原——  主宰千万臣民曲膝跪拜  却无法主宰春迟夏短,秋早冬长  太阳西下,金光抚慰  草木引咎干渴,沙漠臣服荒芜  有多长风沙,就有多长叹息  祖辈咳出的气流  是风向,也是使命  抵达千万
期刊
一张纸躺在地上  不会有人精打细算  一张白纸躺在地上的加减乘除  我知道,这一切都是植物的血脉  也是过往的风声  留下的铁器之声  庆幸还可以觸摸风的体温  像盛装出席,大自然  为一株蝎子草平反昭雪的典礼  那时,它站在大地上  让苍穹不敢轻易放下高度  那时,我在一滴雨水里  修饰变形的倒影  然后,准备画水的声音  比如,扶着一棵树  寻找另一棵树留下的年轮  寻找一棵树隐藏的骨头  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