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工商管理部门作为国家市场管理监督的主管部门,对维护社会主义职场秩序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就目前来说,在工商管理体制改革之后,其工作面临着一些新的情况。本文主要就工商管理工作中面对的新问题以及对策進行分析,希望能给相关工作者带来一些启发。
关键词:工商管理;体制改革;垂直管理
【中图分类号】G40-0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627(2017)9-0116-01
就目前来说,在工行管理工作中应如何理顺管理、拓宽领域,让其实现思路上的调整,是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目前工商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状况
1.执法水平迈向新的台阶。
在工商管理体制实施垂直管理之后,市场办管脱勾以及政企、政事的分离, 省级以下工商部门必将从建设、营运市场等事务中解脱出来, 集中精力投人到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中, 突出行政执法机关的专属性; 必将立足市场, 排除干扰, 冲破障碍, 提高行政执法的独立性; 必将对市场主体的进出和市场交易行为严格按国家法律法规进行全方位的监管, 强化执法的统一性。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 我国面临着经济大循环、大流通,很多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这都需要工商管理部门讲义法规体制进一步的完善,将执法环境彻底改变,让执法更具规范性与权威性。
2.职能职责有了新的变化。
工商管理体制改革以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也改变了消费品市场的监管,从消费品市场的监管,到生产要素和其他无形市场的监督; 从传统的静态事后监管向现代的动态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系统化监管转变的同时, 还突出了从监管市场交易行为向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转变, 监管层次逐步升位。这就要求工商部门的职能职责不仅要从传统“ 地盘”走进更宽领域, 而且要由“参与”实现全面到位, 从源头上、渠道上加强市场秩序治理、规范和查处的力度。
3.监管方式重待改革创新
工商管理体制改革以后,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监管方式滞后的问题, 改变那种“ 踢篮子、抓秤子、收票子” 的简单监管方式, 在目前推行市场巡查制、片区制的基础上, 超前思维, 不断改革创新,突破传统管理模式, 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日常监管工作, 强化动态查处的快速反应机制,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全时空的有效监管。
4.组织机构面临新的调整
工商管理体制改革之后, 为新一轮的体制改革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省以下业务部门的组织结构面临着新的调整:过去,工商机构的设立纯粹是行政管理,造成人力和物力的分散。同时, 由于受地方利益的局限,各地对同类经济违法行为处罚宽严不一, 影响了执法的统一性和权威性。要改变地方和微观的思维方式,摒弃劣势,保留优势,重新设计新的制度框架,理顺内部关系,明确职能和职责,规范程序,形成整体职能。。
5.人员素质不适应。
如今,市场经济的超常规发展, 智能化交易的兴起以及国际经济的融入, 工商管理执法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复杂,队伍的整体素质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发展需要,这样成了制约管理方式改进、监管职能到位的主要问题 ,所以,对于人员素质问题的解决也需要加强重视。
二、改善工商管理体制的对策
为了让工商管理与社会市场经济更加适应,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开拓新的局面,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改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1.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国务院领导同志明确指出, 市场经济要健康有序地运行, 需要有一个权威的执法部门来监管,以维护公平竞争的经济秩序,“这个部门就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 并明确地将工商部门定位于“ 主管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上。为了适应这一根本性变化, 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调整好心态, 彻底摒弃旧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 从对集贸市场和小商小贩的日常管理中解脱出来, 充分认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国家主管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的职能部门所肩负的重任, 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理顺职能体系内部联系,共同发挥维护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核心作用。
2.抓住重点, 强化职能
各级工商部门要抓住监管的核心,处理好监管职能与相关职能的关系,充分发挥监管职能在促进相关职能和职能方面的作用,促进监管职能的发挥。在工作部署上, 要以监管为主导, 其它相关职能紧紧围绕形成整体合力, 共同作用于市场监管这个核心职能, 充分发挥市场监督的主力军作用,建立统一、高效的行政执法权威形象。
3.調整职能, 重心下移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体制改革的机遇,尽快理顺内部机构,调整职能,妥善安排, 以克服“ 横向管理不到边, 纵向管理不到底”的问题, 确保新体制的顺利运行。局机关和基层所在组织机构、人员的配置上要以提高监管层次和水平, 实现职能到位为目的。工商所处在监管的第一线, 凡是需要通过工商所日常监管完成的工作相对应的职能, 或交给工商所更为有利的职能, 或可以由工商所履行也可以由业务科室履行的管理职能, 原则上都应有步骤地下放, 并搞好各方面的对接工作,以充分发挥工商所的行政职能租用。全面推行“分组划块,综合监督,责任到人”的监管方式,使工商所的市场巡查制、片区管理制逐步完善,由静态监管专项动态奖,由驻场式管理专项流动式管理,由突击性整治转向经常性治理。与此同时,要建立一个统一的网络管理市场秩序,相应的攻击系统,形成交通系统、通信系统、计算机系统、执法监督系统,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市场的监管。
4.加强学习, 提高素质
各级政府还需对干部队伍的素质教育予以高度重视。省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利用这次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的契机, 利用有限的编制充实具有法律、经济等专业知识的人员。同时,现有干部要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使其能够满足监管任务的需要。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工商管理体制的改革方面,我们要不断的发现问题,并将其完善,从各个方面着手不断推动工商管理工作的稳定进行。
参考文献:
[1]陈瑛霞.当前工商s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及思考[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02:284.
[2]王化田,喻春明,柏伟林,罗来壁,罗开余.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后面临的情况问题及对策取向[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0,07:45-46.
[3]张福震。新经济形势下我国工商管理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7,06:244-245.
关键词:工商管理;体制改革;垂直管理
【中图分类号】G40-0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627(2017)9-0116-01
就目前来说,在工行管理工作中应如何理顺管理、拓宽领域,让其实现思路上的调整,是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目前工商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状况
1.执法水平迈向新的台阶。
在工商管理体制实施垂直管理之后,市场办管脱勾以及政企、政事的分离, 省级以下工商部门必将从建设、营运市场等事务中解脱出来, 集中精力投人到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中, 突出行政执法机关的专属性; 必将立足市场, 排除干扰, 冲破障碍, 提高行政执法的独立性; 必将对市场主体的进出和市场交易行为严格按国家法律法规进行全方位的监管, 强化执法的统一性。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 我国面临着经济大循环、大流通,很多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这都需要工商管理部门讲义法规体制进一步的完善,将执法环境彻底改变,让执法更具规范性与权威性。
2.职能职责有了新的变化。
工商管理体制改革以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也改变了消费品市场的监管,从消费品市场的监管,到生产要素和其他无形市场的监督; 从传统的静态事后监管向现代的动态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系统化监管转变的同时, 还突出了从监管市场交易行为向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转变, 监管层次逐步升位。这就要求工商部门的职能职责不仅要从传统“ 地盘”走进更宽领域, 而且要由“参与”实现全面到位, 从源头上、渠道上加强市场秩序治理、规范和查处的力度。
3.监管方式重待改革创新
工商管理体制改革以后,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监管方式滞后的问题, 改变那种“ 踢篮子、抓秤子、收票子” 的简单监管方式, 在目前推行市场巡查制、片区制的基础上, 超前思维, 不断改革创新,突破传统管理模式, 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日常监管工作, 强化动态查处的快速反应机制,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全时空的有效监管。
4.组织机构面临新的调整
工商管理体制改革之后, 为新一轮的体制改革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省以下业务部门的组织结构面临着新的调整:过去,工商机构的设立纯粹是行政管理,造成人力和物力的分散。同时, 由于受地方利益的局限,各地对同类经济违法行为处罚宽严不一, 影响了执法的统一性和权威性。要改变地方和微观的思维方式,摒弃劣势,保留优势,重新设计新的制度框架,理顺内部关系,明确职能和职责,规范程序,形成整体职能。。
5.人员素质不适应。
如今,市场经济的超常规发展, 智能化交易的兴起以及国际经济的融入, 工商管理执法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复杂,队伍的整体素质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发展需要,这样成了制约管理方式改进、监管职能到位的主要问题 ,所以,对于人员素质问题的解决也需要加强重视。
二、改善工商管理体制的对策
为了让工商管理与社会市场经济更加适应,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开拓新的局面,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改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1.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国务院领导同志明确指出, 市场经济要健康有序地运行, 需要有一个权威的执法部门来监管,以维护公平竞争的经济秩序,“这个部门就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 并明确地将工商部门定位于“ 主管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上。为了适应这一根本性变化, 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调整好心态, 彻底摒弃旧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 从对集贸市场和小商小贩的日常管理中解脱出来, 充分认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国家主管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的职能部门所肩负的重任, 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理顺职能体系内部联系,共同发挥维护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核心作用。
2.抓住重点, 强化职能
各级工商部门要抓住监管的核心,处理好监管职能与相关职能的关系,充分发挥监管职能在促进相关职能和职能方面的作用,促进监管职能的发挥。在工作部署上, 要以监管为主导, 其它相关职能紧紧围绕形成整体合力, 共同作用于市场监管这个核心职能, 充分发挥市场监督的主力军作用,建立统一、高效的行政执法权威形象。
3.調整职能, 重心下移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体制改革的机遇,尽快理顺内部机构,调整职能,妥善安排, 以克服“ 横向管理不到边, 纵向管理不到底”的问题, 确保新体制的顺利运行。局机关和基层所在组织机构、人员的配置上要以提高监管层次和水平, 实现职能到位为目的。工商所处在监管的第一线, 凡是需要通过工商所日常监管完成的工作相对应的职能, 或交给工商所更为有利的职能, 或可以由工商所履行也可以由业务科室履行的管理职能, 原则上都应有步骤地下放, 并搞好各方面的对接工作,以充分发挥工商所的行政职能租用。全面推行“分组划块,综合监督,责任到人”的监管方式,使工商所的市场巡查制、片区管理制逐步完善,由静态监管专项动态奖,由驻场式管理专项流动式管理,由突击性整治转向经常性治理。与此同时,要建立一个统一的网络管理市场秩序,相应的攻击系统,形成交通系统、通信系统、计算机系统、执法监督系统,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市场的监管。
4.加强学习, 提高素质
各级政府还需对干部队伍的素质教育予以高度重视。省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利用这次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的契机, 利用有限的编制充实具有法律、经济等专业知识的人员。同时,现有干部要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使其能够满足监管任务的需要。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工商管理体制的改革方面,我们要不断的发现问题,并将其完善,从各个方面着手不断推动工商管理工作的稳定进行。
参考文献:
[1]陈瑛霞.当前工商s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及思考[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02:284.
[2]王化田,喻春明,柏伟林,罗来壁,罗开余.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后面临的情况问题及对策取向[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0,07:45-46.
[3]张福震。新经济形势下我国工商管理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7,06:24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