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英语学习探究及运用能力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nion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英语语言表达是基于认知感悟和探究交流基础上的综合技能体现,体现了学生的英语思维学习过程。本文就学生英语学习探究思维激活及综合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来探寻多元教学策略,旨在提出满足不同学生英语学习发展需求的方法。建立在学习探究基础上的教学方式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促进语言综合表达运用能力的形成。
  关键词: 高中英语教学 学生学习探究 表达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认为,注意英语表达内在思维逻辑性,多引导学生在主动学习和多元思考认知过程中探究问题,更有利于增加学习认知体验。由此可见,建立在以探究为基础上的多元化学习模式,一方面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语言学习认知思维过程,深入了解学生的语言学习认知掌握情况。另一方面便于教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发现存在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课程教学实践证明,学生通过探究更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运用能力的深度和广度。
  1.突出自读质疑思考,激活主动探究动力
  疑难是探究的前提,也是学习者深入理解感悟的基础。通过激活学生学习质疑,有利于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自主阅读前提下的思考质疑,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记忆,强化认知,另一方面能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调动学生的探究主观能动性。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以自主阅读为基础,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质疑,能够深化文本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更为长久地理解记忆。首先,建议学生抓住文章有效的文眼,通过具体细节来猜测文本表达内涵,并找出自己的阅读学习障碍。其次,培养学生质疑习惯,鼓励学生运用笔记形式圈出自己的疑难之处,并通过前后比较来找出相应的可能存在的答案。最后,鼓励学生围绕阅读学习质疑问题,找出相关的语言信息,以提高学习理解思维感悟能力。这样的自主阅读质疑,有利于学生掌握文本语言表达信息。
  学生在阅读质疑过程中积累的认知感悟,为主动探究奠定基础。例如,在《牛津高中英语》(Advance with English)模块七Unit 1 Living with technology的Reading B:TV and audio devices:a review教学中,可要求学生在自由阅读文章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完成“Reading A”中的习题,了解文章表达主题。在此基础上,建议学生找出自己的阅读学习疑难之处,并鼓励学生圈出与质疑问题相关的语言信息。教师则可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疑难之处,并根据疑难问题情况综合筛选具有代表性的思考题目,像What do you find the character about TV and audio devices?等。同时,可建议学生运用同伴或者小组讨论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疑难,并探讨相关的解题思路。
  2.注重任务探究运用,增强认知表达过程
  自主阅读质疑仅是学生个体学习过程的思维深化,而活化探究表达形式则是帮助学生解答疑难的有效途径。以任务为主线,通过多样化的探究方式来丰富学生的学习思维,更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探究过程中强化认知表达过程。
  根据课程学习内容,运用任务探究形式来帮助学生解疑答虑,不仅起到活化学习课程内容的作用,而且让学生在任务探究的过程中追本溯源,养成积极思考和主动表达习惯。首先,教师应该找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共同疑难问题,并采取分层引导原则,布置相应的思考任务。其次,为学生营造自由轻松的学习探究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探究,发挥情境教学的引导功能。最后,支持学生的学习力量资源优化组合,倡导运用同桌交流、小组合作、师生对话等互动形式来深化探究表达过程。这样的任务运用,是对课程教学过程的有益补充。
  围绕学习任务来探究,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像在《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七Unit 2 Fit for life的Reading Two:life-saving medicines教学过程中,不妨建议学生围绕Why did people need two medicines?和How to keep healthy?来深入思考探究,并以此为学习任务,建议学生通过同桌或者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来挖掘文章提供语言信息,并建议学生从阅读学习理解中尝试运用多样化的语言表达形式予以呈现。
  3.丰富探究表达形式,提高综合运用技能
  建立在多元化探究形式基础上的课堂教学,更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和注意力。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言学习探究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学习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增强学习兴趣。教师可通过变换探究形式,更活化教学过程。
  教师不妨根据课程学习内容和学生的英语学习实际情况,尝试运用多样化的探究方式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究。首先,可要求学生在团队合作探究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来激活学习思维。其次,运用逆向推理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从语言运用规则中推理相类似的语言表达使用规律,激活学生学习创新意识。最后,引导学生对学习探究过程深入反思,以激活学习认知思维潜能。这些形式的多元化,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表达中更为轻松自由,有利于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运用能力。
  如上所言,基于中学生英语学习探究思维能力培养基础上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人公价值意义,鼓励学生在互相探究表达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运用能力。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达交流运用更是深化学习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形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第1版).
  [2]夏军.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C].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2007.
  [3]周俊.基于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究[J].考试周刊,2012(37).
  [4]曹慧敏.试谈中学生英语综合学习能力培养[J].校园英语(教研版),2012(02).
  [5]周文才.浅谈中学生英语综合学习能力培养[J].文理导航(下旬),2011(02).
其他文献
该文论述了发动机结构设计在发动机研制、发展、使用中的重要作用好的结构设计,不仅可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减少故障率、提高耐久性与可靠性,获得较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而发动机在
微分对策理论是现代控制理论与完全信息零和对策论相结合在对立双方最优策略问题上的发展。在状态方程可以用线性微分方程表示,支付函数可以选用二次型的情况下,导出了对立双方
河北省艺术中心工程体型复杂,如何确定建筑物顶部壳体的风荷载成为设计的一个关键。该文详细介绍了该工程1:150建筑测压模型的风洞试验情况,包括测点布置、吹风角度、试验方法
介绍一种新型无线电引爆的电雷管及其引爆装置。这种雷管是利用无线电微波直接加热其发火元件,雷管的结构除了外装一个小型的天线外,和普通电雷管基本相同。其构造简单,使用方便
摘 要: 近年来,语码转换已成为语言学研究领域中的热点话题。课堂上的语码转换可以被看做是一种教学策略,教师适时适量地运用语码转换可以有效地传达信息,强调重难点,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本研究深入分析教师在体育英语课堂中的英/汉语码转换的现象。具体地讲,教师在课堂中使用语码转换主要是为了顺应,从而实现或接近某个或某些具体的教学目的而采用的一种策略。  关键词: 体育英语课堂教学 语码转换 教学策略 
该文介绍了广州市大都会广场的风荷载及内力分析,对风洞试验结果与规范提供的风荷载进行比较,对同类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该文结合沈阳商业大厦工程设计除介绍了有关主体结构、地下设备层以及层层外出、内收的结构特殊处理做法之外,还根据最近了解到的一些国内外技术发展情况,就以下几个问题,提出了
2.34亿元据新华网2013年12月28日报道,审计署当日公布了对广西、云南、贵州、陕西、甘肃、宁夏6省区的19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0-2012年财政扶贫资金分配管理和使用情
该文主要是介绍涟钢管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总的说来,涟钢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通讯式信息系统。整个系统由多个平等独立的、分散的子系统组成,各子系统通过数据通讯松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