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远期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yboy2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生物反馈(BF)治疗功能性便秘(FC)的远期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109例接受BF治疗的FC患者进行回顾性随访,比较患者BF治疗前和随访时的临床症状积分、泻剂使用情况、结肠传输试验结果和肛门直肠测压结果,评价BF治疗的远期疗效.选择32项可能对BF治疗远期疗效产生影响的因素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或x2检验,远期疗效影响因素的判定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FC患者随访时的中位症状总积分(3)显著低于BF治疗前(10,Z=-7.900,P<0.01),远期总有效率为70.6%(77/109).随访时泻剂使用率[39.4%(43/109)]低于治疗前[83.5% (91/109),x2=44.623,P<0.01].随访时的48 h结肠排空率(30.0%)高于治疗前(0,Z=-2.298,P=0.022).随访时存在不协调排便者的比例(51.4%)低于BF治疗前(77.1%,x2=5.040,P=0.02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F治疗的远期疗效与家庭训练依从性和社会支持利用度正相关,与病程负相关.结论 BF治疗能改善FC患者临床症状,纠正生理功能障碍,远期疗效满意.家庭训练依从性、社会支持利用度、病程是BF远期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

其他文献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中国目前有慢性HBV感染者约9300万,其中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约2000万.超过30%的CHB患者可在15年内发展为肝硬化,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中近1/4可在5年内进展为失代偿期肝硬化,而一旦进展至此阶段,5年生存率仅14%.还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可进展为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最终危及生命。
期刊
患者男,56岁,因反复中上腹痛3个月余,加重1周就诊.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中上腹胀痛,程度不剧,不伴发热、恶心、呕吐、腹泻等.入院体检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软,中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腹部未触及明显包块.血常规、肝功能均在正常范围.血清IgG4 2.16 g/L(正常参考值0.03~2.00 g/L).肿瘤标志物CA19-948.06 kU/L(正常参考值<37 kU/L),AFP在正常范围
期刊
目的 分析自身免疫性胃炎(AIG)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55例AIG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Hb、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胃泌素、内因子抗体、壁细胞抗体、胃镜及病理活组织检查、24 h胃酸监测等.另选取31例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作为对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55例AIG患者中,49例伴有巨幼细胞性贫血.4例检测
目的 观察促胃肠动力药伊托必利在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清洁中的作用。方法将需要结肠镜检查的有慢性便秘史的门诊连续病例115例纳入研究,根据肠道准备方案分为3组:A组39例,检查前6h服用标准剂量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B组38例,口服A组洗肠液前30min口服150mg伊托必利;C组38例,检查前1d上午7点、上午12点、下午8点各口服150mg伊托必利,检查当天用药同B组。三组患者用药前后监测
摘 要:在高中历史学习中,教师要转变现有的教学思路,以核心素养为指向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进而激发他们的历史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历史素养。一方面深化了现有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要求,帮助学生以更高、更远、更深的思维去思考问题、理解知识;另一方面,核心素养是对历史总体的把握和感官。因此,在当前的教育中,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既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也是培养更加优秀的高中生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
HBV感染引起肝细胞反复炎性反应和坏死,导致肝纤维化形成,这是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的重要中间步骤.近年研究表明,通过抗病毒治疗能延缓肝炎进展至肝纤维化的进程,早期肝纤维化可以逆转[1-2].因此,尽早发现肝纤维化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极其重要.随着瞬时弹性波扫描对肝纤维化诊断价值的肯定及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3-4],FibroScan的诊断准确率及肝硬度的影响因素逐渐受到重视。
期刊
近年来随着消化内镜的普及,胆汁反流性胃炎( bile reflux gastritis,BRG)的检出率逐渐增加,并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通过检测BRG患者胃液中和胃黏膜组织内的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s,TBA)浓度,分析其相关性,并参照相对应的胃镜及病理表现,评价胆汁反流对胃黏膜炎性反应的影响程度。
期刊
人上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为一促癌基因,其扩增与肿瘤侵袭、转移,化学治疗耐药及预后不良有关[1]。
期刊
患者男,60岁,因上腹不适2d、呕吐伴腰背痛半日入院.入院前连续3晚饮少量烈酒,2d前出现上腹不适、恶心,半日前剧烈呕吐2次,第2次呕吐物为300ml暗红色液体,伴腰背疼痛.入院体检:体温36.4 ℃,心率9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03/55 mm Hg(1 mm Hg=0.133 kPa).痛苦面容,气管无偏移,未及皮下气肿,心律齐,双肺呼吸音清.腹软,右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麦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时候,要通过渗透德育,针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行培养,从而帮助学生建立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在当前的班级管理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教师寻求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初中班主任需要将德育渗透到班级管理工作中,重视学生素质教育和德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德育奠定基础。  关键词:初中 班级管理 德育  DOI:10.12241/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