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中的金融新发展与中国宏观经济金融政策走向

来源 :金融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fa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很可能即将迎来一个十分强劲的总需求的恢复过程。大的政策重点,应当从危机应对为重点的应急政策,转向可持续的复苏,推动结构的转型和升级。
其他文献
文化产业创新发展问题是当今的一个热点话题,但以南京民间艺术为出发点研究其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学术研究并不多。文章通过对南京民间艺术的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研究,分析南京民
2010年以来,各国经济相继恢复增长,但由于复苏的不平衡性,各国利率政策调整出现分歧。最近,随着复苏进程加快,分歧进一步扩大,不仅不同国家的利率政策继续向着不同方向调整,
国际经验表明,金融自由化程度越高,金融体系的脆弱性越大,发生金融危机的机率越高,金融安全越重要。本文遵循“金融自由化一金融危机一金融安全”的逻辑思路,运用改进的熵值法和KL
摘要:在即将到来的全球性经济结构调整中,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面临严峻挑战。为维持必要的经济增长和要素就业,中国宏观调控当局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政策调整,对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支持。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消费扩张是中期行为,在短期内无法抵补投资和出口增幅下降所带来的增长真空。第二,在当前形势下,中国面临信用风险及不良资产上升的挑战,为此必须进行相应的金融创新。第三,中国应该采取的策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