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交互式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 :职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828943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中职学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校办学经验和专业建设的定位,围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就如何构筑特色鲜明、注重职业能力养成的“全程交互式”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阐述。
  关键词:全程交互 高技能人才 培养
  本文针对中职学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校办学经验和专业建设的定位,围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积极探索“全程交互式”人才培养新模式:将学校的专业优势转化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优势,整合、优化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坚持“全程交互、产教融合、教研互动、突出特色、形成实践品牌”,构建了特色鲜明、注重职业能力养成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一、探索形成“需求驱动、平台共建、课程嵌入、交互培养”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思路
  需求驱动:了解地方行业和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状况,并能根据这些社会需求明确学校人才培养方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平台共建:充分发挥衢州市校企合作协会和数控技术协会的作用,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工程化人才培养平台——开放式实践训练中心、空气动力机械产学研联合体和大师流动工作室,同时有效整合校内各类科研和社会服务资源,为学生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平台训练环境。
  课程嵌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有关体现地方行业、企业特色的风动机械的理论课程、岗位实践课程等整体嵌入,加强风动机械特色产业教学资源的建设,从而实现与原有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的渗透融合,突出地方经济的社会发展需求导向。
  交互培养:建立学校教师和企业带教师傅合作培养机制,经过“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个环节中的不同身份转换,把学生培养成为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岗位技能达到专业教学大纲要求的适应现代企业岗位需要的新员工。
  二、通过校企深度融合,打造“全程交互式”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
  1.立足当地,校企共建实训基地
  为充分发挥中职学校的功能,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学校先后与浙江红五环集团、浙江开山股份有限公司、衢州煤机厂、巨化集团、浙江乐叶光伏科技公司等150多家企业签订校企业合作协议,牵头成立国内首个衢州市校企合作协会,实现了“三个一体化”,即“实训、实习、就业”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职工培训、师资培训、课程改革”一体化,真正践行“三层对接”,即“学校对接地方产业、专业对接行业协会、教师对接企业岗位”的交互式育人模式,走出了一条校企深度融合的“衢州模式”。2014年被评为浙江省首批开放式实训中心和衢州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2.对接产业,打造空气动力机械产学研联合体
  联合体包括了衢州中专、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和衢州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三所学校,还有浙江山海机械有限公司、浙江巨山机械有限公司、红五环有限公司和浙江开拓机械有限公司等七家企业,以产教研结合为切入点,充分利用学校、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各自优势,把学校教育与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
  3.取长补短,建立“双师双徒”的技能大师工作室
  “双师双徒”培养模式即把技能大师引进校园,建立多个大师工作室,一名大师带领3~4位专业(或实训指导)教师;同时,一名大师带领“教师徒弟”共同辅导5~6名学生。专业教师与企业大师共同实施全程交互式教学:校企交互时间比例约为4∶6;改革实践教学,由集中训练改为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项目化、模块化生产性实训;实施做中学模式,将班级设在生产性实训车间。专业课程开展一体化教学,文化课程穿插其中开设;确保实践教学实践,学生接受技能培训的时间约占整个学习时间的50%,且学习时间按照企业生产实际进行安排。
  三、面向地方产业,构建特色鲜明的课程和实践教学体系
  1.合作构建地方特色课程体系,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根据当地经济的产业需求,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实际、实用、实践”为原则,把职业能力按生产过程要求进行综合提炼。成果以《走进风动机械》《风动机械基础》《风动机械识图》等7本特色教材为核心,配套建设容量达10G的电子教学课件、视频和120多个生产实际零件组成的教学实训项目。该成果荣获2014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特色课程的开发以“产教融合、项目引领、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为特色,实现了“一个宗旨、二个立足、三个服务、四个对接、五个梯度”的课改目标。
  一个宗旨:促进地方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将人才培养目标从培养学生获取一技之长,向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转变。
  二个立足:专业建设立足于当地产业,课程内容立足于企业生产一线,实现产教深度融合。
  三个服务:服务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于企业生产需求,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四个对接:实现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专业教师与技术人员全方位对接。
  五个梯度:从走进产业、机械基础、识读图纸、加工零件,最后到操作与维护,实现了五个梯度的职业能力递进培养。
  2.建立“三环递进式”实训教学体系
  学校以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为依托,以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心理机制为依据,建构了实训教学目标从“单一”到“多元”、从“多元”到“综合”,实训形式从“教学性”到“生产—教学性”、从“生产—教学性”到“实岗性”实训的“三环递进式”实训教学体系,充分发挥了实训教学环环紧扣、层层递进的结构性功能。
  四、把握职业能力培养的规律,实施“全程交互式”人才培养
  1.学校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标准的交互
  学校利用教师每年一月下企业实践的机会,安排专业课教师和文化课教师深入空气动力机械行业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调整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在第一学期根据学生的特点及各自的兴趣、爱好做好培养规划。在培养过程中,该平台将一些实践环节直接与企业深度融合,让学生深入到企业中,接触实际的生产、经营,并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使学生明确自己的方向。   2.校内场所和生产现场的交互
  学校将三学年划分为九学期。在这九个学期中,按照教学进度和要求,在学校和企业间进行交替。将在企业的学习概括为“四层次体验”:第一学期“两天职业体验”、第二学期“两周专业体验”、第三五学期“两月技能体验”、第八九学期“两期岗位体验”。
  3.校内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交互
  一方面建立流动式技能大师工作室,聘请企业技术、技能人员为兼职教师,让他们直接参与到教学中去,给学生带来生产和经营一线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让企业了解学生的情况。另一方面让教师参与企业的科研、生产中,与企业技术人员一起为企业解决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研发推广。
  4.书本知识和生产技术的交互
  教师通过下企业实践,改造企业生产的实际项目、结合课本有关知识整合成学校的教学项目;积累一定的教学项目后编写校本教材;校本教材经过试用比较成熟后公开出版成为地方特色教材。
  五、研究成果的推广及应用效果
  1.解决了两个关键性问题
  深度开展校企融合必须解决企业积极性的问题。学校构筑集教学、研发与产业化功能于一体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将人才培养融入到与企业的转型升级以及企业的人力资源培养等各环节中去,使学校成为企业的智囊团和人才库,从而激发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课题组大胆探索校企互动合作办学机制,以职业能力培养进程为主线,创造性地建设了高技能人才培养三大平台,同时,面向地方产业,构建成了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2.专业建设水平显著提升
  通过多年研究与实践,在地方特色高技能人才培养形成新局面,推动了专业建设上升到新的水平,并直接孵化出几项标志性的成果。如2013年空气动力机械工艺改新工作室被评为第三批浙江省职工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机电数控实训基地被评为浙江省开放式实训中心;2014年《风动机械特色产业教学资源建设》荣获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数控加工技术》入选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
  3.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
  (1)实现了人才输送从“现货”向“期货”转变。以“校企合作、资源共享、联合培养”为基本方式,根据用人单位提出的人才标准、数量和培养期限,开展“订单式”培养。目前已开设了“元立班”“开山班”“巨化班”“红五环班”等50多个企业冠名班。“订单培养”的模式,有效改变了用人单位过去“即缺即用、即招即用”的“现货”行为,为企业培养了“期货”式的后备资源,既增强了学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又明显降低了企业的招聘成本,使学校成为企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才库。
  (2)学生的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多元化培养平台的构建,为学生参与校级以上学科竞赛或科技创新训练创造了良好条件。近两年,囊括了衢州市2011、2012、2013年、2014年、2015年中职学生所有数控技能竞赛的一等奖,浙江省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工业产品设计比赛更是成绩辉煌,其中,全国工业产品设计比赛二等奖3个、全省一等奖3个、全省二等奖3个、全省三等奖7个。
  4.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与本地浙江红五环集团、浙江开山股份有限公司、衢州煤机厂等30多家企业建立了紧密型校企合作关系,成为校企共享的资源中心和学生实训、师资、职工培训的训导中心。积极主动地开展相适应的人力资源培训,如开展了万名农民素质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新型农民培训、下岗职工免费技能培训、库区移民技能培训、对口扶贫培训、新增劳动力技能培训、企业员工素质提升培训等,培训批次100多批,每年培训人数1000人。
  (作者单位:衢州中等专业学校)
其他文献
本文从分析谱线与干扰的统计特性出发,将信号处理技术的自适应嗓声抵消模型用于校正ICP-AES中的光谱干扰。模拟与实测光谱校正结果表明,光谱干扰自适应滤波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
本文介绍了以欧、美、日为代表的移动通信和个人通信三大技术走向,以及国际上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开发现状,具体分析了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趋势。
在PH5.5-7.0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锆与氟、7-碘-8-羟基喹啉-5磺酸、EDTA及十六烷基溴化铵形成五元荧光络合物,其组成为Zr(Ⅳ):F:H2QSI:EDTA:CTMAB=1:2:1:1:4。络合物的最大激发波长(λex)为365nm,最大发射波长为500nm。
462例(500条病肢)顺行和逆行造影,发现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264条(52.8%),深静脉血检形成后遗症131条(26.2%),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78条(15.6%),其它病变占27条(5.4%)。同时发现,双股静脉7条肢体,双大隐静脉8条肢体。并就下肢深静
<正> 引言目前,有很多机构都拥有局域网,当局域网间互连时,用户就可以自由地进行数据和文件的交换。由于局域网彼此间相距不是太远,可通过网桥和路由器很方便地连接在一起,使
应用凝血酶和鱼肝油酸钠栓塞硬化治疗食道静脉曲张出血31例。结果表明:一周后曲张静脉栓塞率为70.1%,四周后为90.3%。随访一年,曲张静脉再出血率为9.9%。本组结果未见过敏性休克和DIC等严重并发症,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