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上兴趣的翅膀 飞向高效的彼岸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xinxiangro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是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成为课堂主人的前提。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始终是教学的难点和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才能把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在学习的对象上,激发和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才能对思想品德课愿学和乐学。
  
  一、巧妙导入,引发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常用的简单、实际的方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一个好的新课导入,往往会直接影响到整节课的教学氛围和效果。教师依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丰富多彩的方式和手段导入新课学习,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导入的方法很多,如以故事导入,以幽默、漫画导入,以音乐、歌曲导入,以重大时事热点导入,以疑问导入等等。因此教师一定要依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而定,这样才能使课堂气氛活、学生兴趣浓、教学效果好。
  
  二、建立情感,触发兴趣
  
  用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愉快、和谐的情感氛围。教师应以真挚深厚的情感为基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发扬民主,与学生相互尊重,融洽相处,使学生对教学有一种愉悦感,并敢想、敢说,真实地表现自己。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因此教师要用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和利用特定的教学情境,用真情实感感染学生,才能触及其灵魂,震撼其心魄,达到以情激情、以情育情的目的。如在讲授“热爱祖国”时,先让学生唱《国歌》,再让学生看体育健儿取得优异成绩时升旗仪式的录像,接着讲一些爱国故事,许多学生被感动了,纷纷表示要以他们为榜样,为报效祖国而努力,从而达到了化理为情、融情入理的效果。
  
  三、幽默寓意,迸发兴趣
  
  在很多人看来,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枯燥无味、呆板的课程,因此教学效果不好,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对此,教师要巧妙地使用幽默技巧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兴趣。生动形象的比喻,优美感人的语言,能将思想品德课枯燥乏味的理论化为生动形象的描述,活跃课堂气氛;风趣幽默的语言,能振作学生的精神,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恰当运用幽默,可以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进而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轻松愉快的气氛,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笑话、漫画、相声、小品、格言、警句、歇后语、谜语等,既能增强趣味性,又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可以教师、学生和周围其他人在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轶闻趣事等作为幽默素材,所以教师要善于发现、恰当运用。
  
  四、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开展课堂小活动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多适合学生参与甚至表演的新教材内容,学生通过此形式,既增强了参与意识,发挥了主体作用,激发了思维,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在教学《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时,我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外国人”、“未满18周岁的人”、“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满18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让其他同学判断在这些角色中,哪些具备选举的资格。表演的学生积极性很高,其他学生感到新颖,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我又因势利导地开展了“竞选班长”的活动,加深了学生对本课的理解,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时政热点,触发兴趣
  
  要让学生养成关注时事、关注社会的习惯。时事政治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要真正学好思想品德课,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应该关注国家大事,关心社会发展,关注时事,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对思想品德课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及观察社会生活、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促进知行合一,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思想品德课最大的特点是紧跟时代的步伐,因此几乎每一个社会热点问题都可成为思想品德课的课题。学生也只有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才会产生更强的求知欲望,才会表现出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避开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枯燥的一面,开展课堂讲座、讨论或辩论,以求达成共识。教师要精心备课,准备详实的素材,把时下的一些时政热点渗透在讲课的过程中,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运用课本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建设、关心社会发展的思想意识,这也是思想品德课程的精髓所在。
  思想品德课是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是“学会做人”的起点,我们要遵循“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的教育方针,把思想品德课落实到“育人”点上。我们要非常清醒地认识到,重智育轻德育不是教育的本质,“思想品德不合格者就是废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光荣使命,就应该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去发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力求让学生对思想品德课产生兴趣,认真学习,勤于思考,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并内化为道德意志,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从而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报效祖国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其他文献
要上好语文课,有诸多因素,比如教师的知识面、风度、动作、语言、驾驭教材的技巧等诸多方面,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爱好甚至个性特点也有影响。那么,如何上好语文课呢?    一、要把语文课上得有趣味    语文课要上得有趣味,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何把课上得有趣呢?  首先,应肯定学生是能够接受新知识的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教师面对的学生应当是一个独立的主体,而教师的作用旨在采取有效措施,充分调动这个
期刊
课堂教学实践表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兴趣的时候,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异常活跃,求知欲望异常强烈,学习也没有心理压力,能够发挥出潜在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因此,课堂效果的好坏来源于一个重要的东西——兴趣。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使每一位学生对计算机都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一、鼓励学生动手,设置个性化作业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多动
期刊
朗读是诗歌教学的关键,它作为诗歌教学的一种基本的方法和策略,应该贯穿于整个诗歌教学的始终。就一篇陌生的现代诗歌而言,让学生通过朗读初步了解诗歌,即认知性朗读,读准字音,感受节奏,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之上,会逐渐对诗歌产生学习兴趣。  在诗歌的朗读教学中,我们应重视以下三点:  第一,指导朗诵,训练语感。好的诗歌,我们必须熟读成诵,在诵读中唤起情感,在诵读中体味语言运用之妙,在诵读中达
期刊
我们学校是一所全日制的农村高中,学生来自方圆30公里的农村,因此,绝大多数学生都要寄宿学校。宿舍管理,就成了教学工作之余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一项繁杂、琐碎的棘手的工作,在宿舍学生财物的保管方面,尤为突出。最让人头疼的是宿舍里经常丢东西,香皂、洗衣粉、洗脸盆、牙刷、鞋、热水瓶,因为没有任何标记,时常是东家落西家,混乱搞不清,然后就找不见了。我经常烦躁地说,以后这些事情自己处理,找不到就自己再买一个,
期刊
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也是一种基本的智力技能,这种技能是取得学业成功的先决条件,它是一系列的过程和行为构成的总和。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正处于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最佳起步时期和个人素质的奠基时期,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求新、求奇的欲望,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对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和一生发展大有裨益。下面结合我的经验谈谈怎样指导阅读:    一、课内指导课外读,把课内外阅读有
期刊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近几年在课间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体育活动形式。为确保学生每天达到一小时体育锻炼的要求,把课间操扩展为一门系统的、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以终身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一门新生的体育活动课程。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组织工作复杂,涉及面广,实施起来相对较困难。笔者认为要从以下方面入手,才能保证大课间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一、领导重视,加强管理。我校大课间之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可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在探究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曲折、艰辛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的能力,并增进对知识的理解。作为一名教师该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呢?下面对探究性学习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心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当认知结构与外界刺激发生不平衡时才能引起学习的需要。要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
期刊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文中精辟地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从字面来看,“学会”与“会学”只一字之颠,却体现了截然不同的教育观。在以往我们的教学中,我们更多的只关注了孩子有没有学会,而忽视了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自学能力是学生所有能力中的基本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获得知识、获得其它能力的发展有促进和加速作
期刊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今天的教育,不仅仅是培养知识型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人才的能力与思想。为此,我们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改变以往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做一个有心人,要做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与实践者。经过几年的实践,我更感到
期刊
良好、适当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有意义地理解数学”大有裨益。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诸多原因,过于平庸或过于绚丽的无价值的情境充斥着小学数学课堂:有的教师忽略了情境创设的目的性,一味地追求数学的生活味,课堂上出现了许多既脱离教学内容又游离于学习目标之外的情境;有的教师为了出奇制胜,过分追求情境的标新立异,忽略了情境的挑战性;有的教师片面追求情境的趣味性,忽略了情境的负面干扰,影响了
期刊